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疫情时代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大威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末发生以来,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了巨大冲击和考验。在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抗疫积极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仍存在诸如公共卫生制度不健全、硬软件设施不完善等短板和不足。在全球疫情仍处于高发态势,疫情走向尚不明朗之时,加强公共卫生制度、硬软件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晋升机会和福利待遇,加强医务人员精神心理状态监控与关爱,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然迫在眉睫。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基层医疗机构 社区治理
  [作者简介]杨大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哈尔滨 150028)
  [DOI编号]10.13761/j.cnki.cn23-1073/c.2022.04.011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末发生并迅速席卷全球以来,我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行各业、各族人民的积极配合、不懈努力下,经受住了病毒肆虐的考验,并很快恢复了生产生活,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胜利。其中,一线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了巨大冲击,医务人员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安危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践行了作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面对如此疫情的大考,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提醒我们更新认识、深入研究、积极应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乃至后疫情时代,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医疗健康事业服务。
  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并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1]57。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整体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起始于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国家首次正式提出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199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在全国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同年底,国家在济南市召开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由此开始了全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进程。此后,中央在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国情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社区卫生服仗逑档恼策文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蓬勃发展。至今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421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了512个。2021年1―3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为17883.5万人次,同比增长35.4%;出院人数为74.5万人,同比增长30.6%。2021年1―3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为42.5%,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为8.9日,同比下降0.8日。2010―2019年中国社区医疗机构人员总数逐年增加,2019年增幅为4.7%,人员总数约61.1万人。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48.8万人,平均每个中心51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12.3万人,平均每站5人。社区医疗机构人员数比2018年增加约 2.7万人,增长4.7%。
  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际上社区卫生服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一些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被放大了,亟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妥善解决。
  1.公共卫生制度不健全。
  以“预防为主”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尤其是疫情防控的早期,如果能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疫情防控的成效、节约防控的成本。但在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还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情况,医疗卫生资源向治疗倾斜,使得基层医疗单位没有很好地起到“守门人”和“吹哨人”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资质的医师比例较低,许多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诸如慢性病防治、预防接种等工作都是由其他专业资质的医师来完成,再加上基层卫生服务单位对公共卫生领域投入较少,使得公共卫生工作开展缓慢、层次较低。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进行早期筛查和预防,使得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防线比较容易突破,发生系统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大大增加。二是疫情防控方面的物资储备不足。在经济比较发达、医疗资源丰富的北京市、广州市、上海浦东新区等各地市所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均存在应急体系建设不足的情况[2]183,其他欠发达和边远地区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就更加滞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普遍缺乏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疫情突发的应对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和必要的物资储备,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早期疫情筛查、诊治、留观等工作很难开展,筑起上游防线,要想第一时间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往往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2.硬软件设施不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主要有房屋、设备、床位等,目前均存在数量和质量不足的情况。一是很多房屋比较老旧,办公面积不足。许多社区医疗机构用的都是多年的老房子,甚至是租来的房子,房屋的设计功能、布局结构、办公面积达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指标要求。医疗机构在此办公无法进行标准化科室建设、诊疗流程开展等方面工作。二是医疗设备储备不足。其中,既包括必备药品、防护用具、检验检疫设备、消毒杀菌用品等防疫设备,也包括诸如彩超、数码X光机、红外线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心电监测仪、除颤仪等日常诊疗设备,它们既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工具,也是确保医护人员自身安全的防护装备。医疗设备储备不足不仅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不能很好地早发现、早甄别,筑牢前沿关口防线,而且在辖区百姓来就医时,不能进行相应的仪器检查,使他们不得不去二级以上的大医院检查、治疗,既费时又费事,分级诊疗的初衷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医疗床位配置不足。2018 年我国医院合计床位数 651.97 万张(包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合计床位数 158.36 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6.03张,其中城市为 8.70 张,农村为 4.56 张。本次疫情严重的湖北省每千人口床位数为 6.65 张,已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而作为人口大省的广东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仅为 4.56 张,床位数与人口数供求矛盾严重[3]1092。医疗床位配备不足使得疫情早期的筛查、留观、隔离工作很难开展,这又导致了社区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zjgxgc202208021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3692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