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成语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树漪

  摘 要: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成语也是汉语的结晶,它往往有着固定的形式结构。许多成语都是自古代流传至今的,有着特定的寓意或典故,蕴涵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成语教学的实践意义,探讨了成语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成语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4-0236-03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of idi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HU Yi (Xinchengyu Primary School,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diom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value. Idioms are also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hinese, which often have a fixed formal structure. Many idioms have been handed down since ancient times, with specific meanings or allusions, and contain important educational valu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di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discus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diom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hinese teache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Idiom teaching; Practice exploration
  在小W语文教学中,成语的学习和运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目前的小学阶段的语文成语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不少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难以理解成语词汇中的寓意,更难将它灵活地运用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多与教师缺乏对成语教学的重视或教学方式过于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应特别重视学生对成语的掌握和运用,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趣味化、个体化和形象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积累成语词汇量,形成灵活善用的成语思维模式,以此促进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语文课程是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为学生进行母语启蒙和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的责任,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习更侧重于理解、创造和表达。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更多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长期沿用的一种特有的固定短语,多来自古代经典历史故事或传说故事,寓意含蓄精辟。成语通常将内涵隐于字面意义中,而非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累积,同时也具有结构紧密的特点,不能任意改变词序或抽减其中的成分,字数以四字居多,也有多字成语。成语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沉淀和积攒形成的一种经典文化,具有高超且至简的哲理性和社会性,学习成语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相比古诗文而言,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更频繁,且成语惜字如金,多由四个汉字组成,对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起来的难度相对较小,通过理解和学习成语更有助于激起学生探究汉语言文化的兴趣,并形成对古文遣词造句的初步记忆,为后续学习古诗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成语寥寥数字却往往寓意丰富、内涵深刻,几乎所有的成语背后都包含着经典的寓意,相当于每个成语背后都讲述了一个精彩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或妙趣横生,或富含哲理,不仅能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天性,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使他们透过成语故事学习到深刻的道理,这样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不断思辨中学会辨别善恶美丑。
  2.小学语文成语教学有效策略
  (1)提供学习渠道,积累词汇基础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具备主动的成语教学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成语的渠道。而小学语文教材考虑到学生的词汇学习的便利性,普遍在文本中设置了许多成语,同时一些教材工具书也通常存在大量的成语词汇。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与运用成语的频率也普遍较高,这些都属于成语学习的便捷渠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做出布设,促使学生养成收集成语的自主习惯,以此积累丰富多样的成语库存,养成良好的词汇素养。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带领学生梳理全文,然后找出文章中的所有成语,体会不同成语的语境语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快就找到了一些成语,如“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等。在找到所有成语后,教师可带领学生一一解读,并鼓励学生在解读过程中大胆表示自己的看法,对解释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对解释错误的学生给予纠正和肯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养成积累与探索成语词义的学习习惯。例如,有学生认为“汹涌澎湃”这个词语是形容水面辽阔,也有学生认为是形容声势浩大,当学生对成语的解析发生分歧的时候,则需要教师做出引导和解释,以此加强学生对成语学习的记忆和印象。

  教师在开展小学成语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搜索文本中的成语资源,以此激发成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敏锐的成语筛查能力,从而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快速找出其中的成语。与此同时,教师要灵活地做出教学设计,在学生搜集到成语后,带领他们围绕成语展开语义解读,以此加深学生对成语的语义理解,积累丰富多样的成语词汇,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联系文本情节,内化成语认知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和多元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很难理解成语在不同语句中表达的意义及联系,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折感和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带领学生从文本内容入手,以成语作为引子和切入点,拼接文本情节,以此启迪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形成举一反三、善于思辨的发散性思维模式,从而对成语学习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教师可围绕课文为学生设计出具有启迪性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文本中找到几个有关键作用的成语,并围绕上下文展开语境分析,分析这些成语在语句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学生在拿到教师的学习任务后,迅速展开了探索和分析,很快他们就在文本中找出了如“当头一棒”“争分夺秒”等成语词汇。虽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基本掌握成语使用的窍门,但那只是对词语本身的理解,一旦在具体的文章中出现这些成语,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它们的用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展开理解和分析,以此领悟到不同意境和情节中成语表达的意义和作用。很快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了逐字逐句的解读与思考,对这些成语表达的意义和作用有所了解。例如,文中的“当头一棒”结合前面的“气焰嚣张”的形容词,凸显出了敌人的不可一世和盲目自大,也突@了我军的作战勇猛、顽强斗争。而“争分夺秒”则说明手术形势的紧迫。即使外面炮弹轰炸、瓦片跌落、门口着火,但白求恩医生仍然不顾自身的安危和外界的干扰,抓紧一切时间为伤员做手术,这说明白求恩医生是一位信仰坚定、战斗意志强大的革命战士,也是一位舍己为人、顽强拼搏的好医生。
  教师在开展小学成语教学时,要灵活地利用教材,构建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学习情境,积极引导他们在文本中找出具有关键作用的成语,并围绕上下段落的内容展开成语解析,以此内化成语认知,确保学生理解的成语语义与文本高度契合,养成善于联系上下文解析成语表达寓意的学习习惯。
  (3)联系生活经历,加深成语理解
  成语是固定的语言结构形式,普遍具有多重含义和内涵,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活经历普遍较少,接触和运用成语的机会也较少,这导致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认识普遍较模糊和浅薄,很容易将一些四字短语归入成语行列。因此,为加深学生对成语词汇的理解力,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做出解读指导,通过教授科学的成语类比方法帮助学生鉴别成语与短语的差异,以此建立正确的成语认知体系。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四年级上册《观潮》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内容并找出其中的成语,学生迅速阅读,很快就找到了一些成语,如“若隐若现”“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平浪静”“齐头并进”“风号浪吼”等。接着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与文中成语相似的词组以及不同成语词组的常见用法。学生很快就想出了一些与这些成语相匹配的成语或四字短语,如“人山人海”可以对“人来人往”,“人声鼎沸”可以对“吵吵嚷嚷”,“风号浪吼”可相对“风起云涌”“波涛汹涌”“风雨交加”等。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将不同词组进行对比分析,如“人声鼎沸”说的是人群的声音像煮开了锅一样,这一成语在生活中往往会用于形容场面非常热闹;而“吵吵嚷嚷”虽也是形容人多的热闹,但这种热闹是乱而杂的,带有一丝贬义。学生也可在对比学习中,了解不同的成语用法,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其中的意思。
  现代教育者普遍认为生活环境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其实非常有限,但生活环境无时无刻不在给予学生知识。因此,教师要灵活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学习,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将外界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4)构建展示平台,锻炼成语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成语的寓意,更需要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地使用这些成语,使成语内化为自己的日常用语的一部分,以此建立个体化的成语学习认知习惯。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许多的语言展示和运用平台,锻炼他们对成语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成语运用的合理性,最终形成良好的汉语素养,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有力帮助。
  例如,教师可在一周中选择几节课举办一堂“成语解说”大会,大会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教师可以给出一个题目,例如,在10分钟以内说出知道的所有“AABC”形式的成语,说得最多的人赢得胜利。小学生有很强的竞争心理,在竞赛心理的驱使下,学生的参与兴趣高涨,很快便说出了很多“AABC”形式的成语,如头头是道、欣欣向荣、历历在目、默默无闻、滔滔不绝等。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上一部分的成语进行造句,造得越多越好,且如果能在一句话中利用两个及以上的成语则加倍得分。例如,有学生用“头头是道”和“滔滔不绝”两个成语造句为:小明很喜欢乒乓球,一说到乒乓球他就滔滔不绝,且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佩服。还有学生以“欣欣向荣”和“历历在目”造句为:小明和妈妈去了汶川大地震的纪念址,那场地震遗留的废墟尚且历历在目,但在不远处的新城区已建造了许多的高楼大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与纪念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成语学习中,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将所学成语灵活应用,以此锻炼与提高成语使用能力。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一些四字词语和成语混合在一起,让学生仔细分辨哪些是成语哪些不是成语,如将“七上八下”“稀里哗啦”“一路平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词语,混合在“百步穿杨”“一鸣惊人”“围魏救赵”“瓜田李下”“舍生忘死”等成语中,指导学生再次复读成语的定义后,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成语,并分析成语与普通词语的区别,以此锻炼学生对成语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成语教学时,应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展示平台,鼓励他们充分运用掌握到的成语词汇展示自己的成语运用能力。这样做不但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成语学习热情,更能锻炼自主思考能力和成语运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活化石”,是古代汉语词汇中一种长期沿用下来的固定短语,多来自经典著作、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是汉语文化在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结晶,可以短短数字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道理,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创设学习渠道、构建学习情境、联系生活经历、提供展示平台,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稳定的词汇基础,促进他们日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玲.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研究――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D].西南大学,2020.
  [2]吴敏.融入课程 传承文化――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1).
  [3]石佳南.珍视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浅谈小学语文中低段成语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2).
  [4]薛天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究――以成语教学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8).
  [5]蔡萍.从四个“运用”谈小学语文成语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
  [6]倪为凤.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的策略阐释[J].新课程・小学,2019(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607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