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致使村落公共空间不断萎缩,阻碍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进程,村落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基于此,综合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系统归纳了下屋村现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空间,涉及公共建筑空間、街巷空间、水系空间、节点空间。通过对其內容以及功能的解读,分析并解决空间存在问题,以确保下屋村的良性传承,同时为相关的村落空间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功能;保护
  1 村落公共空间
  古人云:“人之生也,不能无群”,加之乡村又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更为封闭单一,属于“熟人”社会,因而形成许多用于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村落空间不仅拥有独特的形态和文化肌理,还能满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同时给予村民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中国村落公共空间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诸多内容,但部分研究多基于单一学科,忽略村落空间是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其次,下屋村人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空间研究尚未进行。在面临社会发展与村落重构的双重压力之下,时间紧迫。对此,基于多学科视角,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查阅文献等方式收集空间数据资料,为系统的空间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村落公共空间分类复杂,有以空间形态划分,有以“新”“旧”划分,也有以开放程度和时间维度划分。但都包含2个层面:一是社区内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并进行思想交流的场所;二是社区中存在的制度化组织和制度化活动。考虑到公共空间是由建筑界面、虚体空间、自然空间和村民共同构成,结合村落现状将下屋村公共空间划分为公共建筑空间、街巷空间、水系空间以及节点空间4个部分。
  2 村落现状
  2.1村落概况
  江西宜丰县下屋村,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是革命烈士熊雄的故乡。村落地处宜丰县芳溪集镇最南端,是四县城(万载、上高、宜丰、铜鼓)交界地带,距离县城约12km,人口1600余人,以汉族为主,90%为熊姓族人。村域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
  2.2村落格局
  下屋村格局(图1)极具地方特色,外围群山环绕,地处河谷盆地,地势较四周低。村落坐北朝南,边缘有寨墙屏障环绕,以内水渠作为界限,有桥连接;村落内部呈喇叭状,由小港河和长塍河南北向贯穿,建筑以熊氏祠堂为核心分布其周边,主要集中在村落西侧,并有街巷连通其间。
  下屋村形态格局并非受园林意识指导而成,而是基于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演变而来,具有明显人类学特征。同时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反映了当地的气候、地形、民俗和信仰。
  3 下屋村公共空间解析
  下屋村历史悠久,人丁兴旺,拥有丰富的公共空间(表1),昔日盛传的童谣(表2)多有提及。所言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公共建筑空间:祠堂、书院、熊雄故居;街巷空间:奄子角石板路、陈坊圳;水系空间:苏陂渡槽,潘家圳,七家屋圳;节点空间:古井、古樟树、文昌阁、熊氏古墓。
  3.1公共建筑空间
  3.1.1熊氏祠堂。熊氏祠堂是下屋村宗族文化的象征,是当地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实物载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屋村在过去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祠堂(图2)位于村落中心,坐北朝南,清代光绪年间所建,分为凯南翁祠、士先翁祠、天禄翁祠3座建筑,祠堂内部3栋建筑相接,所以又名“熊氏三祠堂”。
  祠堂外部空间包括石板地以及半月塘。石板广场由石板铺筑,地块形似三角形,无任何建筑物,除集散人群外,可在农时作为晒场。半月塘的建置为祠堂修建提供所需土方量,节省建设成本;其次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调节周边小气候,还能作为防火蓄水池,成为生命财产的的防御线;还可以平衡夏季古井水位,附加生态调节和降解污染的作用;最后,作为风水塘又有照妖聚财的作用,迎合了村民财源滚滚的心愿。
  宗祠内部空间功能完善,结构和装饰皆有考究,兼具实用和美观,凸显村民深厚文化内涵。节日庆典之时祠堂作为村宴之地,遇村中大事,则是族人商讨之所。祠堂外部广场可用于庆典表演。现今熊氏祠堂依然是村民最重要的交流、集散、祭祀场所。
  3.1.2熊雄故居。熊雄故居(图3)又名栅篱屋,是一座清代砖木建筑。建筑结构有上下2层,为赣派悬山式建筑。熊雄故居正屋之后有一个坐北朝南的单层建筑,名为“培兰书室”,是熊家世代私塾。书院后方是一块大草坪,作为熊氏少年习武之地。书室的建置侧面反映熊氏家族注重文武兼修,不然也就难有后来的熊雄了。
  熊雄故居已经得到修整保护,并且于2003年被列为宜春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陈设布局还原了熊雄生活之时的状态,是村中游客必到之处。此外,它还是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而培兰书室现由家族后人居住。
  3.1.3书院。书院作为古时下屋村的文化教育机构,对于普及文化知识和社会意识的改变、风气扭转、道德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村落书院主要有4个,分别是七家书院、经正翁书院、半亩书院以及香林书院(尚未调研),当下仅存七家书院和香林书院。
  七家书院由主体建筑和2个池塘组成,书院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分上下2层,建筑两侧廊为教室和住宿,上厅用于教学;书院外有2个池塘,书屋后方的名七家塘,主要满足村民日常用水,其成因及功能和半月塘相似,兼具实用与风水。
  七家书院的功能虽早已被现代学校取代,但依然是村中的地标建筑,同时也是下屋村注重文化教育的见证。
  3.2街巷空间
  街巷作为最重要的空间元素和村落脉络,其布局往往都会遵循趋利避害、依山傍水的基本原则。下屋村的“井”字型分布格局也是如此。而且街巷空间尺度可以映射出街巷功能和村民的生活方式。下屋村街巷共分三级,最高级别主街巷空间是南北加大街巷,连接东西街巷,影响村落整体建筑布局,使其呈块状分布;次级街巷由主道路延伸而出,数十条之多,并与主街巷呈“十”字形交汇;最低级是村内各种小巷,满足村民外出交流用。现有2处街巷空间保存较好,奄子角石板路的古道和陈坊圳。   奄子角石板路是下屋村百年古道,由麻石板铺制,笔直宽敞,除连接房屋通道,满足交通功能外,还用于分割房屋界限划定村民所属地盘。陈坊圳(图4)是一处水网及古巷系统,它以水网为线,与古巷相依,两侧皆为特色古民居。
  3.3水系空間
  下屋村水系空间的营造布局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风水理论和审美情趣,同时又反作用于村落环境,形成独特风格特色。水作为乡村生活必不可少的媒介,吸引人群聚集及催生活动产生。下屋村水系之间相互贯通,兼具实用性与风水理念。
  3.3.1水网系统(水渠)。村落水渠常与次级道路并排分布,与建筑相连,此布局便于提供居民生活用水和处理生活废水以及防范火灾,创造了舒适稳定人居环境。村中水系连通,又可引活水自流维持良好水质,此外还可调节村落气候环境。
  以潘家圳和七家屋圳为例,潘家圳水质清澈,主要供应于生活用水,并有村规民约限制洗漱和饮用时间。此外,可于灌溉、消防、排水泄洪。七家屋圳因水渠环绕七家书院而得名,连通书院2个池塘,可满足村民日常用水。
  3.3.2苏陂渡槽。苏陂渡槽原是木制引水槽,现以改建为水泥浇筑的水槽。主要功能是引水灌溉,同时是水网系统形成的关键。
  下屋村水系统保存完好,功能性也得以传承。水渠与街巷所营造的公共空间依然是村民聚集交流之地,其余水系侧重于农田灌溉和淡水鱼养殖。
  3.4节点空间
  3.4.1古井。下屋村古井尚有3个,总体保存完好,分别是下屋井、易家井、奄子角井,其中下屋井是新修。古井作为村落的水利设施,是生活用水的获取地,也是村民聚集交往的空间。3口古井都分布在村中人口密集区,除饮用外兼消防功能,现今已逐步被自来水取代,空间的集散功能也随之消失。
  3.4.2古樟树。古樟树是一种特殊的植物资源,作为风水林,常常与周边的环境要素密切相关,见证了村落的兴衰,是村民精神支柱之一,陪伴村落至今。村中古樟树多分布于河流、湖畔以及宅基和庭院里,所以多为垫脚林和宅基林。古樟树共有100多棵,其中10棵已有上千年。古樟冠大荫浓,其林下空间正是村民喜爱的避暑纳凉之地,也是村民交流集散的重要场所。
  3.4.3文昌阁。文昌阁(图5)又名“三层塔”,位于下屋村外的长塍港畔,是一座楼阁式的密檐空心塔。该塔的意义在于镇水口,也就是风水学中“关锁”,被认为是村落风水的咽喉,象征财源,关系到全村乃至整个宗族的盛衰,以此避免财富“付之东流”,是古时环境意识的表现,出发点是希望村落能够繁荣昌盛。
  综合而言,下屋村公共空间种类丰富多样,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其中公共建筑空间影响最大,尤以熊氏祠堂最为热闹,也最受村民认同;其次是水系空间和街巷空间,虽有损毁,但整体保存完好;节点空间功能单一,但作为村落历史印记,依旧是不可忽略的存在。空间的功能性虽然有所减弱,但至今依然发挥着交流、聚集等功能(表3)。此外,村落公共空间作为村民的文化交流中心,同时承载着诸多历史人文信息,仍是村民精神的寄托之所,是下屋村未来规划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4 公共空间分析
  4.1基于社会人文视角
  4.1.1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下屋村现有村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农村基层组织条例》,包含12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对村民行为的约束管理,如森林禁止滥砍乱伐,土地使用遵循程序等,并未涉及空间保护控制政策,未有针对性保护。
  村落人口量大,管理复杂,相应法律法规必不可少,需要完善村落保护机制。明确管理主体——下屋村村委会,划分职责范围,引领村民自治组织保护村落空间。其次,在民意调查基础上同地方政府一同拟定法律条文,明确公共空间保护内容,并且在实践中逐步修订。此外,法律制定实施以及监督、维护,要引领村民参与,也是为村民提供就业保障。
  4.1.2村民对于空间认知不足。下屋村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巨大。但是村民保护意识淡薄,修葺与加建过程中没有统一规划标准。村民盲目追风缺乏专业指导,出现诸多不合理的更新与重建行为,加建、扩建后建筑风格与整村风格不相融,破坏了原有村落空间。
  村民行为虽然可由法律法规约束,但是思想层面尚需引导。对于需要改建的地方由村委会统筹发展合理规划改造,不失原有特色。对于村民思想引导,可从3方面人手:加强下屋村内的宣传,引导村民积极学习,利用横幅、标语、广播、微信等形式,宣传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的意义,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发动组织,成立专项小组,通过村民群众推选,形成下屋村自治管理组织;注重村民风貌的保护传承,增强村民归属感,维持原有的生活状态,以生活方式相袭;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定期学术讲座,传授传统村落相关理论,逐步转变村民思想并导正其行为。
  4.1.3公共空间修筑技艺难寻。下屋村历经700多年,仅装饰就涉及砖雕、木雕、石雕等工艺,修缮不易、工匠难寻,传统建造技术萎缩,更有部分技艺早已失传,昔日面貌恐难以重现。部分流传工艺受社会发展及习俗影响,最终效果不同于往。部分村落资源种类、数量、工艺、材料等信息数据缺乏,缺乏参考依据。
  公共空间的维护与修缮,始终坚持“保持原貌,修旧如IB"的原则。对于可寻得的修筑技艺,使用相同材质用料,以恢复原貌;对于失传技艺,可求助于专家工匠,在固有特色基础上进行补救,最大程度复原。难以恢复空间可相应改造,以恢复正常运转机能为首要。根据不同空间特性分等级修复,力求展示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内涵。
  4.1.4公共空间修护资金短缺。下屋村中包括传统建筑的维护与修缮,街巷空间的恢复与连通,还有水系空间的污染治理等问题,工程持续时间长、花销大,仅依靠村落自身难以维系。
  下屋村人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可谓难得机遇,依托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借助村落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制定相应的农业和旅游开发策略,发展专属产业链,带动村落经济收入。   4.2基于公共空间视角
  4.2.1公共空间关联性差。下屋村公共空间关联性差,整合度有待提高。其中公共建筑空间、街巷空间以及水系空间集中在核心建筑区,但是路线复杂混乱,节点空间多处于村落边缘,可达性差,使用率低。
  运用“居游互动”的营造模式,合理规划以及统整空间,简化核心建筑区与周边区域的连通线路,增设标识牌引导人群,也可设计村落专属APP,方便游客使用,以增强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和可达性。此外,还可借助空间句法调节空间选择度、空间弹性及空间可见度,优化使用者间的互动体验与频率,力求营造舒适易达的村落公共空间。
  4.2.2公共空间部分损毁。下屋村公共空间保护不到位,致使空间损毁,需要针对性保护修复。
  (1)公共建筑空间方面:下屋村公共建筑多为木质架构,年久失修,导致功能性减弱。针对传统建筑,保护上应严格控制新建建筑,拆除影响原有建筑空间的后增建筑和违章构筑物。其中公共建筑以保护修缮为主,破损的建筑做到修旧如旧,确保修缮的建筑风格色彩与原有建筑统一,控制整体建筑风貌;发展层面,要做到物尽其用,通过合理的改造使其发挥全新的功用,在传统建筑改建新用的同时,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古建筑荒废。借鉴如浙江省桐庐县的荻浦村牛棚猪舍的设计思路,相较于简单粗暴的拆毁,用另一种方式让其获得“新生”确实更具有意义。
  (2)街巷空间方面:下屋村街巷空间损坏严重,部分老化未及时修整,又因盲目开发使得传统街巷遭到破坏。街巷空间要重视空间结构,不可忽视营造街巷的立面空间效果,不可破坏街巷肌理,对已经破坏的街巷空间,先应明确其空间流线,保证原有的可达性和安全性。对于损坏的路面,尽量修整如初;私人民居要提前与房屋主人进行沟通,协商处理。对于已被覆盖的古道侧重外观的还原,确保街巷风格的统一。
  (3)水系空间方面:下屋村水系中水渠水质最差,部分水渠因杂物堵塞,加之生活用水、灌溉用水的直接排放,致使水质恶化,产生异味。其次,水网使用频率降低,不再作为饮用水。水系周边环境,植物种类及数量减少,空间效益、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降低。
  下屋村水系的治理(表4),侧重于生态恢复,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生理、生化过程,可以吸收、降解、钝化有机污染物,可以部分或完全修复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所以采取植物为主的生物防治措施。首要是物理措施清理堵塞水渠,增加流动性以增强净污能力,还要增设污水排污管道,避免污染。其次选用针对性水生植物。最后,在周边增加乔灌木,协同水生植物,以增强区域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4)历史要素节点方面:受历史环境要素影响的景观节点的空间界限范围模糊,所处位置偏远,功能单一、利用率低。要明确划定节点空间的范围界限,并增加景观说明标识,引导人群,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2.3公共空间功能缺失。村民生产方式以及生活观念发生转变,原有空间功能相对传统,如熊氏祠堂多用于集会、交流、村宴、红白事。现今村民生活丰富,如打麻将、广场舞、健身等,原有空间在功能和基础设施方面都无法满足,并且存在空间规划不合理的现象。
  为满足村民需求,建筑空间应完善基础设施,如空调、座椅等。街巷、水系空间应注重空间的绿化与美化,增加健身器械,增强公共空间的舒适度。此外,在建筑核心外增设新型公共空间,满足村民新型活动的需要,如电影、教育讲座、工作坊等。同时考虑到空间承载力有限,要根据村落发展状况,相应改变完善。而节点空间因距离村落较远,应用频率较低,可作为未来规划的内容。
  4.2.4公共空间吸引力不足。下屋村公共空间维护不到位,景观风貌受损,加之功能过于传统缺少新意,未能迎合村民喜好,因而空间的吸引力差。
  为此,可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村落文化的景观基因,将具有地域特色的习俗活动及农村制度化活动改造成又观赏性质的景观活动。其次,根据现有的村落特色和时代特征,实现传统要素和现代功能的有机结合,使本地文化活化,保持公共空间的活性,如挖掘历史人物、毛竹工艺等,延续村落历史文脉。
  综合分析,基于人文视角来说,要建立健全公共空间的法律法规,注重对于村民的思想引导,抓住发展机遇,增加村落的经济收入,保证空间传承的物质基础;基于公共空间的视角,不仅从宏观上掌握空间布局,优化交通路线,加强空间之间的关联性,还要在微观上根据不同空间的特点,有针对性修复优化。不能仅停留于空间的物质层面,还要理解公共空间背后的寓意。此外,将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贯穿始终,注重村落文化基因的活化传承,以增强空间的的吸引力,逐步完善空间功能。
  5 結语
  下屋村不仅选址巧妙,注重整体规划,而且兼顾风水理论,遵循“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理念。同时又考虑到借地势之利防止洪水的侵袭,方便引水灌溉,凸显先辈的智慧。村落传承700多年,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村落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值得后人去保护与探索。
  通过对下屋村公共空间的系统归纳与解读,发现空间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公共空间的良性传承,并推动下屋村的保护与发展进程,同时也可作为江西省乃至全国村落空间研究的资料补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3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