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 构建灵动英语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瑛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应该代代相传,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常出现“失语”现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基本停滞。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英语课堂,英语教师应该立足课堂,抓住契机,挖掘文化内涵,让W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创设情境,构建灵动课堂,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比教学,汲取文化精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利用校本课程,丰富社团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关键词:英语课堂;中华传统文化;厚植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9-01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9.070
   新时期初中英语的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是内化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价值观念,对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深远影响。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不会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文化的传承也需要语言的交流做支撑。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上总是会被无形地淡化、忽略,导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处于一个“文化逆差”的境地。长此以往,学生无法用第二种语言表达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无法理解其内涵及核心,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该靠谁去传承和发扬呢?文化建设的基础建设必须从教育抓起,从学生抓起。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之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道德观念等,对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及家国情怀有着深远的影响,对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更新理念,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厚植传统文化意识,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抓住契机,挖掘文化内涵,让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阶段,应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但是,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英语教学设计是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难免会忽略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用英语正确表述传统文化元素。虽然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他们对于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比较迷茫,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策略方面的指导,大部分教师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语法、语篇的教学方式。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贯穿于各个学校,融合于各个学科,教师既要更新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中的显性素材和隐形素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神话故事、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历史遗迹、文艺作品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又要抓住契机,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适时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自然流畅的过程,不能强行引入,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善于抓住契机,寻找切入点,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文主题结合起来,这样才不至于让课堂拓展受到自身修养的束缚,如此一来便能丰富课堂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创设情境,构建灵动课堂,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情境教学法是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策略。教师应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逐渐掌握英语知识点。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出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灵活地加工处理教材,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创设符合学生学情及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改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课堂上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一个乐学的氛围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今的大数据、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有利于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师既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网络、自媒体等渠道,带领学生领略中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如课前演讲、实物展示,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情景表演、故事会、课本剧等,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感知和体验语言文化的魅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英语课堂灵动起来,又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英文版的中国名著,用英语写读后感。教师可以整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名言名句张贴在教室内,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浓厚而神秘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力支撑,中国古人的创造力、中国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国人自古至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精神、外国产品中屡见不鲜的“made in China”字样,都能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对传统文化美的鉴赏能力,并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对比教学,汲取文化精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思考,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及爱国主义精神,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526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