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下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花 陈洁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社会对各类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不断提升,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如何提高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美育重中之重的音乐素养教育,也逐渐成为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探讨内容之一。将竞赛理念融入音乐通识教育教学中不仅更新了以往固化的音乐教学理念,而且为教师教提供了新思路,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提供了新方式。本文以“以赛促教与学”为研究切入点,以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下技能大赛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基本情况,进一步阐述“以赛促教与学”模式的基本内容,深入剖析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并尝试从音乐素养课程安排、多元能力培养、教学方式革新、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等多个层面,提出以竞赛促进教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培养提供些许可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音乐素养;人才培养模式;“以赛促教与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2-0253-04
  【本文著录格式】李花,陈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下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通才教育中大学生音乐能力提升为例[J].北方音乐,2020,11(22):253-256.
  引言
  高校教改深入发展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就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养而言,相比于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变革,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融入了新的内涵,“以赛促教与学”的模式开始被纳入音乐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其对于高校来说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模式的运用必然会引出很多新的问题,与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包含的要素出现诸多不适表现,尤其是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课程安排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就需要高校全面、客观地看待此模式,充分结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对“以赛促教与学”模式进行调整,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此模式真正成为可利用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技能大赛在高校的发展情况
  在教学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各高校越来越注重革新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创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教学方式。技能大赛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越来越受到极大的重视。各大高校将技能大赛融入课程设置中,将其作为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全方面能力的重要抓手,在此方面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现阶段,专业技能大赛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校级、省级以及国家级,各高校积极为学生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突出专业特点,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确定合适的竞赛项目,最大限度给予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机会。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参与各大竞赛的过程中检验已学的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学生在不同级别的竞赛中崭露头角,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本专业的知名度,凸显本校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也越来越重视招聘人才的获奖情况,尤其是技能型奖项,学生获得此方面的奖项可以为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各大高校和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下,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兴趣度不断提升,虽然无法做到人人参与竞赛,但参与竞赛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学生参赛作品的转化率较低,有些作品仅仅停留在设计的理想层面,还无法真正得到实际应用,可见,参赛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模式的基本内容
  “以赛促教与学”模式已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得到有效应用,此模式将竞赛和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共同作用于教师“教”和学生“学”。此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明确技能大赛项目。技能大赛项目的确定要紧密结合专业进行设置,以专业人才培养技能为基本依据,在大赛中着重考察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严格依照行业技能标准进行组织,如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组织技能大赛,为技能大赛提供实际应用环境;其二,技能大赛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辅助方式,教师要紧密结合本专业的课程内容科学设计技能大赛项目,将“教学”“学习”“竞赛”三者有机整合起来,既要辅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让学生熟练运用专业技能。与此同时,还要将对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在竞赛中体现出来,使学生所习得的内容与实际生活需求相联系;其三,就竞赛成果而言,要将技能大赛的竞赛成果进行展示,对于入选的竞争作品给予奖励,可以采用校内展示或网络公示的方式,并给予创作者和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颁发证书的方式给予认可。
  三、基于技能大赛探析当前理工科高校大学生音乐能力的现状及凸出问题
  (一)音乐知识欠缺,配合能力较弱,音乐素养有待提升
  相比于其他学科,音乐学习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一首曲目都有自身的时代特点,音乐作品风格多样,而且不同的创作者对一部作品有着不同的情感。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不仅仅是学会吹拉弹唱,而是要能够深入音乐作品中,感受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感受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够对作品的表现内容加以准确分析,清楚作品的创作风格。与此同时,还要形成自己对创作作品的情感和态度,这样才能确保设计出的音乐作品具有灵魂和情感,但現阶段理工科大学生还未能具备十分丰富的音乐知识,而且配合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自己和团队的配合能力以及自身身体的协调能力不强,这都严重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面对舞台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心
  很多学生因缺少舞台经验,在上台后较为紧张,严重影响了音乐作品的演奏效果。音乐作品的演奏效果与演奏者的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的技能大赛训练中,可以看得出来学生还未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舞台表现,对于团队合作更是缺乏信心,以致于无法一直保持稳定的演奏情绪。例如,歌曲伴奏和演唱者之间衔接不够自然,两者未能达到完美统一,甚至出现错音的演奏现象。
  (三)知识面有待拓展,课程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以合唱技能竞赛项目为例,一个合唱团队的合唱指挥非常重要,既要具备视唱练耳、曲式分析等课程知识,也要具有音乐美学层面的综合性学科知识,这无疑提高了对学生综合专业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在此项目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对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精准,基本技能较为欠缺,知识面不够宽阔,未能将各专业课程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导致学习的内容较为孤立和分散。有些学生在训练中甚至表现出对乐曲不够了解、节拍转换不合理、肢体不协调等现象,而且演奏者和指挥者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出入。
  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下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提倡个性化教学,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理工科大学生个性鲜明,在专业学习中容易钻牛角尖,且工科专业教育与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学习性质上也有显著区别,理工科高校音乐通识教育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并能够有效处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培养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已有的音乐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专业指导,以音乐通识人才培养计划为基本指导,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参与竞赛的角色,并对戏剧编导、舞台演奏等方面加以指导和点评。教师应耐心、主动地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作品提供知识和技术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以此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科学设置通识音乐课程,注重知识与技能双向培养
  就理工科高校音乐通识课程而言,可将其课程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理论课,主要包括音乐理论知识、音乐鉴赏类课程,此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乐理知识,以及音乐作品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第二类为技能课,也可以将其称为实践性质的课程,主要包括声乐演奏、钢琴伴奏、合唱演奏等内容。除了培养学生自身演奏技能之外,还要格外关注培养团队协作演奏的能力,将自我学习和团队合作有机结合起来,更加考验学生的组织能力;第三类为综合性课程,此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如音乐史学、音乐心理学等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情感。
  (三)树立综合性培养理念,注重培养综合能力
  理工科高校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音乐专业基础知识层面,还要注重音乐演奏技能和艺术修养方面。理工科高校通识人才培养应树立综合性人才培养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声乐方面的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在教学中选择符合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音乐作品,不宜选择过难、过于复杂的鉴赏作品,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理工科高校应将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结合,不能将学生局限在象牙塔内组织教学,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十分狭窄,影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舞台心理素质
  面对学生应对舞台心理素质较弱的现象,理工科高校音乐通识教学应多增设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可以采用强化教育实践的方式。实践是学生锻炼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学生更好地参与技能大赛提供重要保障。理工科高校音乐通识教育教师应在课程中合理安排学生实践的时间,确保学生在参加实践之前,已经学习完成本專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发现自身学习存在的不足,并能够利用有效的时间及时加以完善,以此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升音乐修养的目的。如果学生在教学中已经具备充足的演奏经验,能够处理演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那么,学生在参加技能大赛时就不会出现怯场的现象,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过于紧张而影响演奏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演奏之前的准备练习,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调节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训练方法,以此不断增强学生面对舞台的心理素质,确保学生在演奏时保持稳定的良好状态。
  (五)完善音乐知识框架,拓展艺术视野
  学生所具备的音乐知识对于演奏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想创作并演奏出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就要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具有开阔的艺术视野。以钢琴演奏为例,学生不仅要掌握钢琴演奏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声乐谱、歌舞剧等,不断完善自身的音乐知识框架。对于伴奏者而言,除了上述需要掌握的内容之外,还要熟悉不同表现形式的基本特点,了解不同人声的表现力等,这每一项都考验着表演者的音乐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此类音乐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开拓艺术视野,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演奏能力,以此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积累中逐渐完善知识架构,拓展艺术视野,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六)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式
  为了提升音乐人才培养质量,除了完善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式之外,还要高度重视教学评价环节,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为音乐通识教学提供正确的方向,提高音乐教学成效,让学生真正得到知识、技能、素养层面的提升。音乐通识教育也应构建与音乐学科特点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使评价体系适应课程内容,而且要与教师教和学生学相适切。
  一方面,不断革新音乐通识课程的考试方式。以往的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固化,无法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呈现出来。因此,要改革课程内容,不仅要注重音乐知识层面的考核,而且要重点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音乐修养,重点考察学生在技能大赛中或课程作业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钢琴成绩为例,在钢琴演奏考试的基础上增加视唱或者声乐考试,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和点评,最后将两部分的成绩整合在一起,得出最终成绩。还可以多组织一些钢琴技能大赛,尽可能保证大赛形式多样化,既要兼顾对学生演奏技能的考察,也要涉及对演唱技能的考核。   另一方面,完善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运用,音乐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为学生组织见习活动,采取模拟教学的方式,将参与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此外,将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结合学生思想观念、知识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业务能力、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法等。这样既可以评价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程度,也能够对教师教学起到激励作用。
  五、结论
  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和调整,“以赛促教与学”模式已经为通才培养,尤其是具备良好音乐素养、音乐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指出了新方向,从注重音乐理论知识培养向加强技能素质培养转变,将竞赛融于音乐教学中既革新了音乐教学方式,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音乐修养。各理工科高校应充分运用此模式,结合音乐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不断完善音乐通识课程设置,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史一丰.“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业建设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01):152-155.
  [2]高莉.多元化音乐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20(06):197-198.
  [3]杨守刚.基于个性化人才培养音乐类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0):69-70.
  [4]王婧婧,贺高祥.基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的应用型高校会计学人才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2):151-152.
  [5]范婷婷,郭欣欣.“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河南农业,2020(15):31+34.
  [6]孙光宇.新课改背景下高校音乐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北方音乐,2020(10):102-104.
  [7]苏亮,张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创新人才培养探析——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50):22-26.
  [8]张忠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當代音乐,2020(07):46-47.
  [9]常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音乐天地,2020(08):41-44.
  [10]江水莲,伍荣生,唐进宝.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应用型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以三明学院“233”模式为中心[J].三明学院学报,2020,37(04):96-100.
  [11]李晓迪,邱冰.音乐类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戏剧之家,2020(24):194-195.
  作者简介:李花,上海理工大学音乐系副教授;陈洁,上海理工大学音乐系副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72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