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阅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阅读是对文本信息筛选、提炼和概括的基础,读者可借助阅读开启思维,传承文化,丰厚人生底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为阅读教学视角,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究。
  一、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往往精心设计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习得阅读方法,获得审美情趣。而合理地创设阅读情境,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热情,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笔者在教读鲁迅先生的《雪》时,设计了朗读反转错位的情境,让一名声音粗犷的男学生读“江南的雪”,让一名秀气的女学生读“朔方的雪”。“江南的雪”柔婉温和,男生很难读出其中的韵味,“朔方的雪”象征着不屈的精神,斯文秀气的女学生又读不出大气磅礴的意蕴,朗读效果与文章情感形成了巨大反差。学生阅读期待和阅读心理形成落差。于是,笔者便引导学生边读边品,概括两种雪的不同特点,体会出作者两种不同的情感,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形成了自己的语感,掌握了朗读本文的技巧。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1.你认为作者更倾向于赞美哪个地方的雪呢?2.为什么作者内心更倾向于朔方的雪呢?并再次强化写作背景,指导学生分组探究,揣摩本文写作意图和主旨。
  而有些文本,要通过背景重现和资料铺垫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可根据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揣摩文本意思,实现读者、作者、文本、编者的思维对话。教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的视频资料,又提供了日本右翼分子大肆美化侵略战争、篡改历史教材等图片和文字材料,通过两种情境的对比,学生对“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形象直观、具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很快融入文本并与文本产生了共鸣。
  创设阅读情境,教师应立足学情,借助实物、音乐、绘画、角色扮演,语言描述、问题设置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思维支架,以此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借助联想想象,培养思维品质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可以促进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文学作品的留白客观上要求读者展开合理想象,深入作品内部,读懂读透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读《桃花源记》时,笔者结合教学,设计了一个想象环节:假如你是一名电视台记者,穿过时空隧道,用镜头说话,你会拍摄哪些镜头?这个想象环节很有代入感,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并合理地补充了一些细节,如对“鸡犬相闻”的想象:“我就站在桃花源村的村口,鸡好多啊,它们根本不怕镜头,还来到我脚边啄食,‘喔喔’声不绝于耳;几只小狗就显得羞涩多了,不但离我们远远的,还冲我们的摄制组‘汪汪’地叫。”对“黄发垂髫”“便要还家”“杀鸡设酒”等场面的描写,学生都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想象,多角度、立体地展现了桃花源的社会环境,感受到桃花源的自然美、人情美、社会美,准确体悟出“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言简义丰的语言特点的认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而想象则为思维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
  三、整合文本教学价值点,训练思维广度和深度
  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文本的整合。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文本的语用价值和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文本蕴含的价值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演绎,以此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不同文本的核心价值点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确定焦点议题,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常中求变,深入思考,形成思维合力,从而提高文本阅读的思维品质。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文本之间有关联性和参照性,把多个文本放在一起,相互支撑、验证,选择同一角度不同写法的多个文本,可以帮助学生总体把握文本的价值。
  在教学中,笔者将《范进中举》《孔乙己》《竊读记》整合在一起,将教学核心价值点确定为“语言暴力给人的伤害”,把三篇小说中对话描写进行整合与筛选,从语言暴力的角度分析他人的暴力语言给小说主人公带来的伤害,这样的核心价值点的挖掘,立足于文本,又拓展了文本,然后,笔者指导学生进行情景演读,以独特的“看篇”“看层”“看句”“看点”“看意”方式引导学生体悟“语言暴力给人的伤害”:《范进中举》侧重于亲人与亲人的语言暴力伤害,《孔乙己》侧重于群体对个体的语言暴力伤害,《窃读记》侧重于大人对孩子的语言暴力伤害。学生在阅读中既学到了以“诚”“爱”沟通的方法和智慧,又学会了人物语言描写应贴近生活、个性鲜明的写作手法。为学生思维内化、语言外化提供展示、思考的平台。
  整合不同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点,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体验鉴赏、归纳写法。既能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地深刻理解文本,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深思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
  阅读则须疑。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激励学生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学作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质疑中不断拓宽、修正、完善、优化思维品质,形成自己对语言、作品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话题:“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也受到了职员的优待,作者为什么只是感激和怀念藤野先生,而对职员的情感态度却不一样呢?”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和讨论,分析了职员与藤野先生对“我”态度的不同点,设身处地地设想作者当时的感受,终于理解了“藤野先生最伟大的品格就是没有民族偏见,文中叙述藤野先生的事情虽然很小,但在作者的眼里意义重大”。这个批判性的问题在常规教学中很难发现,也很难将其作为教学价值点,但是,正是因为对课本质疑,学生才能在对比烘托中顺理成章地分析人物形象,从而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当然,这样的对比分析,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体现了审美的批判,阅读价值远远大于按部就班的阅读。
  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对文本审视否定,也可在批判中进行自我否定,最终达到对文本思想认可的阅读目的。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必须对文本进行深思,对文本进行挖掘,这也就在客观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使阅读不再盲从,让阅读更严谨、更理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思维提升和发展这条主线,立足学生,研习文本,适度开发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此,才可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夯实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8团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5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