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彩,源自于石油摇篮文化在幼儿活动中的高效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萍

  【摘要】时下,把地域文化与幼儿主题活动深度融合,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需要;不仅仅是丰富幼儿主题活动的需要,也是弘扬与传承地域文化的需要。比如,可以把玉门石油文化和幼儿活动进行深度融合,通过绘本教学解析石油摇篮文化,自主合作演绎石油摇篮文化,人文滋养印证石油摇篮文化。在此过程中,石油文化视野的扩大、情感内心的丰富、精神生命的锻造,才是石油摇篮文化与幼儿活动融合中更加重要的境界。
  【关键词】石油文化  幼儿实践  绘本教学  自主合作  人文滋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石油摇篮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渗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784)。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4-0074-02
  于幼儿而言,异彩纷呈的幼儿活动,就好比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推手;对教师来说,形式多样的幼儿活动,就宛如他们播种希望的沃土。幼儿活动的开展,既要切合幼儿实际发展的需求,也要符合幼儿教育的环境;既要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也要创新幼儿活动的形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可以将一些传统的、优秀的、蕴含宝贵精神品质的地域文化融入到幼儿活动之中,据此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创新幼儿活动的形式,让幼兒活动变得精彩纷呈。
  处于甘肃境内的玉门,地域文化不可谓不丰富,发展前景不可谓不乐观——诸如玉门石油摇篮文化就焕发着迷人的文化色彩和强劲的精神滋养魅力。曾经,它们在丰富生活、涤荡人心、滋养品性方面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或滋养人心、或净化内心、或纯化品性、或醇厚道德。既然如此,何不在人生的源头——幼儿阶段,就发挥更好的传承、润泽和熏陶作用呢?关键就在于,幼儿教师如何把这种“色彩和魅力”移植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石油摇篮文化与幼儿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中重新活出来的文化,是否反哺了师生?
  一、绘本教学解析石油摇篮文化
  基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如果幼儿教师“直截了当”地向幼儿讲述林林总总的石油摇篮文化,那么,难免就会让幼儿产生腻烦心理,甚至抵触情绪。石油摇篮文化是具象的,经过成人思维的“加工”,可以将其转化为“活脱脱”的,具象的事物。但是,归因于幼儿有限的认知水平,所以即便是他们绞尽脑汁、费尽周折,也无法将抽象的石油摇篮文化具象化。
  把石油摇篮文化介入到幼儿实践活动中,并非通过单一解说就能达到解析石油摇篮文化的目的。幼儿教师可以在全面分析幼儿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幼儿呈现形形色色的石油摇篮文化。幼儿“喜动不喜静”,注意力短暂,兴趣就像风中的烛火悠忽消失。面对幼儿教师长篇大论式的解说,幼儿也很难做到聚精会神。怎么办?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基于当地石油摇篮文化的资源优势,把石油文化融合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或能打造一片厚重、灵活、多姿、高效的幼儿主题教育新时空。的确,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形象动人的优势、逻辑严密的特点,合作互动的形式,无疑更能为幼儿所接受,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可以进行“石油摇篮文化”的绘本阅读活动:《瞧,这就是铁人王进喜》,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播放铁人王进喜的图片,让孩子们依据画面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活动,在习得技能的同时,达到滋养精神和纯化品性的目的。从中,幼儿知道了王进喜“识字搬山”的故事,体验到他吃苦耐劳的毅力,领略到“用身体制服井喷”的大无畏精神,形象地触摸到一个廉洁奉公的公仆形象。
  除此之外,幼儿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精心制作一些电子绘本。如,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渠道,广泛搜集一些关于铁人王进喜的感人故事以及图片内容等。当然,教师从互联网上搜集的关于铁人王进喜的故事,大多是从成人的视角,或以成人的口吻讲述的。因此,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视角,以幼儿的口吻,对这些故事进行再创作,巧润色等。再则,从互联网上搜集的图片,也未必是幼儿喜欢的类型。鉴于此,幼儿教师可以在利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对这些图片进行美化,让其更加符合幼儿的“口味”。当然,对于一些具有绘画才能的幼儿教师,还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创作一些漫画,或卡通作品等。最后,教师利用这些富有童趣的故事以及惟妙惟肖的图片就可以在美篇APP中制作一份电子绘本。将这些电子绘本分享到班级微信群、或钉钉群中,教师就可以指引家长与学生进行亲子共读等。
  实践证明,绘本教学远胜于单项灌注,图文并茂远胜于理论灌输,亲子共读远胜于教师独讲。通过绘本阅读和反复浸润,一些曾经特别懒惰的孩子触摸到王进喜的形象后变得有点不好意思,一些爱叫苦的学生不再叫苦连连,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幼儿试着努力克服困难……当绘本以一种更为自然和更为高效的方式进入到孩子们的认知结构中时,事半功倍也就在情理之中。通过绘本等形式深挖石油摇篮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恰到好处地渗透到幼儿实践活动中,使幼儿在习得技能的同时,也受到文化、精神和道德的多重滋养,对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和精细化发展意义重大。
  二、自主合作演绎石油摇篮文化
  在孩子们触摸石油摇篮文化的过程中,是教师手把手地“扶”,还是适当地由“扶”到“放”?是以生为本,还是以教为本?幼儿是做一个无动于衷的“观众”,还是一个亲力亲为的“主人翁”?教师是仅仅扮演“主导者或控制者的角色”[1],还是应该扮演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等多种角色?新的课改视角下,教师应该弱化自己“扶”的力度,有意收敛自己的“满腹经纶”和“舌绽莲花”,充分的让孩子们自主合作,才是正道,才是培育幼儿多种能力的应有之义。
  区域活动,既是发展幼儿各种能力的一种推手,也是培养幼儿自主合作能力的一种游戏。在形形色色的幼儿区域活动中,幼儿教师围绕一定的主题,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精心创设惟妙惟肖的幼儿自主合作活动环境。在创设自主合作的区域活动环境时,幼儿教师可以恰如其分地将石油摇篮文化融入其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或通过自主探究,或通过合作交流,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与此同时,幼儿也可以精彩演绎优秀的石油摇篮文化等。   例如,在以“石油超市”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可以分组进行活动:石油勘探组、石油资源组、油娃寻根组、铁人事迹组、石油销售组、石油新基地组……教师可以在区域中投放不同材料:石油图片、铁人王进喜文字事迹、石油销售专柜等等;同时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分别担任顾客、收银员、解说员等等,其中牵扯到幼儿大面积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很多地方如油价上的讨价还价,“商品”的解说等等,既需要幼儿的自主意识,又需要生生间的磋商、合作与协调。
  以“石油勘探组”为例,幼儿教师可以在此区域投放一些勘探石油的模拟工具。当幼儿对其中的一些石油勘探工具,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使用时,幼儿之间就会进行探讨、合作、交流等。在持续不断的协作交流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石油勘探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能够培养团结协作以及探讨交流的能力等。在此过程中,矢志不渝、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等石油摇篮文化也会在幼儿的内心深处潜滋暗长,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等。
  这一切,不仅仅考验着幼儿,也考验着教师。虽然“这里没有预设,只是灵光乍现”[2],但是“灵光”与教师的放权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地放权,比如分组权、动手权、操作權、纠正权、反馈权、监督权、裁判权、评价权等等。当然,教师的放权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放权的同时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敢于拨转、勇于转向,也不可或缺。关键就在于“放”与“收”的合理把控和合理取舍:看到孩子们皱眉,一定要了解皱眉的内因;看到孩子们气馁,应该积极打气:“再试一次,或许就好一点”;看到孩子们偏离了预定的轨道,赶紧拨转方向,使之转向积极、正向、高效的一面,以此在积极的自主和合作中演绎石油摇篮文化。
  三、人文滋养印证石油摇篮文化
  地域文化渗透到幼儿教学中,不仅仅在于技巧的训练,不仅仅在于技能的熟稔,更在于心灵世界的净化和情感世界的纯化。尤其是石油摇篮文化渗透到幼儿活动中时,那种仅仅满足于物理意义上的短视的理念该摒弃了。或许知晓了油城、油窑洞、石油河等名字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石油文化视野的扩大、情感内心的丰富、精神生命的锻造,才是石油摇篮文化与幼儿活动融合中更加重要的境界。
  有鉴于此,幼儿教师尝试通过形形色色、有的放矢的人文滋养,反复不断地、卓有成效地印证石油摇篮文化。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各种幼儿活动的境界,还有助于将多姿多彩、优秀卓越的石油摇篮文化浸润到幼儿的心灵深处,情感角落,让优秀的石油摇篮文化成为影响幼儿一生的精神底色。
  例如,可以和家长配合进行家园共育活动,开展“寻访中国第一井”研学活动,开展活动之初,我们利用钉钉群在线问卷调查功能,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围绕研学路径、参观点、研学内容等多方收集家长建议,并和家长一起探讨预设问题,力争做到地毯式扫描全部研学细节,全方位渗透石油摇篮文化等。最重要的是从中充分触摸石油摇篮文化,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开阔眼界,不仅仅是研学技能的提高,还包括鲜活的、灵动的、醇香的、绵长的石油摇篮文化,诸如“无私奉献之精神、不畏艰险之精神”,“精诚团结之品质、爱岗敬业之品质”,“矢志不渝之信念,百折不挠之信念”等等,恰恰是对人心的浸润、情感的滋养和心灵的触动。
  当然,石油摇篮文化的渗透,绝不是止步于亲子研学活动,而是以研学活动为起点,以后期宣传为推手,让优秀的、厚重的、绵长的石油摇篮文化在每一位幼儿的心田之中源远流长,“浇灌”幼儿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如,幼儿教师可以围绕研学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等,精心制作一些彩视作品,或美篇作品等,之后,将这些宣传蕴含石油摇篮文化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幼儿,让他们在管窥研学细节的同时,传承优秀的石油摇篮文化等。
  更多的家园共育活动中都可以渗透石油摇篮文化,如在家长的带领下满心欢喜参观铁人纪念馆、一家老小兴致勃勃“重返老油城”、经过精心准备父子共探石油窑洞、周末精神百倍找寻石油工业遗迹等等,在此过程中,走了多少路并不是值得炫耀的,石油摇篮文化的浸润才是更为重要的,一点一滴的渗透中,播撒下一颗颗德育的种子并生根发芽结果,才是我们更加追求的境界。
  在孩子们的精神层面予以冲击、给予锻造、施以滋养,才是长远为孩子们负责的态度。而石油摇篮文化的高效介入,恰恰为此提供了平台和契机。对此,幼儿教师应有高度的敏感和警觉,不让那些深厚的文化底蕴“擦肩而过”,不让那些珍贵的瞬间悠忽消失,不让养心的契机“逃之夭夭”,正所谓:“多一些人文滋养,让幼儿受惠;多一些品性锻造,让幼儿开阔;多一些精神淬炼,让幼儿成长。”
  参考文献:
  [1]朱云纤.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17(10):60.
  [2]周顺海.寻觅灵动的常态课[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9(5):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1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