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海云

  摘要:“撮泰吉”于2006年凭借本身具备的独特文化价值成功进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的古傩戏“撮泰吉”由于地处生态原始、气候高寒的芦虹山区,因此迄今为止还保留着较为浓厚的原始艺术本色和神秘的展演方式。随着近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和冲击,“撮泰吉”的传承表现出了一定的脆弱性、艰难性以及紧迫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农作物与这个古老的民族以及这个“人类的祖宗戏”有深不可解的历史联系。文章从物质角度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途径,为“撮泰吉”的传承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荞麦;传承和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03
  古老彝族傩戏“撮泰吉”的发源地处于百草坪山麓,芦虹高原之巅的威宁县板底乡,是乌蒙山区的核心地带。神秘的古傩戏“撮泰吉”展演了彝族传承千年的耕作文明和祭祀文化。“撮泰吉”在形态上具有综合性、史诗性、巫仪性、口语化等四大特征[1]。在“撮泰吉”发源地板底乡倮嘎院子的“彝乡荞海”里,彝家小伙坐在坡坎上弹着传承了千百年的古月琴,唱着婉转动听而又神秘的歌谣,穿在他们身上的青蓝色长衣与系着的米白色腰带仿佛与这里的荞麦花融为一体。三五个姑娘也成群结队地在荞麦花开的地头跳起荞麦舞,粉色的荞麦花和勤劳淳朴的彝家儿女在晚霞的照映下熠熠生辉。在他们的记忆里,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开始就种植荞麦,而且从未间断,如果问他们,他们也不知道是先有的彝人还是先有的荞麦。但据史可考,荞麦确实是种植在这片海拔高达2 800多米的乌蒙高寒山区历史最为久远的农作物,“撮泰吉”展演的核心部分――耕作当中讲的也是荞麦。
  1 “撮泰吉”与荞麦的历史联系
  荞麦的发现和驯化皆在我国,在我国众多考古遗迹中都发现了荞麦籽粒的遗存,如在杨家湾汉墓遗址、磨嘴子遗址、彦塔拉辽代遗址、小珠山贝丘遗址、东灰山遗址等考古遗址分别发现了汉代、辽代、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等时期的荞麦籽粒遗存。据考古遗迹发现的时间推断,我国种植荞麦的历史至少有2 000~3 000年。
  众多的文献古籍当中记载了荞麦的生物属性、耕作方式、食用方式、药用价值等。例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中详细记载了荞麦的种植及收割时机,《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了过多食用荞麦面会伤及人的肺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荞麦的药用方式,其中不仅讲述了荞麦怎样使用能明目、清肺、止咳等,还记载了荞麦能医牛治马的配方。流传在西南一带的《物始纪略》中记载了彝族先民向天庭求取荞麦,回到人间撒播的过程,《西南彝志》中记载了荞麦在彝族先民那里发现、驯化以及传播的过程。彝文典籍中关于荞麦起源的记录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的记载荞麦发现于动物的粪便之中,有的则记录荞麦是彝族先贤实奢哲和勺洪额两人发现于深山之中,两人看到了一株植物,结着沉甸甸的果实,便将其带回并播种,起名为荞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展演中,荞麦更是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从1985年起,“撮泰吉”引起了国内外大批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来到乌撒这片大地上,对这个“变人戏”进行了很多有深度的研究。
  荞麦这一粮食作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荞麦已深入彝人生活,甚至一些哲理性很强的思想也由荞麦来表达[2]。对乌蒙山区的人民而言,荞麦不仅仅是一种农作物,还是一种情感的寄托物,其作为一种“流动的礼物”在群体之间交换,是传统习俗的象征物,是情感表达的媒介,维系着他们精神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2 “撮泰吉”传承现状及问题
  2.1 传承现状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傩戏“撮泰吉”,尽管深受彝族群众的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其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局[3]。自2006年“撮泰吉”被列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其传承和保护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并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板底的文化符号之一。板底乡保护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便是给予传承人资金补贴,并提供“撮泰吉”展演所需的软硬件设施。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板底乡人民政府将“撮泰吉”与旅游融合作为保护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条途径。经过政府和板底乡人民的共同努力,“撮泰吉”有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竞争力,大大增强了板底乡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共识。
  2.2 传承中的问题
  随着热度的降低,“撮泰吉”的传承与保护开始停滞不前。目前,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文化的资源化促使“撮泰吉”成为板底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部分,但在此过程中,“撮泰吉”没有形成完善的发展体系,没有激起与之发展潜力相匹配的浪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力量和作用,开发过程中表现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惰性,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其次,对文化符号的使用基本为零。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增长,文化需求也在急剧增长,利用“撮泰吉”这一文化符号创造出更多的文化附加产品不仅是本民族的文化及精神需要,也是其他民族的需要。但很显然在传承与保护“撮泰吉”的过程中,对傩戏面具、傩戏文化软资源的利用是有待商榷的。最后,在传承与保护“撮泰吉”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较少,路径老套,缺乏创新,“撮泰吉”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古老传统等方面没有得到完整的体现。众多学者对“撮泰吉”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并提出了众多举措保护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大部分研究并没有因地制宜地提出意见,或是千篇一律,没有提出推陈出新的观点。研究更多关注旅游纪念品,如傩饰、首饰等。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撮泰吉”的文化内涵,提出与此项彝族文化明珠相适应的创新传承路径。
  3 “撮泰吉”传承的创新路径
  3.1 以美载美:以“彝乡荞海”之美载“撮泰吉”傩戏之神秘
  “彝乡荞海”是位于“撮泰吉”发源地板底乡倮嘎院子约3 000亩的连片荞麦地,每年6~7月,粉t色的甜荞花与苦荞花交相辉映,一片多彩绚丽的花海映入眼帘,让人应接不暇。荞麦是种植在板底乡这片海拔高达2 800多米的高寒山区历史最为久远的农作物,“撮泰吉”演绎文本多次出现关于荞麦的情节描写,也出现了“向粮食的头领苦荞敬酒,向粮食的新媳妇甜荞敬酒”这样一段献酒辞。这说明从“撮泰吉”创立之初就有荞麦的种植,而且众多彝文古籍中都记载了彝族的祖先是如何发现荞麦的,证明了“撮泰吉”源于倮嘎的历史现实,是倮嘎农耕文化升华而来的璀璨艺术[4]。因此,从荞麦这一物质入手传承“撮泰吉”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重要性的。每年的6~7月是板底荞麦花开的季节,这个时期开得如火如荼的荞麦花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但并没有人将“彝乡荞海”这项得天独厚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笔者认为可以借助旅游旺季的客流量宣传“撮泰吉”,让更多的游客认识并了解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nlc2022042518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2958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