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紫砂壶“山中情”的诗情画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鹏

  摘  要  紫砂壶“山中情”的设计创作灵感是在游览宜兴的竹海,见到一望无际苍翠的竹林时产生的,竹林中的春笋破土而出时那种生机勃发的场景在壶上得到体现,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创作。
  关键词  山中情;春笋;生机勃发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 这是曾四次到过宜兴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著名的茶诗,诗中所描写的是早春時节,柳絮飞时,春笋初长,正是品茶的最佳时光,以阳羡雪芽,用惠山的天下第二泉里的泉水冲泡,对乐于茶道的文人们来说,这种机遇是非常难得的。苏东坡向往阳羡山水,把宜兴作为他的第二故乡,“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阳羡山水胜景却能激发人的诗情,也能触动人的创作灵感。
   紫砂壶“山中情”(见图1)的设计创作灵感是在游览宜兴的竹海,见到一望无际苍翠的竹林时产生的,竹林中的春笋破土而出时那种生机勃发场景在壶上得到体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创作。
   竹壶,明清两代制作者甚众,因为竹的风骨为壶家所推崇,以其形入壶,品茗时入手把玩,另有一种情趣。明代陈仲美的“束竹柴圆壶”,清代邵大亨的“八卦束竹壶”为竹壶的代表作。“山中情”是在临仿他们竹壶的基础上,别开新面设计创作的。壶身由六片竹片镶接而成,竹片的造型简洁,源于自然,而因制作的需要略作变化,竹节的分布位置错落。在大自然中,有无数的物象都表现出节奏和韵律的特点,如山峦的起伏、水面的波纹、竹子的竹节及花、叶的形态,都呈现着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在竹林中,没有两杆竹子的竹节生长是一样的,正是因他们之间的错落变化,在对比中就产生了节奏美。“山中情”竹片的竹节排列错落是对自然现象的提炼,把节奏美应用到艺术创作中。
   自然界中的竹片是直的,而组成壶体的竹片上中部鼓起,如波浪的波峰,下部的凹进有如波浪的波谷,底部则外展,增加了壶体下部的起伏变化,也使壶的放置更加稳妥,同时又有张力外放,增加视觉美感的设计考虑;壶嘴为三弯嘴,以三段竹节形塑成,下部隆起,可使壶嘴的出水爽利,竹节一长两短,取舍有度;把为环把上粗下细,把的屈曲充分展现了竹的韧性,体现竹的坚韧不拔的风骨;壶盖为平盖,盖的四周有六段竹节环绕,其竹节的筋纹凸起,与壶体的凹纹筋纹相呼应;钮塑以竹笋的形态,稍作弯曲,生动而不呆板,犹如竹笋生长时遇到石块的阻力而旁出,取其不屈不挠之意,也进一步体现了它的生命活力。
   艺术的创作从生活中来,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对我们的心灵引起触动,设计创作就有一个着眼点。陈仲美创作的“束竹紫圆壶”是他从竹柴的残缺美中找到美感,“山中情”是从竹林中那种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从竹笋的破土而出展现旺盛的生命力的情景中,找到了美的契合点。
   “山中情”集光货、花货、筋纹器于一身,它的设计创作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竹片上部隆起及下部凹进的部分,壶盖的平面部分要注意平而不凹,平整而不变形,视觉上要平而不薄,需要光货制作的那种圆润婉转、起伏变化、自然有度,表面光润而无滞涩;体现花货的功力则在于笋、竹节、竹枝的塑造要生动自然,要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写照传神;筋纹壶的功力体现在筋纹的自然流畅、凹凸有致、深浅自如。
   “山中情”从实用性、观赏性综合考虑的角度,对壶的各个部件的比例做了精确的设计。壶嘴形短而屈曲有度,环把则气势开张,其疏朗的空间感耐人寻味,壶的口部与壶的底部虽有大小的区别,但比例协调,在器型的稳固上可说是端庄稳重,屈曲的壶钮有静中寓动的空灵感。合理的又是优美的比例关系的获得,需要一双能调整比例关系的眼睛,这种眼力的培养要通过平时对作品的欣赏、分析和领悟不断地培养和炼就,不仅在设计图纸时,还要在制成实物后不断审视和判断,需要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使壶的基本形态的比例协调与和谐。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咏竹诗:“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诗中描写了竹的生长过程,刚刚长成的嫩竹根部还保留的包裹竹笋时的竹衣(箨)。而有的竹子已逐渐长大,比墙还高了。翠绿的荫凉使书房生色,竹荫下品酒,凉风习习,沁人心脾。雨后的竹林更加苍翠,微风吹来竹的清香,不要去砍伐它们,让它们的身影融入白天的云中,诗的意境是多么的美好。“山中情”对竹的生命过程也描述得细致入微,壶钮的竹笋指的是竹破土而出;壶嘴、壶把为竹的细枝,写出了竹幼年时的风姿;而组成壶体的竹片是成竹根部的造型,老而弥坚,展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的描述把竹的生长和人的成长联系起来,使人们把竹视为知音,把竹的品质永远记在心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2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