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民族文化治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聂丹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地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主要依托于文化旅游产业的推动,与此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影响着地方民族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贵州省作为全国著名的多民族共居的省份,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省内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此外,贵州省少数民族种类众多,分布在省内各个区域,多彩的民族文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行和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概括贵州省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及治理趋势,从而进一步推动贵州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02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国家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儿女强大民族力量的根源,无论何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都是国家富强的关键所在。贵州省是全国著名的多民族共居省份,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的今天,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可观的工资收入对于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省的年轻劳动力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少数民族地区年轻劳动力流失,不仅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尤其是在消费主力逐渐年轻化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对民族文化创新及魅力提升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阻碍。在少数民族众多的贵州省,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构建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民族共同繁荣为原则的地方民族文化发展体系,夯实地方民族文化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及群众基础,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挖掘出优秀且深入人心的地方民族文化,让少数民族地区从贫困落后的代表转变为文化底蕴深厚、散发吸引力的世外桃源。

1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加强对乡村各方面事业的建设,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建设。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贵州省将100余万少数民族群众从大山迁入城镇社区,构建民族共居、共学、共乐、共事、共管的新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等手段,大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通过建立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外来游客,构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不能只依靠传统农业的支撑,独特且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的发展动能,能够将产业创新、辅助就业、发展经济充分融合,以地方民族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与实施[1]。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民族文化发展重要的推动器,地方民族文化同样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发展动能,二者相互促进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2 贵州省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

2.1 民族地区共管共治机制的不断完善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贵州省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从文化建设工程项目等方面逐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民族地区建立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民族文化展示场所等,通过基层干部的宣传等日常工作普及贯彻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构建少数民族群众、基层干部与组织共管共治的科学机制,共同推动地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对少数民族出版物、网站等传播媒体的扶持,将少数民族的文字、文艺及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传播开来,提高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质量并做好翻译工作,培养专业的民族演艺人员,以高质量的歌舞团、歌剧院为载体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文化。

2.2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如苗族有以银饰为主的传统服饰、彝族每年八月会举办盛大的火把节、侗族有动听的侗族大歌等等,这些都是多彩贵州、多彩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少数民族手工艺种类众多且各有所长,苗族的蜡染技艺、刺绣手工艺品、银饰工艺品加工以及侗族琵琶、牛腿琴制作等传统技艺得到了传承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产业。民族工艺大师等荣誉让更多少数民族参与到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中来,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理念进行创新,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独特的民族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近年来贵州省推出的一系列民族文旅演艺产品不仅以更直观便捷的形式展现出了省内各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更唤起了人们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地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重视[2],从而有机会从民族文化传承及创新的视角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及文化价值等。

2.3 民族文化旅游產业发展

随着贵州省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前碎片化的旅游景点被逐渐串联起来,对贵州省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铁大大缩短了旅游景点之间的距离,旅游大巴将游客从城市载到乡村,少数民族的文化圈不再被崎岖的地理环境隔离,更多游客能够近距离欣赏到与车水马龙的城市景观完全不同的少数民族地理风光,能够与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们进行沟通,能够真正融入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中,感受多彩且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此同时,在科技的驱动下,少数民族地区同样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逐步完善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不断提升地方民族文化旅游的规模化、精品化、数字化水平和影响力,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辐射化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3 贵州省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

3.1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发展的融合

随着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态环境,良好的空气质量、迷人的高山大川以及多样的生态物种等吸引着游客向大山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而去。但随之而来的是旅游垃圾的堆积、景观改造带来的破坏以及生活污水的超标排放等问题。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逐利意识较强及生态文明意识淡薄[3],为推动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盲目规划改造景点,在各景点周围不规范售卖物品,肆意排放生活污水及垃圾,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大大降低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与本地居民的形象塑造,更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3.2 民族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冲突

不同少数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服饰及生活习惯等,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对于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并没有清晰且明确的认识,要么对自身的民族文化缺乏自信,要么是凭借有限的知识储备盲目自信,这对于地方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地方民族文化体系可以分为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语言、传统节庆、民族技艺、民间信仰、文化及旅游产业几个方面,由于缺乏严格的体系界定、明晰的民族文化知识及科学的民族文化自信,丰富的群体性文化资源并没有转化为受到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的文化产权[4],进而导致民族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关注和保护缺乏科学合理性,民族技艺杂乱且故步自封,难以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与发展,民族文化自信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3 传播媒体创新与民族文化发展的矛盾

在地方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今天,网络将大山中的民俗风情、鸟语花香、动人的音乐和故事等文艺作品飞速传播到世界各地,青岩古镇的历史文化气息、黄果树瀑布的壮观奇景、龙宫溶洞的多彩奇石、百里杜鹃的天然花海、梵净山的佛教文化、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盛典以及肇兴侗寨的千年古镇等无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但与此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媒体也并没有发挥有效的传播作用。再加之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受众逐渐减少,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传播信息繁杂,网站、手机客户端创新及维护成本要求较高,导致目前缺乏一个系统、专业、深入且全面的传播媒介对民族文化发展进行对外传播与推广[5]。

4 贵州省民族文化发展的治理趋势

4.1 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培养高质量民族文化的基础。因此,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民族文化发展的优先位置,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权责意识,在加大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以政府为主、以民间组织为辅的监督奖惩机制,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健全完善污水、垃圾等回收处理的专业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少数民族地区的景观设置及基础设施维护,避免出现拆建重复、破坏生态、影响美观等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景点及基础设施的建造及维护做到全面布局、审美合理,并且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实现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4.2 党建引领与民族自治的共同推动

在碎片化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居民参差不齐的文化素质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常常使丰富的群体性文化资源难以转化为得到有效保护及开发的文化产权。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必须构建全面、系统的民族文化体系,在民族建筑方面,充分考虑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将民族文化特色与现代技术充分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西式建筑而导致建筑风格混乱;在民族服饰方面,提升传统服饰与日常服饰的设计融合度,进一步改善民族服饰的质量,打造民族服饰的品牌效应;在民族语言方面,将引进语言文字方面的人才与积极学习语言知识相结合,将口语化且复杂的民族语言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科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在传统节庆方面,科学规划节日庆典的布置、宣传等流程,打造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庆典;在民族技艺方面,通过专业化、体系化的民间组织进行自治式管理,在传承的基础上将民族技艺向统筹化、精品化、创新化方向发展;在民间信仰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以集体的安全和利益为前提,充分发挥地方民族特色,倡导民众健康生活、与人为善;在文化及旅游产业方面,将党建引领同民族自治相结合,积极贯彻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政策措施,推动民间自治组织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积极发挥民间自治组织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4.3 文化传承与审美创新的共同进步

当下的民族文化发展主要依托于地方独特美丽的生态环境,在文化传承与审美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体系化且受到保护的文化产权,从而进一步对其进行有效开发。此外,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应结合时代的发展对其进行审美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创新,而审美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创新源于文化传承者在文学、艺术、生活经验及创作灵感等方面的积累,这要比文化传承更加艰难,需要文化传承者保持耐心、恒心以及信心。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够传承与传播传统民族文化,更能够将民族文化所包含的先辈们辛苦劳作、积极创造的心血和精神延续下来,进而在历史长河中塑造属于地方少数民族真正意义上的、非商业性质的民族文化。这不仅要求地方少数民族自身付诸努力,还需要构建一个系统、专业、深入且全面的传播媒介,在对民族文化进行记录与传播的同时,吸引更多元的文化与价值观参与到民族文化的创新中来,实现文化的交流、创新与融合,最终形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且纯粹的地方民族文化。

5 结语

民族文化的抽象性使得宝贵的地方精神文明财富在很多时候成为一种获取商业利益的噱头,在贵州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今天,文化旅游收入的增长并不能成为民族文化得到发展的有力证据。我们不能忽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弊端,不能忽视千篇一律的景区纪念品和毫无新意的景区食宿,亦不能故步自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唯一渠道。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但乡村振兴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各少数民族在黨的引领和政府的扶持下将优越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地方民族文化体系化、具体化,将地方民族文化所承载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勤恳劳作的本性、热情好客的风俗、独一无二的文化认同感体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这不仅能够吸引外来游客,更重要的是能形成地方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吸引与挽留有创新意识和活力的年轻劳动力。与此同时,积极发挥地方少数民族的公共精神,建立专业性的民间自治组织,将地方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地方民族文化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芳,董蕾.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04):46-52.

[2] 鲍扬.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文旅演艺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10):127-133.

[3] 周梦,卢小丽,李星明,等.乡村振兴视域下旅游驱动民族地区文化空间重构:一个四维分析框架[J/OL].农业经济问题,https://doi.org/10.13246/j.cnki.iae.20210726.001,

2021-07-27.

[4] 刘芝凤.地方治理中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新经济发展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28-36.

[5] 杜侠.浅谈贵州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2):141-148.

作者简介:聂丹(1994—),女,贵州六盘水人,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1703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