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3-吲哚乙酸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增效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戚琳 宋修超 沈新 陈雅静 张瑞敏 关莹

  摘要:为探究植物在外源3-吲哚乙酸(IAA)作用下对重金属[铜(Cu)、铅(Pb)、锌(Zn)、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江苏省某重金属复合污染区土壤为对象,通过盆栽种植紫花苜蓿和黑麦草2种先锋植物,研究3-吲哚乙酸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IAA可促进植物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比不添加IAA的处理显著高;相比于对照,各处理土壤重金属含量降低,其中IAA处理下黑麦草土壤Cu、Zn、Cd含量最低,IAA处理下紫花苜蓿土壤Pb含量最低;IAA作用下土壤重金属去除率和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提高,2种植物对4种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BCF)提高,但紫花苜蓿中Pb和Zn转运系数(TF)降低,黑麦草中Cu和Zn的TF不受IAA影响。综合分析,植物激素IAA可促进植物生长,对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增效作用。
  关键词:3-吲哚乙酸;植物修复;重金属;去除率;富集系数;转运系数
  中图分类号: X5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2)04-0193-05
  收稿日期:2021-05-14
  基金项目: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编号:18SSW-ZR-Y-17);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编号:202014000008Y);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HX2017005)。
  作者介:戚 琳(1987―),女,山西临汾人,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学及土壤修复相关研究。E-mail:qlkatrina@163.com。
  通信作者:宋修超,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肥料化与基质化利用相关研究。E-mail:xiuchao103@163.com。
  土壤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同时是各种污染物的最终归宿[1]。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导致其治理难度大、耗时长、恢复代价大[2]。作为典型的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毒性强,进入土壤后难降解,能与土壤有机质或矿物质相结合并长期留存于土壤中,最终在土壤中不断积累[3],同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及人类健康,引发生态风险[4-5]。
  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是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理化或生物过程来吸收、转化、降解、挥发或固定土壤污染物的一种原位生物修复技术[6-7]。相较于传统理化修复方法,植物修复成本低,对环境破坏小、扰动少[8]。然而,大多数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适生范围窄、根系浅、生长慢,无法达到快速处理复合污染土壤的目的[9]。因此,植物修复的关键在于促进植物体根部生物量的增加,保证植物在污染土壤中定植并发挥作用。
  植物激素3-吲哚乙酸(IAA)是植物体内合成的、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有机物质,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分裂和分化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叶片生物量的增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有着重要影响[10-11]。IAA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已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12],但应用于强化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江苏省典型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筛选先锋植物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利用盆栽试验,将IAA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领域,结合3-吲哚乙酸与植物产生的协同效应,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引入植物激素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种子购自河北景天种业有限公司;吲哚乙酸购于杭州茉钡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试土壤取自苏北地区某重金属复合污染区,土壤pH值6.5,有机质含量17.3 g/kg,铜(Cu)含量73.4 mg/kg,铅(Pb)含量105 mg/kg,锌(Zn)含量298.6 mg/kg,镉(Cd)含量1.1 mg/kg。使用前风干、磨细并过20目筛,称取5 kg土壤于塑料盆钵中待用。取饱满的种子用10%H2O2消毒,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均匀铺在培养皿上并覆盖湿润纱布,置于28 ℃培养箱。3~4 d后挑选长势健壮一致的幼苗转移至盆钵,移栽10株/盆,土壤水分含量调节至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IAA用乙醇溶解,加蒸馏水配制成10 mg/L溶液备用。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2020年9―10月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屋顶花园进行,共设置5个处理:既不种植物也不添加IAA(CK)、种植紫花苜蓿(P1)、种植紫花苜蓿并添加IAA(P1+I)、种植黑麦草(P2)、种植黑麦草并添加IAA(P2+I),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周期60 d。添加IAA的处理分别于试验10、30、50 d灌根施用,以防止IAA光解。试验结束采集土壤和植物样品:以土钻随机采8个点/盆,混合均匀装入干净的自封袋中;随机选取5棵/盆整株植株,作为1个植株样品放入信封保存。
  1.3 分析方法
  1.3.1 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株高及生物量测定
  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植株用蒸馏水充分洗净,测定其株高及根长;植株于105 ℃杀青30 min,80 ℃烘至恒质量,植株地上部及地下部分别称质量。
  1.3.2 土壤及植物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植株样品用粉碎机磨碎过80目尼龙筛,土壤样品自然风干,研磨过100目尼龙筛,用HNO3-HClO4消解植物样,HCl-HNO3-HClO4消解土样[13],通过7500A 型Aligent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植物和土壤中的Cu、Zn、Cd、Pb含量。
  1.3.3 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561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