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地域文化认同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年玲

摘要: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环境中人口居住和活动并产生联系的物质场所,是社区中地域文化承载与传播的载体之一。本文基于目前的社区公共空间改造形式,分析其中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及发展策略,从理论层面、具体实施手段等方面,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设计思路作进一步探究,提出当今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认同改造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想法。

关键词:微更新;社区公共空间;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03

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居民城市意识及对城市基础功能需求升级主导意识的增强,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需要积极扩展研究对象,把握人的行为习惯,重视实践导向,更好地将地域文化置入社区物质空间,延续居民的行为习惯,使微更新能够建立一种生活模式。在现行的物质空间微更新改造中,循序渐进的改造方式和微小程度的改造成为微更新的主流趋势,以往对建筑进行大规模拆除的做法不再符合其原则[1]。

1 地域文化发展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趋势

社区微更新的相关改造策略与城市更新策略的应用方法理论上是相通的,如“城市针灸”、“城市触媒”、渐进式更新等。地域文化作为城市社区存量资源的必要因素,承载了部分历史记忆,延伸和展现了城市的魅力与发展潜力。微更新将文化认同的理念作为出发点,更加注重对人的考虑,是一种柔软而有力量的以小尺度构建模式为手法的更新方式。

1.1 地域文化在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发展过程

地域文化在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建设中存在的必要主要有两点。第一,“轻”是依托设计手段构建社区的物质空间环境。早期社区更新都是在城市更新大拆大建的模式中循环,在具体实施改造时无法全面考虑美观等其他需求,空间布局、文化表现媒介趋同性强,缺乏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建设需求和认同心理普遍增强,未来社区更新手段相比之前有所不同,实施方式和规模也会趋向于精准定位和实际需要可持续性发展方向。第二,“重”则是利用和挖潜社区自身内部文化资源,从居民需求、生活轨迹、时间空间等多维度发挥社区公共空间的最大价值。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让社区的历史文化底蕴被大面积覆盖,导致城市中微小区域无法找准自身的文化定位,无法通过吸引合适的软产业与现代商业带动一个片区的发展。社区公共空间供给模式应导向分级配置,与人的活动相匹配,相互制约复合的布局,以及促进空间的多元共享利用[2]。要让地域文化发展为串联社区各个功能模块的基础,推动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发展,成为焕发整体社区活力的软核心和着力点。

1.2 地域文化在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影响因素

1.2.1 区域范围

既有的社区实际范围对具体更新改造目标有直接影响。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改造手法要求程度上的“轻微”,改造初衷应是不对社区肌理与社区风貌进行大范围变动,而是保持常住居民的日常生活节奏不被改变,从不同社区之间原有住宅建筑、设施的新旧、社区所在区域的城市建筑风格、居住模式等多方面考虑,以地域文化为核心,获得居民认同与支持,采用小规模和渐进式的思路进行改造。由于现有社区空间更新项目涉及的问题种类和数量很多,因此很难平衡各方利益。在整个更新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中予以解决[3]。

1.2.2 空间形式

地域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社区空间,建筑密度以及人员密度相较于现代社区更高,由此衍生出的需求更多元化,整体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各方利益也相对复杂。在早期建成的社区中,建筑内部空间规划原则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单元式、走廊式、大厅式[4]。单元式以垂直的交通空间连接各居住空间,根据流线范围较小、交流效率高的特点,将其改造成单元模式的微型开放式文化宣传公共空间。缺点是受到居住建筑的结构影响大,只能以小空间为主。走廊式以一条长走廊连接各居住使用空间,特点是人流量较大,使用频率高,可在其中设置节点,让居民停留、聊天,成为一个根据行为而形成的文化活動交流场所。缺点则是活动形式承载和功能单一、私密性较弱。大厅式指的是四周建筑围绕中间大厅或是单元楼一楼完全供居民活动使用的大厅,这种类型的空间对于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来说非常理想,特点是其受到的结构影响比较小、功能分配灵活、空间充足,是一个天然的文化交流场所。虽然更新的基础条件良好,但也要根据整体空间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1.2.3 社区周边环境

地域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社区,建成时间久远,设计理念不成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在随着时间而改变,导致社区缺乏部分基础生活设施。物质空间完整的社区,内部居民的社群基础良好,相互之间存在信任感,这也是区域文化可以有效融入社区的重要原因。传统社区普遍具有多样、庞杂的邻里关系,日常物质文化生活占比较大、用时较长、需求较大,社区公共空间具有真实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5]。采用地域文化提取的元素进行社区公共空间功能的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和文化认同,促进正向发展。

2 地域文化认同策略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

2.1 建立共治机制,激发社区居民认同感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与城市肌理都深受当地历史与时代的影响,城市中社区公共空间的脉络布局与多样化的人文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在微更新的过程中,社区规划专员参与微更新和居民参与更新的角色定位,协调和保障了社区改造的高水准完成。在微更新实施过程中,常住民的行为习惯应与空间设计产生多方面的呼应,以增强居民的认同心理。这不仅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拓展了社区内的地域文化,也保障了社区改造时对居民生活原真性的保留。建立开放的多方合作交流平台,将有助于实现基于居民需求的文化认同社区的微更新,促进社区和居民的共同建设和共同治理[6]。

2.2 了解物质空间形态,因地制宜

城市中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社区空间和社群对同一地域文化存在自主性理解。相较于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微更新,传统或历史不再是文化的单一体现,普通社区常住民在社区空间环境中的生活习惯与行为规范,随着时间的积累转化为具有真实性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是文化的又一体现。合理的布局調整,因地制宜,尝试将混合功能的社区空间改造成社区内部与外部城市之间的链接,降低互相干扰的程度。在社区微更新改造时,对尺度和细节的把握应当更加灵敏,应充分提升空间利用率,以达到最佳的规划布局效果,提高居民的社区公共空间参与程度对推动日常生活流线中人际关系的建立非常有效。

以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669弄“睦邻微空间”为例,原社区门卫处附近有一处宽1.1米左右的小型建筑空间,原有功能是公共电话厅与小卖部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逐渐被取代。在微更新改造时,不仅要对改造目标的物质空间进行深入了解,还需要对居民进行走访,分析和总结其需求,按需改造。改造后的公共电话厅成了居民日常分享生活、相互交换旧物与书籍的重要社区文化交流空间。

2.3 置入现代化功能,恢复活力

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不仅需要从宏观角度对区域文化置入的功能定位、发展前景等进行全局的考虑,还要被纳入社区建设和城市发展时间轴中考虑,兼顾城市的发展,保留城市记忆,发挥历史价值。拆除社区中旧建筑物上的构筑物,扩大流线区域绿植的范围,适当打造一些网红打卡点或文创精品店等,这些物质空间都能满足“微”更新需求,为后续的发展和社区地域文化恢复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海市贵州路109号为例,改造地址在社区外围的一排商品房中,原有功能是商业餐饮空间,上下三层,总面积为144平方米。参与微更新的设计者将其转型为置入了现代功能的社区共享空间,将整个公共空间的立面外观改造成白色,与周边环境相比较为突出,容易吸引目光,功能上成了一个多维度的文化交流场所和展示社区文化生活的空间。

空间的内部作为承载新兴文化活动的功能场所,可流动性地更新展览、沙龙、市民活动等,吸引更多的人群,激发街区未来发展的潜力。

3 基于地域文化认同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设计需求

从物质空间的建设或布局流线上来看,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实质上还缺少一个连接要素,因此无法有效激活空间以及进行功能协作。无论是对更新项目进行空间观察、调研测绘,还是挖潜文化元素、分析空间问题等,设计者与社区居民都必须协同深化、多元互助、维护管理,真正缩小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思路与实施之间的差距。

3.1 文化与功能并存的现实需求

基于地域文化认同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手段将交通流线、公共空间、居住、基础设施等基本功能作为目标之一,而有机延续社区物质空间肌理与提升社区中因时代发展而无法被满足的生活品质则是另一个目标。微更新不应局限于单体空间改造,更应该注重与城市更新中各种要素的呼应。部分历史文化丰富的社区中人口逐渐趋于老龄化,整体的物质环境与周边城市适应性不高,基础功能单一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满足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形态、出行环境和社区中老旧公共服务形态的需求,也是基于地域文化认同的微更新改造的重要建议[7]。

3.2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需求

老城区中的社区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因素,多由串联点式建筑和节点组合而成,居住建筑之间的距离较近,中间道路则形成了社区固定的人流模式,节点空间与活动广场供人停留。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和环境的改善,能积极宣传地域文化美学元素吸引外来人口,在地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社区进行微更新,促进整个社区周边小型商业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区居民归属感和满足感的获得[3]。社区公共空间应是微更新打造的重点,具体设计方向与实施方式都应该在考虑到文化的同时照顾到使用者的心理,利用局部微小细节的改造和居民生活基础功能的置换,确保社区人文特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3 局部与整体相互平衡发展的微更新设计原则

微更新应该在重视社区脉络、着重保护人文风貌特色、聚焦局部而不忽视整体的同时,遵循设计的整体性原则。社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构成要素非常复杂和丰富,各种物质环境、行为方式、文化观念等都是相互平衡发展的,在微更新改造中应坚持多元性原则,维护各种有价值的文化,以促进社区生态系统稳定发展。规避大规模的改造建设也是需要遵守的原则之一。西班牙的建筑师拉莫莱斯提出中国式“针灸”的城市更新理论,通过对目标群体进行小规模的精准介入,针对关键点位,以点带面,达到催化激活作用[8]。将社区公共空间作为改造目标进行分析,以地域文化为关键点,两者结合能加速激活整体社区空间活力,激发人居环境活力。

4 结语

地域文化是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重要出发点和社区平衡正向发展的基础因素之一,承载着历史人文发展,文化的区域发展和时代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可复制性。微更新的策略与思路并不是静态、片面发展的。目前,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已有不少实践,但关于文化认同的微更新理论研究还有所缺乏。本文通过查阅文本资料、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举例分析等方法分析文化认同在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挖掘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作用,激发社区环境的活力。

社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仍需从微观角度出发,以人文文化、社区整体脉络为基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社区公共空间的区域人文视为城市文化承载的一部分,并融入城市发展脉络,只有这样,微更新才能更好地承载和保存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记忆,并充分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 宫芮.“微更新”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2] 郭玖玖.社区视角下的城市微改造创新与实践——以上海普陀区万里街道社区规划改造为例[J].中外建筑,2017(08):124-127.

[3] 鲁显涛.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优化研究[J].福建建筑,2020(11):28,26.

[4] 周佳玥.基于既有旧住区的适老性更新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7:60-61.

[5] 侯晓蕾.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J].风景园林,2019,26(06):8-12.

[6] 韩晓鹏,宁启蒙,汤慧.基于微更新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青岛裕德里里院街区为例[J].安徽建筑,2019,26(10):4-8.

[7] 陈雪伟.社区“双修”——从局部改造到整体更新——基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1):15-16.

[8] 黄心怡.上海里弄创客社区微改造设计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20.

作者简介:年玲(1996—),女,安徽淮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1703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