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改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快递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快递企业面临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考验。由于“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直接影响着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效率和物流服务满意度,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本文通过对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必要性和现有配送模式的剖析,得出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效率、物流服务满意度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综合配送模式,并对这种配送模式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快递  最后一公里  配送模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7(a)-0165-0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express industry, express enterpris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while the "last kilometer" distribution link is also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and tests. As the "last kilometer" distribution link directly affects the cost, efficiency and logistics service satisfaction of the whole logistics system, enterprises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ast kilometer"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last kilometer" distribution and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mod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ost,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of logistics service of "last kilometer" distribution is to develop the comprehensive distribution mod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istribution mode.
  Key Words: Express delivery; Last mile; Delivery model; Study
  1  概念界定
  本文對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概念的界定是:邮寄物品被送到末端配送站点后,到交付至收件人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该环节的完成标志着整个物流配送工作的结束,由于这段距离很近,我们形象的称之为“最后一公里”。
  2  研究必要性
  2.1 末端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距离一般只有0.1~2km,但大量物流企业成本数据显示,该环节的成本占总物流成本的30%以上。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客户对配送时间窗的严格要求、个性化物流服务需求、客户密度、包裹提取的及时性等。物流服务接受者希望“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时间窗越短越好,但快递企业就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去维持配送的成功率和满意度。这就需要快递企业思考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达成与客户时间窗最佳的匹配[1]。对有特殊物流服务需求的订单,只能选择送货上门的方式。另外,“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与客户密度有关,如果末端网点覆盖的客户密度过低也会导致成本的提高。
  2.2 配送效率低下
  对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一般快件的妥投需要24~72h,其中“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一般需要2~8h。短短几公里的距离为何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来完成,究其原因,仍然是客户与快递经营中时间窗匹配问题和客户分布密度问题。
  2.3 影响物流服务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物流业属于低接触性服务行业,“最后一公里”配送是物流服务需求者与提供者唯一直接接触的环节。做好“最后一公里”配送,不仅影响着物流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还影响客户满意度,这就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物流和电商企业的持续健康运营问题[2]。
  3  配送模式分析
  目前,在我国发展较为成熟“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主要有3种,分析如下。
  3.1 以菜鸟驿站为代表的“驿站代收自提”模式
  菜鸟驿站通过整合快递资源、便利店和其他社会资源,搭建一套开放、共享、社会化的基础设施平台,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与集约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最后一公里”服务解决方案。该模式的优点是客户时间选择自由度较高,尽量减少二次配送。驿站模式对包裹的形态要求较少,常规包裹都可以代收。驿站大部分采用加盟方式运营,投资成本较低,有利于驿站企业规模和影响力的快速扩张。该模式的不足是加盟模式使企业对驿站的管控力度和能力不足,不利于对驿站服务质量的监管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大部分驿站模式网点缺乏现代化物流设备,有些驿站甚至没有货架,包裹摆放杂乱,遇到取件高峰客户需要长时间等待,取件效率低直接影响客户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间接提升驿站经营成本。另外,部分驿站对于高价值商品、非合作方的快递不予代收,无法将资源整合与集成的优势发挥出来,也未实现驿站提供多元化“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方案的愿景。   3.2 以丰巢为代表的“自提柜”模式
  以顺丰为代表的一批公司,从物流信息技术角度出发,提出了智能快递柜这种“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目的是实现末端物流服务全时段覆盖。该模式的优点是客户可以24h自由存取,最大化地满足客户对时间自由度的需求,减少配送人员的等待时间和沟通环节[4],还避免了过多人为因素干扰造成的客户投诉,提高配送效率。缺点是不适合存放包装过大、不规则的异形包裹。且前期投资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高,盈利模式单一,投资回收期长。
  3.3 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专业“送货上门”模式
  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多种多样,虽有快递柜和驿站类的代收服务方式,但传统的“送货上门”模式仍然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尤其是对于京东和苏宁这样的集电商物流一体的企业。该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但是专人专程配送,需要客户与配送人员时间窗精准匹配,这就造成配送成本过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三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目前的困境是三种模式各自为政,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因此,发展三种模式融合的综合配送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但前提是对原有单一模式进行改进,在改进的基础上发展综合配送模式。
  4  改进建议
  4.1 充分利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
  4.1.1 快递包装信息化改造—引入RFID技术
  RIFD技术能实现库存管理、分拣和拣选工作的高效自动化。RFID标签价格越来越低,将其引入快递包装中设计可循环包装,是可行且必要的。引入RFID技术后,可提高整个物流作业的效率,驿站工作人员可在几秒内找到包裹完成妥投[5]。
  4.1.2 利用大数据规划末端网点选址和布局
  目前驿站企业对加盟商的选址不予干涉和指导,驿站布局无规划性,导致重复建设或客户群覆盖不到。企业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现有驿站的布局和客户群进行统计分析,规划出最合理的网点布局方案,在网点选址和布局环节给予加盟商科学指导。
  4.1.3 利用大数据预测包裹量指导末端网点运营
  电商平台在下单界面设置“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选项,如设置驿站代收、送货上门、存放快递柜和其他方式四个选项,下单时确定服务方式,这样就可以在商品起运前利用大数据预测每个驿站、快递柜和末端站点配送人员的业务量,将业务量信息提前告知,从而为末端网点运营提供指导。
  4.2 加强驿站监管力度
  企业应逐步提高加盟商的准入门槛,设置驿站管理制度和保证金制度,对不达标的驿站进行处理和清退。
  4.3 驿站模式与快递柜适度结合
  有些社区快递柜和驿站严重业务重叠,导致二者业务量不充足,经营成本过高。也存在覆盖不到现象,不利于资源整合与集成。因此,驿站企业和自提柜经营企业还应该开发新的竞合模式,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才是企业生存之道。
  4.4 适当拓展送货上门模式的增值服务项目
  可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项目弥补专人派送带来的高成本,如:提供安装调试收费服务,节日礼物派送情感增值收费项目等。
  5  结语
  在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题上,要以先进的物流发展理念推动物流技术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从而达到物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以资源整合理念为代表的“驿站”模式为主,推动“快递柜”模式甚至是“无人机”模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送货上门”模式服务项目。三种模式融合发展才是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常宏远.网络购物环境下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2] 邓新玉.考虑顾客满意度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方案研究[J].中国商论,2020(4):16-17.
  [3] 班子琦.阿里巴巴“菜鸟驿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6(30):53-54.
  [4] 张会云,尚鑫.快递业“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分析——以菜鸟驿站和丰巢为例[J].物流技术,2015,34(22):48-51.
  [5] 李苹.基于RFID技术的快递循环包装回收/调拨网络优化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8.
  [6] 陈晓雯.基于物联网的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31):24,26.
  [7] 王晓雪,孟丽.“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物流对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需求[J].科技资讯,2019,17(31):110-111.
  [8] 计建仁,诸吉祥,邹捷,等.基于智慧管控平台的电力物资“最后一公里”供应模式创新与应用[J].物流技术,2020,39(4):100-106,124.
  [9] 靳新茹,夏福婷,魏靖琏.“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江西省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探究[J].市场周刊,2020(3):35-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7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