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经济结构、家庭模式的转变,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上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子女纷纷外出,老人与子女分居,不可避免给许多孤寡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虽然政府给与了这些孤寡老人极大的帮助,但是光靠政府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分析通过调查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能够引起更多社会人士对这些老人的关注,并且通过描述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与问题来思考和分析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养老;保障;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42.67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却忽略了在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但事实上在我国的农村,养老的问题格外的突出,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老年农民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农村养老问题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社会问题,而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快,根据中国老龄委2006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农村人口约为7.24亿,而其中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数目前已经接近1.1亿,农村老龄化程度达到l5%,201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高达1.78亿,占据了农村总人口的15.4%,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老龄化速度加快,远远超前于现有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现象,也给农村养老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2.1 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剧调查显示空巢老人的年人均收入大多数都低于农村平均收入,有的子女每年只给父母一些口粮,逢年过节送一些钱物,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子女寄钱回家的标准也在逐年降低且缺乏持续性,有的外出打工子女的收入也只能简单的维持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钱寄回家,而且留在农村的孙子孙女生活、学习等费用还要靠老人来支付,这让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品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生活质量普遍偏低。
  2.2 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功能削弱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中国的农村已经根深蒂固,自给自足为基本特色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基本稳定,社会分工程度比较低,这种稳定的世代交替,能在家庭内部自然的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相应的形成一定的道德规范。但是随着社会分工明确的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一自然稳定的关系就被打破了,子女的劳动技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劳动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为此往往必须离开生养之地、离开父母,唯独留下父母继续在农村生活。
  2.3 城市和农村差异化显著
  贫富差距拉大,为今后的社会发展埋下了隐患,农村的发展一年不如一年,城市的发展却一年比一年好,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出台后,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基本上是不闻不问。有一项调查表明,进城务工者中有82.4%的单位不为其交纳养老保险,比“城里人”占比46.1%的数据高出很多,由此表明,进城务工者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整体水平很低,政府应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推动力度,应该维护社会公正,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3 农村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建国初期人口迅速增长
  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一直很大,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并没有对人口实行一定的政策限制,这就造成了在建国初出生的人,目前的年龄已经普遍老龄化,这也是我国目前老龄化人口众多的最重要的原因。
  3.2 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与执行
  随着我国人口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急速增长,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已经不足以支持这么多人的开销以及土地负担。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出了晚生、少生、优生的生育政策,并在20世纪80年代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但也无法避免劳动力所需承担的巨大社会压力。
  3.3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出现了大批的农民工。当年轻一代外出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与此同时,中年劳动力所需承担的许多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都转嫁给了老人。每天,老人不但需要照顾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还需担负起监督孙子孙女的学习以及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一些留守老人还需要承担孙辈的生活支持和教育费用,这无疑又增加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4 国内外农村养老经验的借鉴
  4.1 苏州市虚拟养老院
  苏州率先在国内推出虚拟养老院模式。这是由地方政府牵头,以“居家乐”養老服务系统技术为支撑,建立起24小时在线服务的信息科技平台,当老年人有需求时,可以直接通过拨打在线电话来请求相应的服务。此时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可根据老人的实时要求,在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上门提供服务。与现有的社区养老相比,这种虚拟养老院的模式前期投资较少,但覆盖范围广,而且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愿望,因此得到广大老年群体的欢迎,是我国新型养老模式的创新和探索。
  4.2 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
  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该地区交通便利,周围环境优美,附近的学校、商场、邮政、家政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设施十分齐全,免费提供各类活动场所,如:阅览室、健身房、棋牌室、书法室、手工室和综合排练室、老年大学及健身娱乐设施等;周边的医院能够随时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同时配套有相应的医疗服务,不定期的进行免费健康咨询、保健知识讲座和提供预防保健工作。   4.3 日本的高科技养老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投资修建了一家现代化养老院,这座“诚信香里园”养老院坐落于关西大阪府寝屋川市,院内环境清静幽雅,宛如林中公园。里面的各项设施均融合了松下产业的高新技术。院内的高科技设施,如失禁感应器、离床感应器、自动感应式马桶、动作探知感应设施、宠物机器人、远程医疗诊断都能够很好的掌握老人最近的基本状况。老人活动中心,老人们自己创作的字画和工艺品的陈列,举办新年及各种节日的联欢会,唱卡拉OK,网上“冲冲浪”,在电脑上玩点简单的扑克游戏。
  4.4 美国的社区养老
  美国的社区养老是“品质养老”的典范,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专业退休社区养老模式”来发展我国的社区养老,专职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家政服务、日托服务、康复服务等,以此来满足老年人对日常生活、康复保健以及社会参与等个人及社会方面的需求。通过这种养老方式,把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养老质量。
  5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5.1 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
  要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需要建立在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上,以及结合我国老龄工作实际,尤其是要结合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法律法规和政策。纵观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重点在农村农民,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政策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对农村老年人的重视和关心,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保障。
  5.2 不断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维护老年人的生活权益提供制度保障。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窄,据相关统计,其覆盖面还不到总劳动人口的20%,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还处于社会化和共济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的老年人绝大多数没有获得社会化养老的支持。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但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农村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切实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5.3 實施农村社区养老
  农村社区养老是指村委会或社区居民委员会通过一定方式的组织,以村庄或新农村社区为载体,充分利用政府、社区、家庭、个人等的资源,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便利,以及生活护理、医疗、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和其他老年护理服务,使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帮助和照顾。对于农村老年人的自治和互助也是十分有益的补充,可以使老年人体验到集体或社区组织的关怀和精神满足,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5.4 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指通过个人、集体和政府的集资,对那些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提供融资,并使得他们可以在达到退休年龄时领取养老金。这是一种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新型的农保制度首次实行了国家基本养老金和个人筹措养老金的相互结合;其次,在集资方法上,有机地结合了个人缴费、国家补贴以及当地补贴这三种方式。新型农村保险制度强调了国家对于农民的支持,明确了政府资金的投入力度,国家在这一方面还是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
  5.5 加强宣传工作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老龄工作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一起抓,各地要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进行老龄工作宣传,进一步加大对敬老、养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通过宣传努力提高全民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意识,营造出浓厚的敬老、养老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新风尚,大力表彰农村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在全社会中体现尊老、敬老者光荣,不敬老者耻辱。
  [参考文献]
  [1]曹雪梅.新型农村家庭养老方式的探究与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2(05).
  [2]陈芳,方长春.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与出路[J],人口与发展,2014 (01).
  [3]蔡笑腾;白海军.家庭养老秩序及我国农村养老策略构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 (02).
  [4]李长远.国外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典型经验及借鉴[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06).
  [作者简介]祁芹(1991-),女,江苏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村农业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2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