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叙事学视域下高中文本阐释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程晟

摘 要:读者个性化阐释的主观性与文本本身的艺术性联合消解了高中语文考核评价的客观性与合法性,反映出来的本质是在作者权威被消解以后,教师和命题者被迫充当权威者的角色而被批判。面对现状,心理叙事学从文本特征和读者建构出发,结合叙述者这一特殊角色解释文本阐释的实质,从而调和了矛盾,并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与高中语文的具体文本阐释相结合。

关键词:心理叙事学 文本阐释 实证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文本、读者的主观性与考核、评价客观性的冲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与考试评价屡屡遭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有诸多语文名家积极努力,或在理论上颇有建树,或在实践上精彩纷呈。但其中有两处在大众传媒语境中呈现出的狂欢化形态的矛盾冲突值得深入探讨。

其一是被媒体解读为“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的反讽性叙事。早先时候语言学家王力、作家王蒙公开表示高考语文成绩并不理想,甚至不及格,而2009年《寂寞钱钟书》的作者周劼力只拿到了一分的成绩。2011年6月10日《中国周刊》总编辑助理林天宏在微博上称做完他本人创作的《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的题目之后只得了一半的分数,并调侃道“出题老师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2017年6月1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称作家巩高峰针对其短篇小说《一种美味》说出“标准答案没有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而掀起了网络热议。凡此种种,无论是在共时性上还是历时性上,针对学校阅读活动的误解无疑会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不自信。

与“高考阅读打败原作者”这类伪命题相关的就是第二处冲突所在:客观标准答案与文本主观阐释的矛盾。也就是关于文本阅读题“标准答案”的合法性之争。不可否认,文本的文学性特征本质上是主观性极强的存在形式,作家在写文章时表达的是不可名状的思想情感的外在显示,文字是情感的代表符号。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说明了文本极强的主观性特征。课堂教学中也在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一点确实无可辩驳。但是不是就因此意味着文本阐释不存在客观性规律?热闹的课堂文本阐释依然带来不了阅读题的高分,數学公式般的答题套路依然在课堂里大行其道。这类讲授与考试分裂式的语文教学反而降低了学生对语文课的信任度。

综合上述两处现象可以发现问题:作为读者的学生个性阐释的主观性与文本本身的艺术性联合消解了考核评价的客观性与合法性,文本误释就此发生,矛盾冲突由此产生。当前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与考试评价机制中确实存在需要改进之处。但是,是否上述两类冲突就意味着无法调和,进而动摇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的合法性?对此,笔者认为,心理叙事学就给出了非常合理化的论述以及可操作性的策略。

二、问题的分析:心理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阐释

心理叙事学是学界对加拿大学者鲍特鲁西和迪克森的认知叙事学代表作《心理叙事学:文学反应实证研究基础》(2003)的简称。也就是说心理叙事学是认知叙事学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在这个讲究叙事的时代,它以对读者心理的(即发生在“读者内部的”)关注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重新审视了叙事学的主要问题,使得经典叙事学摆脱了濒临“死亡”的境地,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并重新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a国内学者张万敏对心理叙事学所给出的见解是:心理叙事学指的是叙事处理的跨学科研究。它借用了认知心理学、话语处理、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工具以及方法,以关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对象,特别是通过对于文本特征及叙事结构所相应的读者认知过程以及心理表征的研究,对经典叙事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新的审视。b该理论体系中有三组概念对调和前述矛盾非常有用:文本特征与读者建构、叙述者与会话模式、文本操控与实证研究。

(一)文本特征与读者建构 2001年鲍特鲁西和迪克森提出:“文本特征”是文本中任何客观可靠、可以识别的特征,具体包括叙事学中的聚焦模式、同故事叙述和异故事叙述、叙述者的在场或缺席等。c也就是说,这个不依附于读者的、能够以一定的标准鉴别出来的、不受分析者和分析语境差异影响的、具有可塑性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客观性,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结合文学效果去反推与识别出来。就算有一千个读者,但是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只有“这一个”,你不可能把他阐释成为李尔王。也就是说确实存在一个应该得到公认的,具有客观、准确、稳定、相关、有迹可循等特点的客观存在。这也是对一部作品能够在历时和共时层面感染万千读者的本质因素的概括。依此命题考核评价的客观性与合法性就奠定了基础。

而“读者建构”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头脑里所发生的事件及其表征。它是内在的、主观的、异质的、有语境的,它随着读者、读者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当下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环境而变化。d很明显,他们认为读者的阅读过程是非常具有主观属性的过程,是因人而异的。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认为心理叙事学所理解的文本阐释是指主观的“有血有肉”的个体读者如何在客观的文本特征和线索的提示下对叙事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二)叙述者与会话模式 叙述者本是经典叙事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鲍特鲁西和迪克森却对此有了全新的突破:在虚构叙事作品中,叙述者是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读者不是通过历史作者、隐含作者、受述者、隐含读者来实现对文本阐释的,而是通过与文本中的叙述者进行会话交流的方式来阐释文本的。e也就是说,心理叙事学家眼中的叙述者是个体读者通过文本的阅读,从文本特征中推断建构起来的。这样的叙述者就带有个体读者的独特性,又具有“这一个”文本的固定性。它既在文本之中,又在“有血有肉”的读者心中,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心理叙事学所理解的文本阐释是指读者将叙述者视为会话伙伴而建构其心理表征以及两者之间会话模式的建立过程。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叙述者会话的过程,而不是与真实作者会话的过程。首先真实作者在创作“这一”作品时所发生的状态是不可复制与再现的。其次真实作者有时候也是受作品本身叙述者的控制而呈现出不由自主的状态,所以当事后的作者再次面对“这一”作品时他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万千普通读者之一,他所进行的文本阐释过程也是与文本叙述者进行会话的过程。那么,文本误释的发生在心理叙事学家看来就非常合理了。

结合上述认知叙事学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不管是文本作者本人做题丢分,还是质疑标准答案的合法性地位,反映出来的本质就是对权威的质疑:在作者权威被消解以后,教师和命题者被大众媒体赋予了繼续充当权威者的角色而加以批判。但是,他们忽略了叙述者这一特殊角色的存在,也忽视了文本阐释发生过程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认知叙事学确实很好地调解了前述之矛盾冲突。那么,心理叙事学家所给出的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又是什么呢?这就涉及第三组概念:文本操控与实证研究。

三、问题的解决:心理叙事学视域下的实证案例

“文本操控”是文学实证研究的一种,文学实证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它以文学社会学、话语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哲学为基础,用实验和技术手段对读者的文学反应进行测量和研究。具体到心理叙事学理论指的就是实验者将某一文本作为实验文本,并对其进行系统修改,以使得其中所呈现的文本特征有隐有显、表现程度各不相同,以此获得与原始文本不同的,但对于研究所关注的文本特征的效果是很理想的各种版本。f这就需要执教者在面对特定文本时需要先准确把握住文本特征,进而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文本的调控,然后通过学生的阅读与相应的数据收集来验证效果。

申丹教授提到英国学者保罗·辛普森于1992年在英国《语言与文学》杂志上发表了《讲授文体学:海明威一短篇故事的句间衔接和叙事结构之分析》一文,就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海明威特有的文体风格。g那就是把海明威的一个短篇故事按照句子拆散让学生自行组合,然后与海明威的原著进行比对,进而发现海明威特有的语体风格。比如“院子里有一摊摊的水。院子的路面上有湿漉漉的死了的叶子。下了大雨”,这一颠倒因果的句群就被学生改成了正常的因果顺序。很明显海明威的原话突出了死亡的意象,因为减弱因果关系而变得富有象征意义,而正常的因果顺序的描写则突出了雨水的地位,悲剧效果自然弱化了。

笔者也曾经把唐代李涉的诗《题鹤林寺僧舍》一诗拆散,让学生自行按照诗歌的文体特征进行组合并围绕情感的变化阐释原因。李涉原诗是:“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全诗心情先抑后扬,由烦闷低迷到闲情逸致。但宋代莫子山一字不改,只简单调整了顺序就原意大变。学生从中悟得诗歌结构的改变会引起诗意的改变,诗歌起承转合的客观结构能够影响感情的主观表达。

综上所述,文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能力要求。心理叙事学将叙事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以其特有的方式对语文教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a 申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理论的新发展》,《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第50页。

bcdef 张万敏:《认知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3页,第99页,第106页,第136页,第187页。

g 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57页。

作 者: 程晟,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9912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