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感恩教育为着力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并将六大素养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作为基本要点之一,责任担当的主要表现涵盖了文明礼貌、孝亲敬长等多个方面,可归纳为三个层面:对他人有感恩之心,对社会有担当之心,对自然有敬畏之心。这一总体框架为各阶段培养合格学生指名了方向。
  早在2009年,石家庄市柳辛庄小学就确立了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承担责任,主动发展”的品格和能力。作为该校的一名班主任,我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贯彻着感恩教育的理念,深切地感受到,以感恩教育为着力点,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量。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感恩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是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它包括三个层次: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和实践层次。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恩教育实施的重点是唤醒三个层面的认知与情感:对父母养育的感激之情、对社会培养的回报之念、对大自然给予的敬畏之心。
  一、体验父母养育之恩
  父母是大多数孩子在生活和情感中最依赖的人,由父母和孩子构成的家庭关系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形成起着奠基作用。现实中,有些孩子只知道无限地享受父母之爱,却不知道对父母报之以爱,这是当今教育的一大缺憾。因此,我在班级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课,通过与父母互换身份的活动,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当起了家。
  小鑫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周末,她先是从跟随妈妈体验了分娩之痛,随后体验了妈妈一天的工作,从包揽家务活到开导闹情绪的弟弟,孩子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以前我只知道妈妈很辛苦,但跟不知道妈妈哪里辛苦。我跟妈妈做了一天的超市理货员,感觉脚都快走断了。还有在体验妈妈分娩的时候,我疼得‘哇’地一声就哭了。原来妈妈为了我和弟弟,吃了那么多的苦!”一次生动的感恩教育课,让这个只是“嘴巴甜、不行动”的孩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扫地、擦桌子、照顾弟弟……这些以前从来不干的活,现在成了小鑫每天的必备功课。
  家庭教育是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对孩子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是他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今日孩子们懂得了珍惜父母的爱,回报父母的爱,来日走向社会,自然更容易体会到亲人、朋友、师长给予的温暖与呵护,也更乐于回报他们以关爱。
  二、国家与社会的培养之恩
  平时,我们经常利用主题班队会课引导学生在感恩教育中找回自我,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也能让学生渐渐明白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在学雷锋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等特殊的日子里,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样能体会到家国情怀,感受社会的培养之恩。
  当下,全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展开“激战”,其实这就是一堂生动鲜活的“感恩教育课”和“道德修养课”。在学校的组织下,少先队员在别样的主题队会上目睹了国家与社会的付出:一夜之间封一座城,10天之内建成一座医院,4.3万余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全力支援,113万元的天价医药费国家一力承担……孩子们用闪烁的泪光和稚嫩的文字告诉我们:“我们的安然无恙来自于社会各界的保护,我们的生命是国家倾尽了举全民之力保全的。身为00后的我们,一定会牢记保护过我的祖国,牢记那一个个前赴后继的身影,如果未来一旦灾难来临,我们也要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感恩于心,莘莘学子还纷纷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他们用朴素的语言向白衣天使致敬,把自己的压岁钱拿出来捐给国家,走进社区为运动器材消毒……
  人,是社会中的人,学生也不例外。今天,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热爱祖国、感恩社会的种子,也许未来,他就会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合格公民,甚至可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大自然给予之恩
  “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这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在學校的号召下,我们将“感恩大自然”的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中,比如执教语文课《小青蛙》时呼吁爱护小动物,寒假期间号召学生利用可回收物制作手工艺品,平时倡导学生垃圾分类、随手捡垃圾等等,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塑造孩子们的良好品格。
  今年的植树节,我通过空中课堂,陪学生观看了澳大利亚山火蔓延的资料,看着动物丧生、浓烟锁城、冰川变色的一幕幕,孩子们目瞪口呆。随后,学生畅谈全球变暖给地球带来的危害,感慨颇多。在《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的视频中,孩子们感恩于大自然无私的馈赠,争先恐后地发起倡议,号召身边的人们行动起来,保护大自然。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样的感恩教育已初见成效。研学期间,孩子们小心翼翼绕过花而行的样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回家路上,一个女生顺手捡起大街上一块废旧电池,说要扔到有毒垃圾箱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学生所受到的“感恩大自然”的教育,是关乎人类赖以存活的生存教育,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生活化课堂的“感恩”主题教育,有利于学生将环境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为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合格公民夯实了基础。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是《学会感恩》,他认为:“表达感恩的能力不仅是社交礼貌,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感恩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归属感,增强作为好公民的责任,使人们对善意更忠诚。”可见,以感恩教育为着力点,将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或许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3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