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今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引入“互联网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具体实现途径,可以从以下几 个环节着力:通过“互联网 +”,优化实践环节;通过“互联网 +”,组建实践教学整体;通过“互联网 +”,凸显实 践成果;通过“互联网 +”,创新实践模式。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安排的多样化与统一性;注重 实践目标的知识化与技能化;教师还应具备创新力与主导力。
  关键词:“互联网 +”;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6-0081-03
  “互联网 +”的到来直接转变着高校学生学习方式 与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一 方面给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带来发展机遇,另一方面 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挑战,所以新时期高校思政 课教师要积极面对实践教学问题,选择切合实际的措施 融合思政课程与“互联网 +”教学背景,全方位树立学 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保学生可以积极健 康地成长。
  一、“互联网 +”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提供发展机遇
  网络给思政课提供丰富的资源,网络背景下,教師借 助网络打破教材中内容的局限性,获取课堂多样化的资 源优化教学内容。及时把获取的资料在网络中共享,学 生随时随地查阅和学习,促使教学成效增强。与此同时, 网络支撑之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将以 往的单向化知识传播转变为互动化的知识传播,赋予教 学模式开放性 [1]。以往的课堂组成包含教师、学生与内 容,教师处于主体位置,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难以发挥 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互联网 +”,教师基于虚拟 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身建议,凸显学生个性化的成长特 点,促使以往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加生动与有趣。
  (二)带来教学挑战
  “互联网 +”挑战着高校学生思想认知,网络开放化 与虚拟化使得学生在繁琐的信息面前束手无策,一些高 校学生不会科学研究与辨别信息,总是全部接收,碎片化 的阅读模式越来越普遍,深入阅读与自主阅读的水平逐 步降低。而网络形势下,多种不健康的信息尤其是暴力 与色情的图片和文字,均冲击着高校学生内心 [2]。一方 面会冲击学生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会影响到学生价值思 想,或者控制着学生行为习惯。另外西方一些国家通过网络平台,试图在我国发展“分化”的目标,容易导致高 校学生认知不清晰或者行为失去控制。网络环境下人们 之间的沟通体现虚拟化,师生沟通与生生沟通机会减少, 学生淡化教师对自身行为思想的引导作用,总是花费大 量时间作网络游戏或者网聊,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师生距 离和生生距离,不利于高校学生交际能力和综合素养的 提升。
  二、“互联网 +”背景下思政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互联网 +”,优化实践环节
  基于广义视角,思政课不仅包含理论知识教授,还涉 及实践教学活动,网络思想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要注重 小组分析、案例研究和经典阅读等环节的布设。其中小 组分析主要是小组讨论与微信群进行结合,教师参与小 组分析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程度,调动学生思维运转 [3]。 小组分析问题与总结的过程变得可见,处理问题思路提 供学生随时查询,展现小组分析的有效性;案例研究中, 赋予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以深远意义,案例教学期间强调 案例实效性选择,通过微信和微博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 推荐,在分析之后阐述思政课程的知识内涵,促使思政课 具备“接地气”的特征;经典阅读中借助马克思主义著 作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学习,特别是电子书阅读器围 绕思政实践课进行知识点标注,带领学生把阅读内容整 合为一定的结构体系,便于阅读效率的提升。
  除此之外,“互联网 +”背景下进行慕课教学,突破 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录制思政课知识视频,以在线的形 式发布信息,帮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拓展思政课教学时 间,给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研究的时间,保障教师通过课 堂的多样化形式落实实践教学。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 的布设上,教师还应该突出可行性与趣味性原则。针对 可行性,教师借助“互联网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由于教学效果受到多个因素制约与影响,包含教学设备的完 整性、学生拥有电子技术的完整性等,所以教师要围绕可 行性健全网络实践教学体系 [4]。在趣味性原则上,网络 环境中教师要巧妙地结合文字与图片,生动地给学生展 现实践教学内容,赋予实践教学以趣味性与生动性。
  (二)通过“互联网 +”,组建实践教学整体
  校园实践教学可以作为教学形式的丰富与巩固形 式,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内化思政课教学成效。创新“互 联网 +”思政课校园教学,强化校园讲座以及社团活动 和课程资讯的整体构建,借助讲座给校园实践教学带来 活力与生机,讲座中涉及的微信群和网络直播等先进技 术相对普遍化,网络虚拟化的讲座打破以往讲座场地与 人员数量的制约,获取广大师生肯定。网络化处理实践 教学模式之后,思政课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获取专家讲述 的内容,在微信群中设置专题讲座,较大程度增强院校思 政课实践教学的参与度 [5],并且给思政课教师在院校实 践构建中提供主动权;高校的社团活动称之为文化建设 的主要单元,可调动学生自主性组建研究社团,确保学生 在社团的活动影响下发挥自身潜能。
  网络赋予社团思政读书会与阅读分享具备一定操作 性,微信群和微博群小组成员进行对应阅读活动,便捷化 地开展网络读书互动,增强社团活动目标达成率;针对院 校资讯,以往的校园资讯可以在网络支撑之下丰富内容, 思政课微信公众号的布设能够彰显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 性,立足于思政课实践课堂内容,定时给学生推送学习信 息与内容 [6]。基于此,“互联网 +”背景下衔接思政校 园实践活动的各个节点,给教师提供校园实践活动的途 径,体现校园实践课程卡站的统一化,将思政实践课进行 全方位的落实。   (三)通过“互联网 +”,凸显实践成果
  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中可以引进社会这一个场所,网 络环境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需要注重思政课实践 教学的宣传,调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进展。学生基于“三 下乡”活动引进网络日志与微信朋友圈的活动信息,图 文并茂地分享着实践感受,获取肯定与认可,达到实践活 动大范围宣传的目标 [7]。高校可以举办支教活动,通过 自媒体的形式发布,进一步扩展实践教学影响,潜移默化 地在学生人群中树立身边榜样作用。针对专题社会活动, 高校汇集经济政治与生活热点带领学生参与到实践专项 训练中,主题比较显著且社会影响力较大。或者在其他 实践活动中,借助网络资源发布对应消息,使得实践活动 更加顺序化与确切化,增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水平。
  (四)通过“互联网 +”,创新实践模式
  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更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想与内容以及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和可上可下全过程 育人的教学模式。首先是布设课堂实践平台,搭建思政 课校园问卷调查框架,建设高校校园场景剧录播中心,通 过专业教师组织学生播放思政相关案例,鼓励学生自主 编创微话剧,致力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保障学生可以 实现“做中学”与“学中做”[8]。其次创设院校内部的 实践平台,结合校园内部现有资源,通过专题的模式带动 思政课程实践教学进展,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设置珍爱 院校生活的体验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先进毕业生的成长 长廊,实施职业道德实践活动;在院校内部进行法庭的模 拟,开展专题法律体验;利用众创空间,落实就业创业的 教学实践;通过思政实践教学设置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 主的研練活动;参观校史馆,开展“家乡的变化”等微视 频制作比赛。再次是组建课外实践平台,形成校外实践 基地,同时把校外社会实践当作思政课实践的补充与拓 展,现阶段校外实践活动都包含纪念馆与博物馆等街区, 号召学生自愿加入公益活动中,专业课程的实习帮助学 生磨炼自身品格。
  最后是形成虚拟化的网络实践平台。高校在思政课 实践教学中,可以把虚拟化的网络场景视作实践教学辅 助形式,此平台功能涉及到网络自主化学习,如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体系概论、法律形势与政策及思想道德修养等; 理论园地,如经典文献与理论研究等 [9];时政要闻,如时 事解读;教学管理,如工作动态与消息安排等;模拟训练 和在线作业分享系统以及虚拟实践,如网络体验、虚拟化 构建等。与此同时设置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化游戏,把 教学内容贯彻在游戏的多个关卡中,在学生打游戏期间 可以接触到思政知识,加深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印象。另 外可以设计高校学生思政课手机移动 APP,把功能设置 和思政课实践内容以及校园生活紧密相连,高校学生借 助手机随时查找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三、“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点
  (一)实践教学安排的多样化与统一性
  在分析“互联网 +”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 新途径期间,不管选择哪一种教学安排形式,网络教学的 核心是不出现变化的。网络要结合教育本质,以网络思 维达到教育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互联网 +”是 思政课实践教学内的一种教学工具,尤其是信息技术,其 自身不存在决定性价值,需要把网络技术和教学实践结 合起来,才可以更好地凸显思政实践课程的内涵。因此“互 联网 +”环境下,教师要关注实践教学安排的多样化与统 一化,做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准备工作。
  (二)实践教学目标应具备知识化与技能化
  网络模式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借助网络技术打造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要求思政课致力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借助网络技 术优化实践教学,促使实践教学对学生理论知识与能力 提升起到检验作用,作用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 [10]。换言 之,网络环境下教师不仅要发挥思政课实践内容的育人功 能,还要实现学生知识技能同步发展。教学目标知识性的 内容是实践教学前提,目标能力性是实践教学的促进点, 将两者巧妙结合,可以更加平稳构建思政课教学体系。
  (三)教师具备创新力与主导力
  “互联网 +”状态下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教师要积极地进行角色创新,也就是将以往的知识教授 者转变为教学计划的实施者与组织者,教师指导思政实 践课程的创新,打破教材为中心与教师为中心的局限性。 教师作为主导者与执行者,从某一层面上对教师素养要 求更加严格化,教师不仅要具备驾驭课堂与调整课堂环 节的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熟练地对教学实践进 行操作与整合,全方位服务于学生。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路径研 究课题的开展存在重要意义和价值,“互联网 +”环境 给高校思政实践课程的开展不仅带来机遇,还带来一定 挑战,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实践课程创新,结合学生实际 学习情况,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构建完整思政课实践教 学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大思政课实践教 学力度,不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良好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康永英 .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路径探索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 教师版 ),2018(3).
  [2] 黄海峰 . 如何应用实践教学方式开展大学思想政治课—— 评《 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J]. 中国教育学刊 , 2018(12).
  [3] 鲁继平 . 互联网时代高职思政课“四·四·二·三”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J]. 教育与职业 ,2018(8).
  [4] 陶帆 , 王丽芳 . 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教学改革探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21).
  [5] 李全喜 , 曲昭伟 .“名家领读经典”市级思政课成效突出的 根源及实践启示 [J]. 北京教育 ( 德育 ),2018(6).
  [6] 李伟冬 . 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展开路径[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8).
  [7] 李林 , 张阳 . 论转型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学的整合 [J]. 科技视界 ,2018(31).
  [8] 罗石春 .“四类实践基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提升 立德树人实效的探索与实践——以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 ,2018(4).
  [9] 苏立 . 以提升亲和力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与实践[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中旬刊 ),2019(4).
  [10] 李想 . 药学类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向同行 有效路径研究 [J]. 现代交际 ,2019(2).
  [1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 节选 )[J].教育科学论坛 ,2018(15).
  [12] 李程锦 . 论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 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 高教探 索 ,2019(7).
  [13] 周宁 , 唐元兢 , 杨凤英 . 专题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的 应用研究——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教学设计为例 [J]. 福建茶叶 ,2019(9).
  作者简介:杜铷(1965—),女,汉族,河北邯郸人,贵州商 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责任编辑:李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2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