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报业流程变革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长伟 张 垒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报纸新闻依照一定的流程得以生产。宏观上,这一流程开始于前期的受众调查,结束于后期的市场反馈;微观上,报纸内容的生产要经过新闻线索的搜寻、采集、筛选,记者队伍的分工调度,单件新闻的采写编,版面整体的统筹、编排、设计,版样的校对印刷等一系列相互承继的环节。
  几十年来,随着报业改革的进行,报纸的生产流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而每次流程革新的背后往往都是一种新的新闻编辑理念、新的媒体运作模式。本刊记者深入到报纸采编一线,与夜班编辑一同经历报纸的生产过程,以此梳理近年来报业在生产流程变革上所做的尝试,探讨流程变革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展望变革的可能方向。
   流程,韦氏大辞典的定义是“为达到预想的目标或产品的一系列有序和完善的步骤或操作”。
  报纸的生产流程,就是一份报纸生产出来的全过程。笼统来说,它包括从纸张的采购,到新闻的采写编辑,再到最后的印刷等等前后相连的一系列环节。在这一生产流程中,采编流程居于核心地位。在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报纸生产流程呈现出不同特征,它们或被动跟随技术的脚步,或主动调整应对市场的挑战,不同报社的生产流程也有很大不同,甚至看起来各自处于不同时代。
  与版面变革、组织结构变革一起,流程变革是中国报业嬗变、前进的缩影。
  
  信息化浪潮下的流程衍变
  告别铅与火:技术推动流程变革
  
  历史的脚步永远不像钟摆那样均匀平衡。1987年,世界上第一张采用计算机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在《经济日报》印刷厂诞生,中国报业开始告别“铅与火”,到1993年,仅仅6年间,全国99%以上的报社采用了国产激光照排系统,延续近百年的中国传统出版印刷行业得到彻底改造,中国报业眨眼间跨入世界报业信息化的先进行列。
  对《无锡日报》来说,这一历史性时刻是在1991年5月28日。之前,《无锡日报》的版面编辑们晚上要离开编辑部,到印刷厂去工作。和版面编辑一起工作的还有校对、收讯(接收新华社电讯的工作人员)和排版工人。在印刷厂,版面编辑将文字稿件交给拣字工人,拣字工人将相应的铅字拣出来,打出小样,并经过初步校对后,交给拼版师傅。拼版师傅则根据版面编辑事先划好的版样拼版。在拼版中如果遇到稿件字数过多或过少,编辑则随时对稿件进行增删。在版面编辑、拣字工人、校对、拼版师傅的交叉合作中,报纸的版面得以最终完成。
  1991年5月28日之后,这一切都被电脑替换。拣字工人和拼版师傅被组版员所代替。版面编辑划好版样直接交给组版员。组版员根据版样排版。《无锡日报》总编办主任陈子明说,原先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排版工作在实行激光照排之后,在熟练的组版员手中,只需要15-20分钟。版面编辑增删字数、更换字体等等不再需要众多不同工种人员的参与和协同。在生产链条缩短、报纸采编环节与生产环节分开的背后,生产效率急剧提高。
  采编流程计算机化:未完成的流程革命
  就在不少报社刚刚告别“铅与火”的1994年,又一场信息化浪潮出现了。1994年1月,《深圳晚报》首家采用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编辑、记者开始“告别纸和笔”。根据这一计算机系统,整个采编流程,从采访、写稿、编辑、传送、审定、签发直到组版、发排,全部实现了电脑化管理。
  《无锡日报》1998年12月28日正式启用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记者将写好的文字稿提交给部门主任审阅,部门主任审定后交给总编办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对稿件进行编辑处理后提交给值班总编,值班总编电子盖章后返回给责任编辑。新的采编系统看起来繁琐和不便,甚至改变了人们一些习惯性的做法。为了完成这一采编流程的电子化,《无锡日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来培训采编人员。
  《无锡日报》网络新闻部主任李燕回忆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子报《江南晚报》初上采编系统时说,“上采编系统遇到的最大阻力还是观念上的。为成功过渡,刚开始,《江南晚报》单机不联网,我们一直和方正的技术人员在现场交流和磨合,磨合到这一系统基本符合我们的采编需求时才联网。电子化流程也是根据当时已有的采编流程为框架。”在随后方正不断对这一软件进行升级更新时,《无锡日报》也没有盲目跟进,无锡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刘川始终强调,要以自身的需求为着眼点,“把采编系统用到极致再更新”。
  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并没有颠覆或者大规模更改新闻采编的原有流程。它更多的意义在于将报社已有的采编流程加以固化和规范。借助计算机网络的便利,编辑部的指挥和把关得以前移。《无锡日报》社会热线部副主任潘一东说,通过这一系统,他和编辑几乎可以同步看到记者写作的内容,这便于他及时与记者沟通稿件,避免在记者完稿时才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对稿件进行统筹。
  流程的固化使采编系统可以更好地避免差错,任何一个环节对稿件所做的修改和处理都可以在电脑里清晰呈现出来,一旦出现差错便可迅速查找原因,责任清晰明确。
  然而,这场信息革命并没有像告别“铅与火”那样迅猛地被各个报社接受。基于各自实际,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地方报社并没有上马电子化的采编系统,一些报社虽然设置有采编系统,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搁置未用。
  
  市场竞争中流程的分化与整合
  
  上个世纪末之前,技术是报业流程变革的第一推动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1999到2000年前后,中国报业迎来一次业务流程再造的高潮,这一阶段,中国报业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通过业务流程调整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读者需要。
  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离?
  这一时期,“采编合一”和“采编分离”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争论与尝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986年《扬子晚报》创刊时,采编部门只有两个:编辑部和采访部。后来,当报纸不断成长,原有采访部中的条口逐渐发展为独立部门,这些部门有编辑又有记者,从采访到划版都在部门内完成。《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戴平介绍说,那时,不但文体部、副刊部,包括新闻部也实行部门自采自编的编采合一制。
  到20世纪末,多数的中国报纸已经抛弃了简单的编采分离,以部门为单位的编采合一成为大多数报纸最重要的采编流程。
  也同样在此时,一些大城市的晚报和都市类报纸竞争开始日趋激烈。压力一方面来自于对新闻质量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来自于报纸版面不断扩大,发稿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为了应对新的要求,不少报纸开始逐渐改变传统的以部门为单位编采合一制的流程,探索适合自身的采编模式。
  以《北京晚报》为例,1998年之前,《北京晚报》实行以部门为单位、部门主任为编辑人的编采合一制。这一时期,各个部门有归属于自己的记者和编辑。记者采写稿件,首先交部门主任审核,部门主任审核完毕交给本部门的编辑排版。编辑将所有版面拼接完成之后,再交给总编把关。
  1998年之后,《北京晚报》在地方新闻(北京新闻)的编辑流程上做了重大改革,重点是在部门主任之下设立责任编辑,一个部门负责2-3个版,每个版配备一个责任编辑。责任编辑一方面指导记者进行采访,另一方面也负责最后的拼版工作。经过不断变化调整,到2003年,《北京晚报》的采编流程已经稳定为以版为单位,责任编辑为编辑人的编采合一制。
  关于此次流程改革的原因,《北京晚报》副总编辑谢星文说,“1998年之后,版面越来越多,部门主任疲于应付,没有足够的精力用于新闻的策划和组织指挥,设立责任编辑,可以把部主任的工作进行拆分,分流一部分给责任编辑。另外,设立责任编辑可以更好地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让年轻人发挥更大作用”。

  从以部门为单位的编采合一到以版为单位的编采合一,看似变化不大,实则是整个编辑思想的重要转变。它意味着报纸采编的重心从记者转移到编辑。在以部门为单位的编采合一下,编辑大体相当于排版员,新闻采访的策划与指挥权在部门主任手里,但在实际操作中,部门主任大多无力过多承担策划与指挥的任务,记者拥有相当多的自由。在以版为单位的编采合一下,责任编辑地位有了重大提高,被赋予策划和组织指挥新闻采访的重要职能。
  就流程改革的方向来说,《北京晚报》试图采取一种以编辑为轴心的“大编辑”制。2002年左右,《北京晚报》在编辑部中分别设立“采访中心”和“编辑中心”,实行较彻底的“采编分开”。但这一尝试并不成功,很快,《北京晚报》又退回到以责任编辑为核心,以版为单位的编采合一。
  总结分分合合的原因,谢星文说:“采编分离事实上是大编辑制。但由于历史原因,《北京晚报》形成了记者强、编辑弱的局面。好记者并不能直接拿回来做大编辑,大编辑奇缺。后来没办法,还是以原来的编辑升任大编辑,结果,编辑指挥不了记者,没办法起到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搞了‘责任编辑制’,部门主任和责任编辑一起发挥作用。”
  《现代快报》也在1999年改版时尝试过采编分开,但很快发现同样的问题:队伍年轻,编辑较弱,采编分离并不能完全实现编辑参与策划、组织报道的原初设想。和《北京晚报》类似,《现代快报》并没有完全依赖编辑实现组织指挥报道的职能,而是通过强化“采前会”“编委牵头”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协助编辑完成对报道的策划和组织指挥。
  时至今日,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离的争论和探索依然在持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单纯的采编合一或者采编分离都不符合当下中国报业的实际,但重新梳理采编流程,建立以编辑为中心的采编体制则是较为一致的变革方向。
  
  从单一流程到多个流程
  
  2000年前后,都市类报纸进入到厚报时代,与此同时,全国的晚报纷纷改为早出,与都市报争夺市场。报纸急剧膨胀且在时间上高度集中的印刷需求难以同时得以满足,印刷生产环节能力的缺失开始反馈到采编流程上,不少报社结合印刷时间,重新设计和调整流程,形成若干条采编流程并行的局面。
  《扬子晚报》从这一时期开始实行分时校版,与此对应,部分版面截稿时间提前一天,预拼版占所有版面的一半左右。
  《现代快报》则从2002年开始,实行分时分类签版,将全部采编内容分为当日新闻、广告;非当日新闻、广告;专刊、副刊;突发新闻;外号、特刊等五类,分别制定不同的流程,将过去的单一流程划分为五个流程,对终签实行不同的时间段控制。
  在这五类采编流程中还有细分,由于非当日新闻、广告和突发新闻都要和当日新闻拼版,所以在这三者中,非当日新闻、广告最早签大样,当日新闻最迟签大样,而突发新闻则随时签大样,交错岔开。专刊、副刊和外号、特刊不需要与当日新闻版拼版,可以单独印刷,《现代快报》在流程设计中使其有计划地提前签大样,平衡整个采编工作时间。
  通过多个流程在不同时段上的并行,采编部门工作量在时间分布上也更均衡,为印刷的均衡生产提供条件。
  
  流程刚性不断增强
  
  随着生产环节对采编环节的影响与制约的显露。报纸印刷方式、印刷地点、彩版数量、印厂分布等等对采编流程和时间节点形成了倒逼。谢星文说,2006年《北京晚报》的分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16版、8版一叠变为32版、16版一叠,分叠的变化直接导致报纸清样时间的改变。“现在,我们必须把32个版面全部传齐之后,印厂才可能印刷。”
  但时间不等人,市场竞争一方面使各报增加版面,另一方面,也使各报上市或“出街”的时间变得极为敏感。
  戴平说,“扬子这么多年出晚报,实行了一年的一报两出为彻底改成早报做了铺垫,使得时间观念更为突出。”在谢星文看来,在《法制晚报》诞生后,《北京晚报》的竞争压力更大了。《法制晚报》一面市就积极拼抢出版时间,依靠比《北京晚报》早出摊半个多小时的优势,《法制晚报》在零售市场上奋起直追。
  这种情况下,《北京晚报》在采编流程上任何一点延误都可能给对手留出足够生长的空间。几乎所有的晚报和都市报都同样面临类似问题。为了保证最终的面市时间,各报都对流程设计了严格的时间节点,甚至进行流程压缩。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戴平正忙着设计一个新的流程规定,力求解决出版时间不够准时规范的问题。计划将下午4:30的编前会提前到4:00,而在去年下半年之前,这一编前会时间还是下午5:00。提前既是为了给记者补充采访留出更多时间,也是为了给印刷出版腾出更多时间。
  作为采编流程刚性不断增强、柔性不断减小的后果之一,谢星文承认,抓时效的同时,报纸的内容质量有牺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78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