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故事教学 快乐激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昂

  摘 要: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对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故事对他们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犹如一团团智慧的火焰,与课堂碰撞出生命的火花。在故事中品味生活,在故事中学会生活,语文本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一些相关短小精悍的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故事教学法对于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其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更轻松地识记知识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务必努力激发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语文课堂中的自主性和原创性。”其中的具体要求提到“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要多看一些通俗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2016版部编新教材,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相结合的方式,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充分做到尊重儿童。基于这样的背景,秉着“快乐语文,爱上语文”这一基调,教师可以通过听故事和讲故事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故事教学法正是迎合了儿童这一心理需求。
  那么,如何在所讲授的内容中穿插相关的故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引导。
  一、故事与识字教学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很独特的文明。文字也是最独特和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中国始终没有间断过文化传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大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产生,再到今天各种字体的丰富,这是我国文明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特级教师师斯霞曾经说过:“语言、文字、思想、知识不是孤零零地分别教给儿童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不应该让识字孤零零的进行,要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方法,故事教学法就很容易走进他们的心扉。
  如部编版《日月水土》一课,让学生很好地识记这些象形字并非易事。在学习“日”字时,我给学生讲了关于“日”的小故事――“后羿射日”;在学习“月”字时,送给了他们“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教授“山”字时,我给学生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讲到“水”,导入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识记,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把每个故事的照片直观放在学生面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堂课下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故事与拼音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以趣味性为教学原则,多开展课堂游戏等趣味性活动,应与普通话教学和识字教学紧密结合。”生活中并不缺乏故事,但需要把它们和语文联系在一起,这样课堂马上就会生动活泼起来。
  以《a o e》一课为例,本课在导入中运用了故事导入法:今天,在学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小马最早来,在河边唱起了a字歌,大公鸡听了也跟着ooo地唱起来,河里的小鸭子听了,情不自禁地哼起了eee。这么热闹的音乐会,同学们和教师也一起去参加吧,说不定还能认识很多好朋友!
  又如《ai ei ui》一课:一群小朋友挨(āi)着坐,面带微(wēi)笑地听白(bái)教师讲故事:“小白(bái)兔,白(bái)又白(bái),两只耳朵竖起来(lái)。”小贝(bèi)听得最(zuì)认真,双手放在大腿(tuǐ)上,白(bái)教师夸她是个会(huì)学习的好孩(hái)子。
  通过这样的情境,将语文知识编成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故事,把单个的事物变成连续的故事,让学生在这样愉快的课堂上获取知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对拼音概念的认知,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三、故事与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新课标更加明确指出了阅读的方向以及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正确性。
  如《乌鸦喝水》这课,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改编的,针对这类课文,故事教学法就显得更有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方式导入:乌鸦是一种通貌丑陋的鸟,因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的普遍厌恶,但它们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时,子女就会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今天要学习关于乌鸦的另一个小故事――《乌鸦喝水》,你们想向乌鸦学习它的哪些品质?
  通过这个小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故事中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它在做什么?故事的结果怎么样?把乌鸦喝水看作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对故事的全面了解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让学生不仅知道了乌鸦这种动物的来源,还传达给学生一种精神品质,让学生在乌鸦身上学会感恩和回报。
  四、故事与口语交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中明确要求学生做到:“学会听故事,能复述大意,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在小学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中,说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环节,要让孩子大胆说、乐于说,教师的启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时候如果借助故事教学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口语表达的习惯,对教师来说,也算是成功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以部编教材《小兔运南瓜》为例,课文给了两幅很生动的图片。第一幅,小白兔在南瓜地里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回了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笑眯眯地告诉了妈妈。第二幅图空缺。我在教学过程中,以第二幅图为教学重点,请小朋友展开想象,帮助小兔一起把南瓜运回家。先设疑调动孩子的兴奋点,再结合孩子的生活,使之展开想象。《小兔运南瓜》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而对第二幅图片的想象也是一个小小的故事,故事是环环相扣在一起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故事,把这些有趣的故事聚集在一起,不仅让课堂更加活泼有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给学生大胆说、积极说提供了一个舞台。
  五、结语
  喜欢聆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对低年段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故事性内容的感知度和兴趣度较高,这也是这一阶段儿童最基本的心理特点。而故事教学法对小学语文来说是一种非常具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效率和|量,还能让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兴趣。“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快乐中学习,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孙素英,李英杰,张娜.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向志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606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