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院校渔业资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艳飞 石彭灵 罗玉双 刘良国

  摘 要:在渔业资源生物学课程中增加淡水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发展及中国淡水渔业区域划分的内容,补充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和鱼类耳石结构和年龄鉴定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应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实践课程采取野外实验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在渔业资源调查实习中应用和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渔业资源;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0-0166-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ishery Resources Biology in Local Collage and Universities
  HUANG Yanfei et al.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 415000,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has supplemented the conten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reshwater fishery resources biology and the fauna division of Chinese freshwater fishery.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arly life history of the fish and the otoliths structure and the methods of age determination were expounded in the corresponding section. The methods of studying teaching should be emphatically utilized in the teaching course. Different patterns of studying teaching can be combined to be present in a chapt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e key in the teaching of fishery resources biology,and biological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field using wild fishes. Students learne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biology through taking part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fishery resoureces. The field experiments have been of great help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students.
  Key words:Fishery resources;Biology;Teaching reform
  漁业资源生物学是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渔业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以渔业资源为对象,把鱼类当作主体,分别从个体和种群水平阐述鱼类的生活史和早期发育、年龄和生长、性成熟和繁殖力、饵料和食性、种群特征和鉴定方法、鱼类集群和洄游,以及介绍世界渔业资源的概况和渔业资源的调查方法[1,2]。
  湖南文理学院位于常德市,是一所省属的地方一本院校,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和地方渔业特点,自2014年开始招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渔业资源生物学是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课时间为大三第1学期,总学时为40学时。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渔业资源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包括鱼类种群的鉴定、鱼类早期发育过程各阶段的特征、鱼类年龄的鉴定、鱼类的繁殖习性和繁殖力、鱼类的食性以及鱼类的集群和洄游,为今后他们从事水产、渔业工作或继续研究奠定基础[1,3]。渔业资源生物学讲述的是鱼类一生的生命活动和经历的重大事件,在课程学习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把研究事例融合到课本中去,使课堂充满趣味,学生容易理解,老师讲得轻松。基于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时代发展的特点,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调查实践等方面对渔业资源生物学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1 增加课程内容
  渔业资源生物学主要教材新版的《渔业资源生物学》,这本书已经把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方法详细地阐述了,但它以海洋渔业资源作为研究对象[3],淡水渔业资源涉及少,很少以淡水鱼类作为例子,而且还有渔业资源最近的一些研究热点需要补充,详见表1。
  淡水鱼类内容的增加主要在以下2处:首先,绪论的第3节中需要增加淡水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发展史[4],介绍的内容包括按时间划分的3个阶段的发展:古代和近代、1949—1966年和1979—至今,发展过程从简单、随意地描述到有目的、综合性地研究。绪论安排了2个学时,淡水渔业资源可占0.25个学时。其次,在世界渔业资源概况中补充中国淡水渔业资源概况,介绍中国淡水鱼类区系、中国河流特征及重要河流的渔业资源[5],重要河流以长江、珠江作为例子,让学生了解2大河流的流域地理特征及鱼类组成[6,7]。世界渔业资源概况安排了4个学时,2个部分分别用0.5个学时完成。除此之外,以淡水鱼类为例子要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中,比如在鱼类洄游中,除了介绍带鱼、玉筋鱼等海洋鱼类的洄游外,可以介绍常见淡水鱼类4大家鱼的洄游特征;食性类型中都可以介绍常见淡水鱼类4大家鱼、黄颡鱼、鳜鱼的食物组成。   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是鱼类生态学现在的研究热点,自发现鱼类耳石日轮可以确定仔鱼的日龄,分子方法用于鱼卵和仔鱼的鉴定后,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发展迅速,理论知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8]。但在第3章鱼类生活史和早期发育中涉及鱼类早期资源的研究很少,因此可以把这部分内容补充到第4节中,分为鱼类早期资源的时空动态和鱼类早期生长与存活2个部分进行阐述,耳石是研究鱼类早期生长的重要手段,在鱼类早期生长与存活中介绍耳石微结构特征及其应用,可以把教材中第四章介绍鱼类耳石日龄的内容调整到这节中[9,10]。鱼类的生活史与早期发育共有6个学时,鱼类早期生活史可用1个学时。
  鳞片和耳石是鉴定鱼类年龄的最常用和重要的材料,第四章年龄和生长的第四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耳石日龄的特征,缺少耳石年龄的结构和鉴定方法的介绍,可以从鱼类耳石的结构和类型、鱼类耳石年轮的鉴别、鱼类耳石制备过程和鱼类年轮形成的时间4个方面进行介绍,重点内容是鱼类耳石年轮的鉴别和形成时间[11,12]。年龄和生长安排了6个学时,这部分内容可用1个学时完成。
  以上的课程内容是基于很多的研究总结的,因此在制作课件和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素材和案例可以参照,可以多举例子和附上相应的图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性。
  2 完善教学方法
  渔业资源生物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研究性教学方法,绪论和世界渔业资源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但在制作课件时需要配上相关的图片,例如介绍每个渔业分区时都要配上其特有鱼类的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13,14]。其他7个章节主要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鱼类生活史和早期发育、年龄和生长、繁殖特征和繁殖力、饵料与食性采用实践性的实验训练和案例式分析相结合[15],实践实验训练主要结合渔业资源调查实习在野外进行,把鱼类生物学用到各种研究方法应用到野外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中,更加符合这门课程的特点。鱼类早期发育还可用小组研讨与合作学习,把学生分为3个小组,分别承担胚胎分育、仔鱼分育过程和早期鱼类资源的鉴定特征,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在课堂上讲述并回答其他小组的学生问题,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知识掌握程度明显地提高了。鱼类洄游与集群主要利用问题导向方法配上很多的洄游和集群视频,先提出问题,然后观看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寻找答案,老师再结合教材讲解。渔业资源调查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让学生总结和讲解自己在实习中采用的调查方法和过程。
  3 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实习
  渔业资源生物学是实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教学过程需与实践紧密联系,让学生动手做相关的实验,可以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15]。但渔业资源是生命体,其所处的生理状态随着时间发生改变,比如,鱼类的性腺发育和早期胚胎发育只在鱼类繁殖季节发生,因此实验只能在4—8月份进行。再者,实验的材料最好是野生鱼类,因为只有野生鱼类才具有性腺不同發育分期的个体,才具有明显的年轮和年龄组成,才能更好地表现食物组成[16]。为了让实验材料更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本门课程设了渔业资源调查实习,作为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实践课程,把实验训练搬到野外中进行,让学生在科研实训中掌握实验方法。
  渔业资源生物学野外实验训练安排在大二暑假时间,经过跟水产科研单位联系协商后,让学生跟随渔业资源调查队到长江进行野外渔业资源调查,至今我们派学生去的单位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野外实验课从2017年开始,2017年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跟随长江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调查团队到长江不同江段(宜宾、江津和泸州、宜昌和蕲春)进行调查,调查和研究的内容包括渔获物多样性调查、基础生物学研究和鱼类早期资源采集和分析,包含了渔业资源生物学的4个实验内容。宜宾江段的小组野外工作主要是采集鱼卵和鱼苗、测量水质,室内实验是观察胚胎发育过程和仔鱼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他3个小组实习内容是每日记录渔民的渔获总量、单船捕捞量、网具等,鉴定渔获量的种类,测量每个种类的体长和体重,对重要种类进行基础生物学分析,繁殖生物学包括性腺发育期的确定、提取并保存鱼卵做样品,食性分析包括肠道充塞度等级的确定、食物饱满度的测定等,提取鱼类鳞片和耳石。而鱼类的年龄观察和繁殖力的测定需要一定室内处理和制备,实验主要是去中科院水生所实习的小组进行,实验内容包括鱼类鳞片的清洗和压片、繁殖力的计数和测定。实习时间为期1个月,实习之前老师先跟学生说明实习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实习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实习过程中老师一直跟进学生的学习过程,解答学生遇到的生物学问题,嘱咐他们做好实验记录。实习结束后,每个小组进行实习汇报,向其他同学介绍实习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了解和掌握渔业资源生物学每个实验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法,而对于实验中涉及分析方法和概念,都将在理论课中深入学习。经过这样的野外实验后,学生在理论课的学习上,上课积极性和听课认真程度明显地提高了,很多在实验中遇到的概念和问题,学生都先主动去学习,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后,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从期末考试成绩中也发现,经过渔业资源野外实验过的学生,期末成绩都是属于班上的高分阶段。
  通过参加渔业资源生物学的野外实践实习,学生不仅更容易掌握本门课程的内容,而且还能体会到野外调查工作的乐趣和辛苦,增强处理生活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刻认识到渔业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威胁。在跟随研究生的调查过程中,学生了解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增加了继续深造的信心,在之后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毕业时,50%的实习学生考上了水产院校的研究生。但野外实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班里部分学生去进行了浮游生物采样实习,而无法参加渔业资源调查;还有学生的安全问题等,这些都有待今后优化解决。
  4 结语
  渔业资源生物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除了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以外,还有研究内容也不断扩大和深入,担任这个课程的老师要不断阅读相关的文献,掌握最新前沿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把这些知识和信息以实例形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1]。同时,也可以把渔业生物科技网站分享给学生,课外时间跟学生讨论渔业方面的热门话题,让学生了解渔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增强他们今后就业的机会,也有助于他们今后选择考研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尹增强,许传才,李九奇,等.渔业资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17:136-137.
  [2]陈大纲.渔业资源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87.
  [3]陈新军,刘必林.渔业资源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227.
  [4]殷名称.鱼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93.
  [5]李明德.中国鱼类生态学发展史综述[J].天津水产,2000,1:4-7.
  [5]李思忠.中国淡水鱼类的分布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92.
  [6]陸奎贤.珠江水系渔业资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271.
  [7]长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协作组.长江水系渔业资源[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292.
  [8]黄艳飞.长江洄游性刀鲚早期资源分布与生长时空异质性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14:100.
  [9]曹文宣,常剑波,乔晔,等.长江鱼类早期资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218.
  [10]李忠利,黄辉,冉辉,等.中华倒刺鲃仔、稚鱼的耳石微结构与日轮形成特征[J].水生态学杂志,2015,36(3):83-88.
  [11]何文平.长江口凤鲚的早期生活史和繁殖生物学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10:70-80.
  [12]胡睿,王剑伟,谭德清,等.金沙江上游软刺裸裂尻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J].四川动物,2012,31(05):708-712,719,849.
  [13]叶振江,张驰,任一平.研究引导型教学在《资源生物学》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5:27-28.
  [14]夏虎,罗玉双,杨品红.地方院校鱼类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7,24(17):151-153.
  [15]郑惠芳.鱼类生态学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31-33.
  [16]周传江,顾钱洪.鱼类生态学综合实验改革及其可行性探讨[J].河南水产,2015,03:34-36.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1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