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益思想的企业管理模式优化路径略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聂贵洪

  摘要:将精益思想应用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中,不仅是对企业管理的创新,同时也为企I管理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如果企业能够做到精益化管理,不仅可有效提高经济成本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利用有限的成本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本文将对精益思想的内涵、目标和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并简述在精益思想下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精益思想企业管理模式整合路径 概念
  将精益思想应用在企业管理中,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建立更加规范的管理制度,站在经济利益的角度为企业的发展寻找全新方向,并利用精益思想促使企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大保障。将精益思想融入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极大改革和创新,并为现代管理体系的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在应用过程中,精益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就是做到零浪费,并希望借助零浪费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对基于精益思想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1精益思想的内涵
  1.1内涵分析
  众多学者在对大量企业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之后,高度概括出了精益思想的内涵,并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类似指明灯式的行动指南,帮助企业解决了因大量生产方式所形成的混乱问题,更好地落实精细化生产。精益思想的最主要内涵就是消除浪费,用最少的投入创造更大价值,确保产品能够更加符合用户需求,不断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精益思想的核心应用价值就是希望借助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促使企业实现订货式生产,做到产品生产及时适量,达到零库存的理想状态[1]。但是精益思想的核心绝不仅是简单地追求低成本,而是希望共建企业和用户双赢的局面,希望可以为用户提供质量上乘的所需商品,并不断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1.2管理目标与管理原则
  精益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精益生产的过程中追求7个零极限目标,也就是“零浪费”,具体表现如下。
  (1)“零”转产工时浪费:在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加工工序存在一定的转换时间和装配线的转产时间,精益管理希望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将这些柔性浪费时间控制为零。
  (2)“零”库存:精益管理砍掉了中间的库存环节,以订单和市场预估作为试生产依据,实现加工与装配的流水化作业,将库存产品控制为零。
  (3)“零”浪费:彻底清除在制造、转运、等待等环节的浪费行为,实现生产的零浪费。
  (4)“零”不良:在现有的加工生产体系中,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都是在检查位检出,而精益管理模式要求能够从源头消除不良产品,做到零不良。
  (5)“零”故障:确保生产加工设备能够在生产运营期间实现零故障。
  (6)“零”停滞:将前置时间最大限度地压缩,并在此基础上消除中间停滞。
  (7)“零”灾害: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全面保障员工、设备、产品的安全,用严格的巡查制度确保零灾害、零事故。
  在精益思想中,浪费所代表的含义也区别于传统的一般意义,此处所说的浪费指的是一切没有附加价值的劳动,除此之外,还包括利用超额的资源而产生的附加价值的劳动,也就是如果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也被称为浪费[2]。在精益思想中,只有用最小额度的资源产生出具有更大附加价值的劳动才能被称为不浪费。
  1.3精益管理的重要作用
  基于精益思想的企业管理模式,更容易满足多样性的市场需求。不可否认,精益思想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以有限的物质资源创造出更大的经济财富。基于精益思想的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运营资源的最佳控制,创造出更加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和时代的发展需求。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管理理念也更加多元,这也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更多企业也在纷纷探索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希望能够与社会变革的趋势更加贴合。而基于精益思想的企业管理,能够高度结合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打造更为科学的发展框架,明确企业战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经济产业链的效率。
  2企业管理模式概述
  2.1管理模式的一般定义
  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论日渐成熟的背景中而衍生出来的产物,并以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为指导,是结合企业的具体管理环境而制定出来的、具有一定实际作用的管理制度体系[3]。陈学忠认为,企业的管理模式在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达到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而创建的,是企业管理体系架构和运行方式的整体网络。因为管理模式是无数管理者结合具体的生产和实践过程总结出来的,所以管理模式具有强烈的环境依赖性特征,因此无法站在单一角度来评价某一种管理模式是否科学,只能说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管理环境是否贴合。又因企业的管理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钱颜文指出:管理模式可以相互借鉴和参考,并需要结合特定环境进行适当改变[4]。
  2.2企业管理模式的典型模型
  学者王爱武结合大量实践经验和文献著作,建立了企业管理模式的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可。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5]。
  由图1不难发现,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中,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占据核心地位,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模式运行的刚性标准和价值引导,对其他3个要素具有统领作用。决策和领导体制,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而设置的组织关系与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框架。管理体制和规章能够对企业所有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并明确了他们的行为标准和尺度。管理技术则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nlc2022062414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453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