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工匠精神有效融入中职教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齐红 宋晓刚

  摘要:工匠精神的独特价值对处于产业优化、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的中国经济社会来说弥足珍贵。中职学校作为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层学校,有必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中。“建匠园,修匠心,练匠技,育匠人”是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学校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建匠园”,加强中职学校顶层设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以培育工匠为核心的品质校园;“修匠心”,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协同共进,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练匠技”,实现个性化专业教学改革,通过建设新课程体系,改革实训模式,实现学生技能的提升;“育匠人”,拓展多样化的教育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德技并修、知行合一。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教学;有效途径
  2016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其重要作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目前,已有许多中职学校对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教学开展研究。其中,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的李书标在《中职学校推进工匠精神的做法与经验》中提到,学校推进工匠精神时采取了与课程进行整合的方法,整合专业课基础知识,加大实训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的贡文君在《中职学校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中阐述,中职学校应从校园文化、德育课、实训教学、专业建设、技能大赛等方面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山崴、邓国民老师在《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服务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大连商业学校的探索与实践》中指出学校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德育课程;实施学徒制培养模式,塑造学生工匠品格;改造实训载体,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选择,更是国家强盛的需要。中职学校应从思想上、行动上意识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培育途径进行深入研究。
  庄河市职业教育中心是庄河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的公办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是辽宁省标准化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为庄河市及周边地区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和为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合格新生。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共进。学校以“厚德博学,一专多能”为校训,以“敬业笃学,慎思务实”为教风,以“建匠园,修匠心,练匠技,育匠人”为途径,不断探索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等。在古代,我国的工匠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辉煌成就,如都江堰水利工程设计巧妙、汉代素纱单衣薄如蝉翼等。而在今天,依然有大量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诠释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深刻内涵。
  (一)敬业:工匠精神的基础要素
  敬业体现了从业者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也能决定从业者对工作负责任的程度。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观念。春秋时期,孔子主张“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即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很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都是“执事敬”“事思敬”的代表人物,他们把对社会的奉献和付出看作是无上光荣的事情,这是对敬业的最好诠释。
  (二)精益:工匠精神的内涵
  精益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言:“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钳工夏立,从机载天线、“天眼”射电望远镜到嫦娥四号卫星,装配的产品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其成功的背后是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专注:工匠精神的灵魂
  专注是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和坚持,这是“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能工巧匠,他发明了钻、刨子、铲子、曲尺、墨斗等工具。元代教育家黄迷凇短谱尤A诗集序》中有言:“术业贵乎专攻。”专注意味着执着、坚持和有韧性,人一旦选定行业,就应该心无旁骛,不断积累优势,努力成为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
  (四)创新:工匠精神的延伸
  创新是指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精神。《礼记・大学》中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人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墨子思想在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墨子十分重视创新,他的“述作结合”思想倡导将传承与创新融合,是古代工匠对创新至高至上的追求。创新能创造价值,是工匠精神的延伸;也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学的必要性
  从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及相关案例来看,工匠精神与从业者所能达到的职业高度密切相关,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显然,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量。
  (一)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可见,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学,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nlc2022071517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606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