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有效方式新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庆华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为初中学段主要学科的物理,在缩减作业总量的前提下,从学科层面、学生层面和家庭层面探索布置作业的有效方式策略,以适应“p减”政策背景下的新要求。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方式;初中物理
  “双减”政策提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学生埋怨:终于放学了,作业本一堆;好不容易放假了,各科试卷一大叠。他们普遍面临的现状是,放学、放假后的课余时间基本被作业占据,而且作业又是单一的习题作业,这种习题作业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作为初中学段主要学科的物理,在缩减作业总量的前提下,亟须从学科层面、学生层面和家庭层面探索布置作业的有效方式策略,以适应“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新要求。物理学科本身是实践理论学科。作业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对于物理学科作业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将课上所学的知识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消化吸收,并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于物理学科,我们应该把死板的习题作业变成快乐又有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发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在生活中寻找所学知识的应用,并向家人解释知识原理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以应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体,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它们,就要学会用课堂所学的相关知识去解释这些应用。
  例如,在学习“简单机械”时,可以设计“寻找厨房里的机械”的家庭活动,要学生和家人一起看看厨房里的东西,至少辨认出五种机械,并将它们划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并要求学生向家庭成员解释这些机械是怎样让工作变得轻松的。又如,在学习“伯努利定律的应用”时,可以这样设计作业,要学生回家后找几个运用伯努利定律设计的物品,然后向家人解释这些物品的工作原理,并告诉家人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与伯努利原理有关的安全问题。
  这样用我们在课上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实际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寻找、发现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有关的现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向家庭成员解释原理,这种知识复述的过程也是极为重要的思考过程。另外,坚持每天让学生复述知识点,即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得学生在上课时更加认真地听讲。通过这样的家庭作业,学生会在生活中真正体会到物理的魅力和价值,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布置学生回家做简单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将问题化繁为简,将复杂、零碎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呈现。本文所讲的物理模型是特指可以模拟物理对象的较小或更大的复制品。生活中,人们会不知不觉地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一般问题,由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找出应用的本质,动手制作一个相似的东西,并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简单说明。
  还是以“简单机械”为例,可以布置学生回家用纸做一个螺丝模型。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中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这样就做成了一个螺丝模型。并要学生思考,这个模型在哪些方面与真正的螺丝相当?你能想出一种方法,算出你的螺丝模型的理想机械效率吗?在学习“温度”时,可以布置学生回家用一根吸管、透明的饮料瓶和着色水制作一支简易温度计。并要求学生思考,温度计的精确度足以代替酒精温度计吗?它与真正的温度计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用你的温度计大约能测量到多少摄氏度?并解释你的估测。检测模型的结构和所用的材料,试着改进你的模型,并解释改动的原因。
  将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抓住关键的知识点,然后制作出实物模型。学生做出模型后,知道知识学有所用,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特别是动手能力,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布置小实验要学生回家完成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注重科学探究,尤其应注重物理实验,这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小实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经常会根据教材上的“想想做做”,或者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设计一个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要学生在家完成,并要求学生拍成小视频发到微信群里。例如,学习《声音的特性》一节时,要学生回家找到几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上不同的水量,然后用筷子去敲击瓶子发声,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然后用嘴往瓶子里面吹气,再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完以后,很多学生都想搞清楚为什么装的水不同,声音就不同,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课堂效率也就高了。
  物理教师应该多开发一些小实验。初中物理的小实验很多都是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例如,“纸锅烧水”实验,水沸腾了,而纸安然无恙,如果把这个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实验,发现纸锅真能烧水,学生对沸腾现象会更加的了解。实验过程,学生对于一些新现象不免感到困惑。这就会迫使他们查阅资料。这样让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充实。我们也可以根据试题来改编成一些小实验。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如果海面所有浮冰全部熔化,请分析说明是否会对海平面水位造成影响?在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用公式推导出,浮冰全部熔化后,海平面水位不会发生变化。虽然证明出来了,但是学生还是满脸的疑惑,对结论表示怀疑。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做一个小实验,拿一杯水,再加一块冰,画出现在的水位线,然后等冰熔化后再看看水位是否还在原来划的位置。眼见为实,学生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也更好地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
  通过小实验,将我们在课上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转变为课后的实践作业。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从实践中增长的知识才能变成我们的才干,我们的大脑才会越来越聪明。可见,实践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完成一项简单的作业,对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更是有很大的帮助。更是让学生快乐高效学习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是习题作业所不能及的。
  四、布置科学小作文
  通过布置科学小作文,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主动寻找写作的信息,将信息或者证据从个别知识,推理出一般知识结论。从而可以提升学生寻找知识和证据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推理技能。
  例如,在学习“热传递”时,可以布置一个这样的小作文,假如你现在正在山上野营,那里的温度比较低,你将如何进行保暖?是生一堆火还是搭一个帐篷?对你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写明热传递所涉及到的方式是传导、对流还是辐射。又如,在学习“能量的形式”时,布置学生写一个观察报告,在吃热腾腾的饭时,会有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描述你所感受到的所有形式的能量;在灯下吃饭,灯具有的电磁能让你看见了食物。解释每一种能量的来源。
  我们要教会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的思考,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要求学生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时,会用到许多科学家也在使用的技能。经常这样去思考,你会发现,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身边,物理学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经常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不久学生就会拥有科学家的思维,这将为学生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作业的布置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喜欢,并乐于完成。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而言,的确需要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素质教育的作业。习题作业对于巩固知识点是很有成效的。但是,单一的习题作业方式,可能会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加之做题的方式有些单调和枯燥,容易造成学生厌学的现象。一线教师要学会多将课上所教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课后的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寻找、发现与物理有关的想象。这样才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包时兴.新课标下初中科学有效性作业布置与评价探析[J].科教文汇,2012(14).
  [2]陈清洁.关于初中物理课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5(10):69.
  责任编辑 陈红兵

nlc2022051916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178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