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STEAM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构建的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要求学生具备多项技能,单一学科的知识内容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那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构建。STEAM教育与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高度一致性,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与STEAM教育的出发点是完全吻合的,都是为了社会转型期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文旨在从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特征出发,探寻有效构建信息技术课堂的策略,用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为21世纪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 高中信息技术 课堂构建
  一、STEA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
  STEAM教育是美国学者格雷持·亚克门(Georgette Yakman)在STEM教育基础之上融入Art元素所提出的一种新的跨学科整合的教育方式,它是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五部分组成,打破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及跨学科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
  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分科教学依然是目前教学的主流趋势,这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在现有的分科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偏科现象严重,学生以自己对教师的喜恶或者学科的难易等主观臆断来决定是否努力学习某一学科,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究其根本,对于某一学科的认识,学生还滞留于表层,认为每个学科都是独立存在的,是互不关联的。同时,很多人参加工作后会感慨当年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学科之间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源于生活更应运用到生活之中。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搭建知识的脚手架,不仅可以减轻学习的负担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偏科现象的出现。STEAM教学理念中的跨学科性很好的解决了分科教学中的这种弊端。
  STEAM教育理念中的跨学科性意味着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将重点放在某个特定学科或者过于关注学科界限,而是将重心放在特定问题上,强调利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或数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跨越学科界限、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目标。同时。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需求出发,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建立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搭建脚手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课堂构建
  1.构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STEAM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树立明确的未来职业观念以及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所以,在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制定有利于拓展学生人文底蕴、增强学生信息责任感、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的教学目标,最终,让学生能将课堂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思维能力迁移到真实情境中,从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2.构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真实问题情境,将多学科知识相互整合,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STEAM教育具有情境性特征,它强调要将孤立、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到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中。当学习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学习内趋力才会被调动出来,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发生。所以,在STEAM理念下教师在设计STEAM教育项目时,项目的问题一方面要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另一方面又要蕴含着所要教的结构化知识。如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获得知识的社会性、情境性及迁移运用的能力。情境性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获得社会性成长。
  3.构建基于知识整合的项目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要将STEAM教育理念中的工程学科的特性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来,工程学科强调项目的完整性,通过项目的实施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及项目的不断优化,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堂在STEAM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项目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使学习者触类旁通之前已有知识的架构和技能,能让学生在学习创造过程中针对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探寻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找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掌控好学情,才能设计出符合实情的项目分解任务,才能在抽丝剥茧般的活动设计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的投身到项目活动中来。
  4.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统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过程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如此评价容易挫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性,评价结果无法准确反馈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在STEAM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现有的知识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的设计要囊括学生在整个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发现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秉承着科学、工程和数学中的严谨性和实证性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反思。同时,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对比以及项目结果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计算思維能力。
  结语
  STEAM教育的快速发展,更新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单一和教学模式固定等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结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有助于将学科知识与前沿技术相互结合,让学生在项目合作中加强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知识的整合应用。有利于在协作交流中通过思维的相互碰撞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在创造的过程中,真正的体验到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修志宇.近10年来STEAM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以CNKI期刊数据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9(Z2):102-106.
  [2]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究,2015,21(04):13-22.
  [3]袁磊.核心素养视域下STEAM教育的课堂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99-103+1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6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