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体育文化结构创新与功能拓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大学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身体素养越发的重视。体育教学是大学生锻炼身体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德智体全面型的人才。大学应基于体育文化结构创新与功能拓展,加强对于当下体育教学改革重视。通过不断满足社会对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成果。
  關键词 大学体育 结构创新 功能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体育的教育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体育教育具有诸多的积极意义,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教学问题。比如没有科学设置体育课程以及教学理念落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前进发展。大学需要针对当下体育教学存在的重要意义和开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大学体育主要的文化内涵
  1.1体育精神文化
  高校体育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为国争光、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等,这种体育精神是一种高昂的理想与信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体育精神中的具体展现。体育精神本质上为体育强国的核心载体。基于德育教育的体育教学能够积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主旋律也是进一步展现中华体育精神。当下,体育精神作为我国时代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意义,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从过去站起来发展到富起来,直至强起来的一种精神写照,是高校体育的德育目标。因此,高校体育课程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渗透体育精神。体育强则国家强,体育人才的力量是中国人的力量。在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发展,将体育发展建设融入到“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两个重大布局之中,把发展大学生体育健康作为关键的奋斗目标。
  1.2体育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主要体现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规则、规章制度以及评价体系等等。任何体育类项目都有其完善道德竞技规则,这对于学生规范体育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科学利用体育教学中的限制性,才能为学生进行更好的精神和行为引导。基于正确的体育习惯,让学生养成坚定的体育信念。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课堂行为,从而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1.3体育行为文化
  体育行为文化主要体现为在校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以及体育宣传等等。当下,许多高校会定期开展运动会或相关竞赛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高校通过日常的宣传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认可体育文化。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锻炼习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2大学体育的功能作用
  2.1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高校对于学生的综合教育,体现在德智体的方方面面,其中尤为注重对于智力方面的培养。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脑部的利用,加强其神经系统的功能。许多体育活动能够合理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提升学生整体的反应力以及协调性。同时,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让学生的知觉更加敏锐,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整体学生的综合身体素养。
  2.2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在高校的体育活动中,许多具有较高的竞争性。此时,高校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养成敢于拼搏的优秀品质,提升自我的抗压能力,用于面对生活的挑战与挫折。在任何比赛中,总有一方会形成比分落后。而学生正要正视这份压力,转压力化为前进的动力,从而促进自己的不断前行。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形成的优秀品质,对于其日常的生活与学习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体育课堂心理健康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了解体育,从而进一步带领学生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竞赛,真正打造体育强国梦。在高校体育培养中,充分针对高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抓住教学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综合素养。
  2.3健全学生的自身人格
  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便在其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品质。通过个性化的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到体育活动过程中。当学生处于团体的体育活动中,就需要和教师以及同学发生接触,需要灵活的去处理所发生的关系。而高校便可在学生的处事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热情大方、具有团体意识的正确人格品质。而在体育竞赛中,学生必须充分遵守比赛的规章制度。以合理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对于学生不良行为的控制,充分发挥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
  2.4生成功能
  大学本身具有一种文化创造和建设的性质,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是其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大学体育基于新型的体育精神和价值取向,具备有重要的生成功能。这也是大学体育跟上时代发展的必要功能,将体育文化与时代发展文化相互结合,寻求自身文化的创新和突破。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加强,大学体育所承担的责任也在不断的转变。不仅要在校引导师生进行体育运动,更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积极促进全社会进行体魄素养的提升。
  3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明显存在单一性的问题。这对于大学生形成体育素养将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形势相违背。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主要体现为:大学体育教学形式与中学体育教学基本相似,没有针对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改良创新,无法满足学生的自身需求。其次大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没有及时做好教材更新教学内容过于老套,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3.2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总是单一性的以体育管理为主,却不注重学生情感德育方面的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体育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师一心只想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太重视。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评价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与当下的时代发展产生了冲突。当下的教学评价体系由于缺乏对于学生全面考虑,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评价。由于部分学生会在体育教学中遭受到不公平的评价,将对学生参加积极性、自信心产生严重的阻碍。   4发展策略
  4.1抓准体育教学的发展定位
  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困难和问题,其不断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改革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学生和教师一流素质的全面教育。对于大学的师生而言,必须首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着重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其他不同教学内容。当下教学模式的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并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有效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体育素养。创新性的高效体育教育模式有视觉化,专一性和生活化的教育特征。时代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学生具备全面的专业能力。对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无疑是可以展示其综合素质的教育场所之一。虽然新型的体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仍然不可掩盖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扩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如果学生失去了创造力学习过程,使他们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将严重影响日常的体育教学。除了在课堂上体育课程外,大学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计划,并创建学生良好和创新的学习环境。当下,国内外诸多大学都非常注重自身的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以自身特色为基础,不断加强体育教学资源的分配。由过去传统的单一性教育模式,转变为以体育整合为核心,设置合理化体育教学体制。这些创新性的体育改革模式赢得了许多教师以及学生的认可。我们国家在近十多年里,将多所大学合并为一所,将教育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加强,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果。这种合作化办学模式,这有利于我国建设综合性、大规模的大学。将不同大学的体育资源进行互通有无,对全球的教学体制都产生明显影响。
  4.2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
  在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尤为重视。其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产生成功感。让学生以自信的情感态度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提升活动参与感。让过去枯燥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转变,让学生对于体育活动产生新的认识。在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中,将积极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习惯与意识的形成。在多样化体育运动中是基于群体性的一种体育运动。并非僅仅依靠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而是每个成员合作配合共同完成。合作性体育的实质是同学之间分享、探讨合作从而更方便快捷的解决完成目标的一个过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乐于在同学以及老师面前展现自己。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形式的引导,能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在定期进行学习评价后,需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关注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需求,同时督促他们及时修正自身的不良之处,加强学习的发展。在课堂上学生有了思想的自由,学习气氛就会更加的活跃,从而更加有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4.3合作性的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参加兴趣,同时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可以针对男子1000米、实心球以及引体向上,女子800米、仰卧起坐等等,或是灵活根据足球、篮球、乒乓球三大球的特殊性进行教学设计。尽量以两人一组的方式,从而增加各个同学的活动时间。合作性体育教学思维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拘一格,在满足知识传递目标的同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思维共鸣与运动兴趣。每个同学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这让体育运动过程中的问题充满探究性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想法的综合探讨可以让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拓展。在活动中传授学生有趣的运动小口诀,让学生快速领悟其中的动作要领。高校需要吸收海外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课程需基于自身的积极作用,提高体育文化学习对于学生各方面所带来的积极价值。对于过去传统的学习理念,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一味的接受或者摒弃。提高服务理念,适应各个时期的社会情况,从而明显促进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科学合理的开展体育活动。合理利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资源,提高大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
  教师应克服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机械化、应试化、死板化问题,是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发挥体育精神的有益尝试。教师需改变刻板形象。在师生相处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当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需将脱掉自己的权威帽子,努力打开学生的心。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能够相对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给学生的能够发挥自我的空间。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到内容,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达到与实际相结合的效果。
  5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高校需充分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除了传统的体育课堂外,还需要积极组织课下的体育互动。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积极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翀.大学体育文化结构创新及功能拓展分析[J].读书文摘,2015(04):119.
  [2] 左辉.大学体育文化结构创新与功能拓展探析[J].华章,2014(06):164.
  [3] 袁为民.探究大学体育文化结构的构建及功能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8):151-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1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