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分层教学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福义

  【摘 要】分层教学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获得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存在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是因为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忽视了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因此,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探索多维度的分层教学实践措施,以期应用分层教学法来完善数学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24-0030-03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与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而通过运用分层教学法,则可以显著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完善教学内容,设计契合全体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明显改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科学运用分层教学法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遏制两极分化现象,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1 分层教学法的概念阐释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学习发展,根据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形成基础认知,由此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个性化发展[1]。分层教学是在了解学生智力、兴趣、态度、性格等因素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能力相近、学习特点相似的群体,然后开展一系列的分层教学活动,由此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简而言之,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认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针对性、层次化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所有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效率。
  2 分层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依据
  2.1 掌握学习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主张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掌握学习内容,该理论为分层教学法提供了心理学理论依据。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特点是不尽相同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即以分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不同的注意力,能够实现分层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2]。“掌握学习理论”阐释了学生在学习、兴趣、智力、潜能、动机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学生分层,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能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2.2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充分说明了优化教学过程的价值,即选择一种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3]。“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提倡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提出了学生个性发展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观点。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法立足“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能够围绕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良好指导,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实践机会,保障其主体学习地位。
  3 借助分层教学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3.1 分层目标,使得教学有章可循
  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授课时,需要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使得教学有章可循,促进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4]。针对思维相对活跃且具有良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划分进高层次学生行列;针对数学基础薄弱但具有较大上升空间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划分进低层次学生行列。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特点,以设计科学的分层教学目标,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方”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立足实际学情,将学生分成低层次和高层次两个群体,据此设计三维立体目标框架:①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②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概括、归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转化思想;③激发学生认真勤思、勇敢探索的精神。然后,针对低层次学生,要设计相对基础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低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与特点,使得教学活动有章可循。如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①学习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懂得底数、指数、幂的含义,学会用“an”表示有理数的乘方;②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概念和意义,逐步掌握运算方法。最后,针对高层次学生,要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目标,让该群体学生能够在原有数学学习水平上获得全面提升。如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①体会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意义,并能够列举出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实例;②立足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a2=a・a、(a+b)2=(a+b)(a+b)”,在实践中理解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奇次幂为负。如此一来,教学活动不仅有章可循,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有助于提升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2 分层学习,尊重学生学习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法,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分层学习,即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协调好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5]。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与分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求解一元一次方程”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演示运用移项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x+6=1的步骤:2x=1-6、2x=-5、,让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移项和变形,η蠼庖辉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初步认识。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遵循分层学习原则,引导低层次学生将上述移项步骤进行分解,逐步探索其中的原理,使之能够懂得原方程中将“6”移到等式另一边,需要进行“变号”,这也是运用移项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步骤,由此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印象。最后,教师要引导高层次学生分析具有难度的问题:“如何运用两种方法求解方程-2(x-1)=4?”此时,先引导学生分析方程特点,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移项法进行解题,具体步骤如下:-2x+2=4、-2x=4-2、-2x=2、x=-1,然后再指导学生运用消元法将原方程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1=-2”,最终求出正确解

nlc202209231658



  “x=-1”。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分层学习活动,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高。
  3.3 分层实践,有效遏制两极分化
  实践活动是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优质载体,在分层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可以有效遏制数学学习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6]。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适当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探索数学问题,利用先进带后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提升。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立足实际学情和教学内容,开展“变量关系分析”实践活动,指导低层次学生分析不同图形变化之中的自变量、因变量,从变化规律中逐步构建知识,使之明白关系式能够反映出变量关系,利用关系式能够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求出相应的因变量值。然后,教师鼓励高层次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运用关系式表示变量关系的方法,以开展合作探究实践活动的方式,分析图形之中的变量关系,体验自变量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同时运用“V正=a3、V长=abc、V圆柱=πr2h、V圆锥=πr2h、
  S三角形=ah”等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最后,教师根据低层次、高层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全方位总结,表扬低层次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肯定高层次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先进带后M”实践活动,让高层次学生与低层次学生共同分析“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关系”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旧知识的印象,逐步由常量领域迈进变量领域,不仅遏制了数学学习中两极分化势头,而且明显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3.4 分层作业,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通过布置分层作业,能够让所有学生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着手解决自己遇到的学习问题,促进自我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坚持减负增效原则,布置基础、实践、挑战性作业,鼓励低层次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学习和反思,也要引导高层次学生探索未知学习领域,不断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实现学习突破。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在原有分层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布置基础性作业:①复述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②在解题过程中消化所学理论知识,体会消元思想和“化未知为已知”;③按照正确步骤来解简单的习题。基础性作业能够满足低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之能够通过完成作业理解“消元”的概念,在解题中逐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然后,布置实践性作业:①运用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②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分析“代入消元”的优势。实践性作业能够满足处于低层次和高层次中间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夯实数学学习基础,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比较和分析中加深学习印象,有助于其迈入高层次学生行列。最后,布置挑战性作业:①总结“代入消元”的步骤,了解“加减消元”的方法;②运用两种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挑战性作业主要针对高层次学生,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之能够完善基础知识体系,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在运用不同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散,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转换思维。
  3.5 分层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论性较强,传统的教学评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通过分层点评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可以避免学生陷入困境,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提公因式法”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分析低层次学生和高层次学生的运算、逻辑能力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公因式的概念,让其说出多项式“2x2+6x3”的公因式,并尝试将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其对提公因式法的理解程度,再进行综合点评。教师要对低层次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客观指出学生在学习提公因式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使之能够明确学习方向,集中精力解决因式分解方面的学习问题,由此夯实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实践探究积累宝贵的学习经验。教师要对高层次学生提出建设性评价,可以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立足因式分解学习中的问题频发点,引导学生反思提公因式法与单项式乘多项式之间的关联。同时,从不同的方面指出学生有待提升之处,利用建设性评价激励学生,综合点评学生的学习态度、成果,使之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机,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分层教学法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可以知道,立足实际学情,探索面向所有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方法,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师本位理念,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同的挑战和阻碍,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当科学分析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不断优化数学教学理念,完善课程结构,把握当前阶段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差异,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晓芬.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
  [2]姚春红.全面发展理念指导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
  [3]严小松.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20(15).
  [4]寇亮.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分层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
  [5]麦惠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
  [6]康慧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3).
  【作者简介】
  陈福义(1978~),男,汉族,甘肃永靖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nlc202209231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0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