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闲话北京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福林

  北京的“礼”
  
  北京是六朝古都,首善之区,皇家礼仪规范深深影响着民间,所以,老北京人最讲究“礼”。这“礼”是什么?就是人与人互相尊重的心态和行为。
  北京人自己见了面,必定先行礼,然后嘘寒问暖。问对方的身体是不是健康,问家业是不是兴旺,问老人是不是硬朗,问孩子学业如何等等,真是无微不至。对方也是一样,不仅认真回答,也得反过来详细地问对方一遍,那客气劲儿就甭提了。
  要是谁家有了困难,街坊四邻一定会来救济,没多有少,(扌汇)一碗棒子面儿,带一张烙饼,甚至拿小茶杯送点酱醋调料,给一块姜、两头蒜、几棵葱,绝不让您还。下回我有难处您也一样。可有一样必定得还,那就是盐,如果不还,那就讨人嫌(咸)了。
  北京人对外地人更是以礼相待,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亲和力,有时表现出侠肝义胆的仗义。外地人来到北京打听路,答话的北京人绝对热情,他们可以放下手中的活计,详详细细地告诉您过几个路口,拐几个弯,那儿有什么明显的标志,大约会走多长时间,生怕您走错喽。外地人来北京找营生,北京人也会尽量提供方便,不会怕您抢了他的饭碗。要是赶上北京个别的“混混儿”欺负外地人,大部分北京人一定会出面干涉,群起攻之:“出门在外,谁也不容易,积点德吧!”七嘴八舌,事儿就和解了。因此,北京人“礼”的核心是“积德行善”。
  北京人管违反“礼”的事叫“不局气”,意思是这是不应该发生的、让人不愉快的事。在对这类人和事表达此评价的时候,包含着一种劝戒和警告:你别美,你干这种“不局气的事”,早晚你也会“不局气”。
  北京人正是在这种“礼”的秩序中四平八稳地前进,经历着祥和安然的社会生活,创造出典雅而又多彩的文化。如今,虽然北京方方面面的变化太大了,但北京人的“老礼”还是没变。您要是在北京生活上几年,这方面的例子一定会举出很多,您说是吧?
  
  北京的“爷”
  
  “爷”是北京人的一个称谓,即祖父,也泛指老年男子,如“老爷子”。在皇宫中,皇上是最大的“老爷子”,所以称皇上为“爷”,如“乾隆爷”“雍正爷”;皇上的兄弟们称为“皇爷”。
  管不是自己爷爷的人称“爷”,是礼节上的尊称,意思是您的辈分高,我的辈分低,理应尊重您。
  如果在“爷”前再加上一个“大”字,“大”和“爷”字都不能读轻声,是对本不是“爷”的人的一种抬举。在电影中我们常看到那些有权有势的,常被人尊称为“大爷”,甚至有时年龄大的管年龄小的叫“大爷”。
  不过,而今别人叫自己“大爷”,心里可不是那么舒服,甚至觉得有点嘲讽味道,因为“大爷”现在包含了一点贬损的意味。中杰英先生的话剧《北京大爷》就是这个意思,指像老北京八旗那样,规矩多,好侃大山,游手好闲,但待人热情义气的成年男子。《北京大爷》准确地抓住了老北京人这种内在的精神特征和外化的形态神韵,令人叫绝。有时“大爷”可简化为“爷”,刘一达先生的小说《北京爷》与《北京大爷》有异曲同工之妙,里面的“爷”和“大爷”意味相同,是一种带有尊敬的调侃。但甭管怎么说,“爷”是尊称,“大爷”也是尊称,是恭敬但略带戏谑的尊称。
  与“爷”有关的称谓是“爷们”,二者不是一个词。“爷们”加上“老”,或再加上“大”,都是指成年男子。北京作家王文成的小说《关厢的老少爷们》,是指“老爷们”和“少爷们”的合称。“老爷们”是指已婚的,“少爷们”是指未婚的,但都是泛指。如果是专指,即称呼某人,“爷们”不像“爷”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而是长辈对晚辈的呼叫,说白了就是伯伯、叔叔叫侄子。所以,前些年北京有位作家出了一本叫《天痴》的小说,作者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北京人叫‘爷们’是尊称”,就说错了,他把“爷们”当成了“爷”。其中写的是年轻北京人的经历,他的小说称作“北京爷”系列,又错了,要改成“北京爷们”系列就恰当多了。
  有人提出不应以婚否作为区分“老爷们”和“少爷们”的标准,而应以年龄作为区分二者的标准。此话似乎有理,且听咱略作辨析。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对,关键是要弄明白其中的时代演变过程。按公认的分法,清朝以前称“老北京”,民国时期称“旧北京”。在老北京的封建时代,不仅北京,恐怕全中国都是已男子结婚作为“成人”的标志,即使结婚者的年龄很小,也可以被尊称作“爷”,从而进入“老爷们”的行列;而未婚的不论岁数多大,依然是“少爷”,属“少爷们”的行列。这样,如果仅按年龄来区分,往往会造成一些误解。但后来,经过民国,再到新中国,这种封建的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淡化,人们就以年龄来区分“老、少爷们”了。
  可以佐证以年龄区分“老、少爷们”的是与“爷们”相对应的一个称呼“娘们”。“娘”北京话发“nia”音,声调阳平。凡女子结婚,不论年龄大小便可称“娘们”。“老娘们”是对已婚女人的称呼,略带贬义。反过来,未婚女子,不论年龄多大均不可称“娘们”,而据不同社会地位称作“姑娘…‘闺女”“丫头”。如有人叫年轻的未婚女子“小娘们”,则是一种侮辱性的蔑称。未婚女子即使活到七八十岁,不结婚也只能加一个“老”字,称“老姑娘”,而不能因其年老而称呼“老娘们”。
  老北京话真是有意思,一个“爷”字就绕了这么大的圈子,要弄清楚,还真得费点脑子。从中我们看到,作为有着深厚皇都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城市,北京的语言相应地也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北京人的性格
  
  性格是文词儿,性格就是秉性,说白了就是性子。人常说“急脾气,慢性子”,可见,性格和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关系密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人急脾气,火爆性子,三句话不顺当就动胳膊根。南方人软性子,遇事好斗心眼,兜圈子,不吃亏。那北京人是啥脾气秉性?我得先给您说说关大爷。
  关大爷是我的老邻居,旗人,本姓瓜尔佳,今年80多岁,早就退休了。当年拉洋车,在街面上混事由,南来北往,五行八作的各色人等关大爷见得多了,谁叫咱北京人全呢!关大爷还是天坛里的练家子,走的是八卦。
  听我爸爸说,解放前有那么一天,关大爷拉了一个伤兵,这个伤兵不但不给钱,骂骂咧咧,还动手就打。论关大爷的功夫,一掌就得把伤兵打趴下,可关大爷不还手,这当兵的一点觉察也没有,其实关大爷早把他腰里的匣子枪给顺过来了。这伤兵走出老远才发现枪没了,回过头来找,见关大爷正坐在车上等着他呢。伤兵上来要枪,关大爷一翻白眼反问:“哪儿写着这是你的枪呀?”说着举枪对着伤兵的脑门子,二拇指扣着扳机。这阵势可把伤兵吓得够呛,赶紧作揖打恭,就差跪下磕头了。关大爷说:“你当着大伙说句该说的话。”那伤兵赶紧说:“爷,俺坐车不给钱不对,打人更不对,你就饶了俺吧。”说着就往关大爷手里塞钱。关大爷钱没收,把枪还给了伤兵,教训他说:“下回别见着老百姓就耍横。”钱没挣着,关大爷落一个气顺。
  时间一晃到了90年代,关大爷在家门口又遇上俩嘎杂子――在门口早市卖菜的两个外地的小伙子,一个是东北人,一个是河南人。为了争地盘抢买主,互相斗气,天天都把垃圾扔到关大爷的大门口。滑不出溜的,要是把关大爷摔着可了不得。关大爷连说了他们两次,一点也不管用。俗话说:事不过三。这第三天,大伙都捏着一把汗,怕关大爷和他们急;虽说有功夫,可毕竟是80多岁的老人了。可您猜怎么着,关大爷不用一兵一卒,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哥儿俩教育好了。第三天一大早,那哥儿俩趸完菜回来,闻到了阵阵香气,只见关大爷门口一左一右,摆着两盆半人高的米兰,那一朵朵小花刚刚张开小嘴。这哥儿俩互相看了一眼,二话没说,各自卸货,从这天起,改邪归正啦。
  听了关大爷的故事,北京人的性格您悟到了吗?一句成语:柔中有刚。您瞧,我这跟您介绍北京人的性格,不直着说,让您猜闷儿,不正是北京人性格的一个侧面吗?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2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