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利用数学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应用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杜椅如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励学生在今后各个阶段继续努力学习数学,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应用意识”的定义概括为:一方面,学生要非常有意识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原理等知识来分析和解释我们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数学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要清醒地意识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与生活中的数量、图形等有关的问题,进而可以在实践中把这些问题转化成一些有关数学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一、创设生动问题教学情境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当下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应用数学的能力。
  (一)充分应用数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讲故事的教学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活动。结合讲故事的内容和方式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营造合适讲故事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好地产生主动提问的意识。比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与“年月日的判断”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教师为学生讲述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有一天,森林里的动物帮小兔子过生日时,松鼠弟弟突然“哇”地大哭起来,说它12岁才过了3次的生日。然后,教师们可以就此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12岁的松鼠只过了三次的生日吗?”随后, 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猜想。学生们对问题的观点和答案都产生了很强的好奇性和兴趣,从而让学生深深体会到问题来自于生活,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激发自身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鼓励学生应用不同观点创设情境
  在学生解题的每一个过程中,通常都会出现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有多种不同的思维和方式的情况。教师要充分营造不同的学习观点和情境,以此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应用意识。比如,在课中讲解一道应用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对应用题进行观点分析,自主分组,并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相互的提问、分析、对比,选择并找出最便捷的一种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注重知识的实际综合运用
  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应用问题之后进行反思,有助于充分培养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的不断探索和尝试,引发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能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强化数学应用意识。
  让学生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必须先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利用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来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在教学五年级的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时,要考虑实际情况,但由于学生容易受“四舍五入”法迁移的影响,往往使问题的求解与生活实际脱离。因此,在探究新知时,笔者以“小强过生日”作铺垫,走进生活进行教学。笔者开始设计“妈妈需要准备几个杯子倒饮料”,让学生根据实际经验说说理由,并讨论。解决完装饮料的问题,接着让学生自主讨论“妈妈能做几个蛋糕”,同桌讨论“这根红丝带能包装几个礼盒”和“需要几个礼盒装糖果”。这些问题均来自生活,所以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趁着学生此时高涨的情绪,笔者提了另一个问题:“请你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在保留整数的时候有什么规律呢?”小组讨论发言。这样的体验,使学生对“剩下的部分”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联想到刚才的情景,自然就容易理解究竟何时该用“进一法”、何时该用“去尾法”了。这样的设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传授适合学生的课堂提问方式
  (一)做好学生提问的引导以及示范
  “模仿”是小学教学的一种高效教学手段,由于小学生自身年纪的学习能力限制,无法单独完成某项学习的任务。此时,教师的引导、示范及其重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在执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出示题目: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鸡20只,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笔者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并用自己的方法解释自己得出的结论。通过一番交流小结后,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在巡视的过程中,好多学生模仿的语气向组员发问:你的算式是怎么来的,请解释你的结论。这一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探究问题的平台,在教师的示范下自己通过模仿提出问题,创造了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铺垫。
  (二)激发学生的疑问意识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及应用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如何培养学生更好地学会自己提问一些有价值、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笔者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根据课堂的知识提出问题,不讲究提问方式。对学生所提的问题经常让学生讨论,帮着教师共同解决。这样,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的思路更广,问题也更多,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应用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应用习惯与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牟惠兰.浅议数学文化价值的教学ε嘌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6(40):78.
  [2]鲁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55.
  [3]谢国洪.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5(20):96.
  [4]郑碧石羡.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11):181.
  责任编辑 杨 杰

nlc2022062219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434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