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减”背景下中学德育校本资源开发与整合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改灵

  摘 要:目前,由于高考评估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时常产生心理问题,这种现象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为了减少学生及学生家庭的负担,降低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特制定了“五项管理”“双减”“五项原则”“美育”等《意见》。笔者将自己的想法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德育美育措施,并就中学德育校本资源开发与整合探索的作用,“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美育校本资源开发与整合探索的思考提出来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思考,值得深思。
  关键词:双减;开发与整合;研究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3)01-0205-03
  1.“双减”背景下,中学德育、美育校本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的探索
  (1)拓展“德育美育+课后服务”模式
  实施“德育美育+课后服务”的教学模式,德育课渗透在每星期周一的晨会上国旗下的演讲、班会课、思想政治课、经典诗文朗诵、激情歌咏比赛等方面,美育体现在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以及课后服务课上的社团活动上,社团有合唱社团、国画社团、卡通画社团、围棋社团、电子琴社团、古筝等社团。学校规定,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要组织一小时的社团活动,教师也参与其中,和学生融为一体,既锻炼了技能,又陶冶了情操。学校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一点一点体验,内化素质,外塑形象。
  “双减”以来,为了响应政策号召,更为减轻学生负担,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减负措施,其中最令学生及家长满意的举措就是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周内每天下午,抽查一节课让学生自习,在教师的看护下完成课后作业,让学生不带作业回家,以此减轻学生及家长的负担。课后延时服务推行以来,深得家长、学生的认同,实施后取得很好的效果。近十几年来的教学改革的重点都是为了学生和家L减负,“课后延时服务”的推广和试行,可谓正当其时。
  (2)拓展德育教育管理实践,凸显双减优势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德育是当前中学教学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中学应尽力凸显出“双减”政策的优势,积极拓展德育管理实践的内容,并在德育中寻求家长作为自己的有效帮手,从而推动德育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话题。德育内容需要具备高度实践化,因此,也需要社会各部门给予学校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而延伸德育管理实践则正是让中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中用健康品行与道德,因此,学校在德育中应转移方向,寻找学生家长的帮助。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中,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德育中,学校和家长达成教育默契,获取家长积极配合,德育的效果会更为丰富。例如,学校拟定了“百善孝为先”的德育主题,并且在该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家长普及“双减”政策的教育优势,倡导学生家长和教师一同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孝道观念,促使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综合德育能力,学校借助此次活动重新构建学生的“孝道”,让学生在爱的熏陶下实现稳步发展。孝道的另一层面,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育儿辛苦,学校可以安排“算算情亲账”“学会感恩”等主题班会,通过孩子与家长算账经济账、体会生活的不易,同时,学会节俭,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相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孩子最亲的父母的陪同下,这样的德育一定会深入人心,取得更可人的效果。
  (3)多措并举,齐头并进,拓展德育美育资源空间
  为推进学校德育美育发展,学校大力推行一系列活动,并将德育与美育资源整合起来。首先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德、体、美的同时,学校还设立了特长班、管乐班,组织有特长技能和音乐爱好的学生为班,请专门的艺术教师做专业指导,既圆了孩子们学习艺术特长的梦,也提升了孩子们的艺术素养,更为学校的德育美育锦上添花。目前,学校的这些举措已经初见成效,例如,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由精神抖擞的管乐班同学演奏《国歌》,在庄严的音乐声中,五星红旗迎风冉冉升起,全校师生们的心情既激动又自豪。而且,开展以节庆、主题队会、经典朗诵、书画展、运动会等多种形式推动课程改革,使德育美育渗透于学校的各个层面,做到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相融合,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融合。
  每年暑假,县教育部门会组织中考名优学生来一次“清北行”,即带领优秀的学生去参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然后让参观归来的名优学生给在师兄师弟们讲“清北行”之体验,让名校精神深入人心,让榜样引领下一届学生。每逢清明节,学校会组织全校团员、党员到烈士纪念馆去学党史、祭英烈,让学生们受到了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的熏陶。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孩子们的思想认知,提升了他们的精神素养。
  当然,这些举措还不够,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劳动技能锻炼也必不可少,学校还定期举办学农体验、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镇政府与学校联合,组织学生去家乡的山上植树。通过植树劳动,孩子们体验了劳动技能,更难能可贵的是观察到了家乡的美,自觉建立对生活的热爱,亲身体会建设家乡的重要性;每年3月5日的学雷锋日,学校学生会都组织青年志愿者做一次志愿活动,如打扫街道、公园、广场,去老人院做清洁、演节目、讲故事,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的好品质。在一届届学生的传承中,这些活动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亮点,激励着一批有一批青年者愿者向真、向善,继承者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中学德育校本资源开发与整合探索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
  由于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学生的思想品德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弥补因环境而产生的个性差异,需要对环境进行剖析,改善环境,立足当前,把握现实,这就是学校资源开发的重点。以国家、地方、校本资源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野和更多的选择。学校本位道德资源来源于生活,来自学生所熟知的情境,让同学们熟稔中见新、平凡中见奇、生活中见教益,了解教育的真谛,激发思考的火花,进而推动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

  (2)有利于丰富或补充国家教育资源体系
  我国的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理念、深厚的内涵、庞杂的结构、兴旺的产业和自成一体的资源体系。作为教育的实际实施主体,由于其地域位置、社会结构、风土人情和教育实践的特殊性,必然会成为具有鲜明的校本教育资源。利用校本德育资源,可以使德育生动化、形象化,操作起来更接地气,克服课堂上将德育视为“符号知识”的弊端,为德育情境的创设和体验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学生跳出教科书狭窄的视野,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有效的应用。特别是在改变学校道德教育资源结构单一、改变学生道德教育习惯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校本资源具有鲜明的个性,它必然会成为一种资源系统的精华,它的存在价值就像艺术作品,越具有民族特色,就会越具有世界性。对学校校本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不仅可以充实和丰富我国的教育资源,还可以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丰富德育的内涵。
  (3)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合作体
  从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全面性、专业性、实践性、时效性等挑战出发,与时俱进、谋划新方法、新对策,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在学校的发展中,资源来自周围的社会,而资源的利用和回收也会回馈于社会。德育中,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集中各自的优势,推进德育资源互有互通,实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打造一所有特色的德育平台。作为一所初级完全中学,学校常常鼓励高中部学生去初中观摩学习,组织初中小同学充实到高中德育实践课上,观摩班会、学习文化长廊布置、读书成果展览等德育活动。在不同层次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健康成长。一个重视教育的社会、一个学习团体,必然会加强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提升其发展的软性力量。人民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性的教育必然是社会的。相信,在这样的德育文化熏陶下,学生将会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3.“双减”背景下学校德育美育校本资源开发与整合探索的思考
  (1)改革评价方式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各大中学全面发展德育美育校本资源,受到学生们的高度喜爱。然而,面对升学、考核等各方面的压力,学校和学生都不敢放开手脚,害怕进行过多道德教育活动,影响学校教学效果、学生的成绩。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社会权威机构,就应该尽早出台一套与“双减”政策配套的教育评价机制,助推“双减”政策得到有效实践。
  (2)加强宣传力度
  要大力推广、解读“五项管理”“双减”“五项原则”“美育”等《意见》,让全社会都能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学生家长,让社会各层互相扶持、共同努力,把《意见》贯彻落实下去。学校在政策宣传上应主动作为,开展家校互动,有针对性地策划家长开放日、接待日、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了解政策,参与教育活动;对家长来讲,需要去督导孩子,要做好体育、美育、劳动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而学生要主动适应“双减”这个背景,除了学好学校开展的文化课,学生应主动减掉不必要课外辅导、培训班、兴趣班的负担,重拾以前没那么强调、没那么重视体育、美育、劳动等的培养,真正将自己培养成的、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3)加强正确引导与监管
  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外辅导+道德教育”的实践,社会各界一致反映,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减轻了,兴趣特长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在校的幸福指数上升了。可以说,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学校的道德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新的问题,就是“双减”本身也可能会成为师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因为,我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了之后,又要增加原来不被重视的内容,等于没减,甚至增加了学生负担,导致许多家长、学生不理解。目前,有社会人士就在讨论,好不容易减轻一点负担,又要增加体育美育,是不是还在给学生增加负担呢?其实这两个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双减”之后,我们把原来在题海战术中畅游的时间和精力拿出来去做过去不重视、其实又是对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的美育体育,它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好事,目标是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思考
  各地“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的确减轻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很多负担,但对教师来说,负担似乎是大大增加了。据调查研究发现:大量的老师在“双减”后工作压力更大了,现在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来做教学研究,做作业研究了,从以往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转变成了非教学事务上的工作。教师整天写不完的心得体会,填不完的表格,应付五花八门的比赛或是活动,各式各样的评比和检查……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空闲时间越少,他被各种计划、总结之类的东西弄得越忙,那么他对学生将要无物可教的那一天就来得越快。”所以,中小学一线教师呼吁,请让教师安静教书育人,把力气用在对的地方,才能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让教育回归本源,让教师回归教学本身,更是教育本该有的样子,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4.结语
  总之,学校德育课程开发要坚持目标导向,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在评估中要坚持发展性原则。本文认为,要坚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学校德育课程实践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每个道德教育者和每个教师都要掌握正确的道德教育技术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理解、体悟、创新、坚守。笔者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学生德育稳步健康发展,能真正让学生走向素质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科林马什,徐佳(译).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2]陈桂生.“学校课程”的建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3]奥恩斯坦,汉金斯,柯森(译).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20.
  [4]杨勇,张诗亚.学校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9(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4611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