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机制保障科学的出版流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记者

  一人办报不如多人办报,
  多人办报不如大家办报
  
  中国记者:《新华日报》是一份有着优良传统的党报,这些年来编辑出版流程都有哪些变化?
  周跃敏:20多年来,《新华日报》的出版流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第一阶段,新闻稿件(包括图片)按“记者―部主任―分管总编”这样的流程运作,分管总编签发的原稿,由总编办根据各版定位和需求分别归入各版择时安排见报。后来出版功能从总编办划出,成立编辑出版部,下设A版编辑室、B版编辑室和C版编辑室,分管总编签发的原稿,由编辑出版部归入三个编辑室,再由他们统筹安排上版面,值班总编晚上看大样。这种操作流程最大的特点是,分管总编决定稿件用不用,总编办(后来编辑出版部)决定何时用怎么用,值班总编负责版面的总体把关。它的好处是分兵把口,职责明确;但时间长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稿件的调度权在出版部,出版环节成了整个报纸的中枢,一些记者和部门为了上稿甚至去公关版面编辑,有时候总编辑的意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和全面的体现,报纸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从1995年起,编委会对出版流程作出调整,明确提出“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用稿原则和标准,发稿流程由“记者―部主任―分管总编”变为“记者―部主任―值班总编”,值班总编负责审看所有新闻稿(原稿),并直接组版,晚上再看大样。编辑出版部负责版面的编排。这样做的好处是,统一用稿标准,确保导向正确,同时杜绝质量低劣的关系稿、人情稿。值班总编对各个部门的发稿情况心中有数,稿件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新华日报》的版面也增至16个版,工作量成倍增加,值班总编再像过去那样大包大揽、亲历亲为,已难以胜任。因为我们的16个版全部当天现拼,下午发稿,晚上组版,每天的看稿量总在二十万字上下。如果说4个版、8个版的时候一个人还能全部看过来,现在就很难这样操作了。实在勉为其难,稿子必然就看得粗,反过来影响质量。而部主任因为自身有写稿任务,同样要参加考核,放在部门管理、新闻策划、稿件加工上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受到影响,有时候甚至同记者争稿写。站在更高的层面参与办报,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再一次对编辑出版流程作出改进已是势在必行。
  中国记者:《新华日报》从今年3月1日起实施改版,编辑出版流程做了哪些调整?
  周跃敏:从2006年7月起,《新华日报》就开始筹划改版。为适应改版需要,充分发挥部门主任的作用,加强对稿件的组织调度和编辑整合,强化采编环节与出版环节的连贯性与协调性,结合改版,我们对操作流程及组织构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将报纸版面分成两个部分,采取不同的运作方式。
  第一部分为要闻与江苏新闻共五个版。这部分版面实行采编分离,新成立新闻编辑中心,操作流程由过去的“记者―部主任―值班总编”变为现在的“记者―部主任―新闻编辑中心―值班总编”。新闻编辑中心根据编委会确定的编辑思想和五个新闻版的内容定位,对各部门发来的稿件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加工,将相关稿件的电子文本和书面文稿分别归入不同版面的稿库,由值班总编审签。当天稿件当天处理完毕,暂时不用的稿件和退稿统一存放,随时备选备查。中心主任会同出版部主任协助值班总编组版,并轮流值夜班。新闻编辑中心同时协助值班总编加强新闻选题的研究和策划,并根据版面需要和值班总编的要求,对相关部门的稿件采编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和调度。
  第二部分为专版专刊,包括焦点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财经、文化、体育、5个周刊及部分不定期专刊。这些版面实行采编合一,根据编委会确定的编辑思想,由相关部门或编辑室作为责任主体进行运作,最后出大样交值班总编审定。
  我们提出“一个人办报不如多人办报,多人办报不如大家办报。”在报社内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管理层、中层和普通编辑记者各司其职,群策群力,高效运转。在报社外部,广泛吸纳通讯员、特约编辑、特约撰稿人和读者参与办报。通过多种方式实行报网联动,借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参与性改造传统的办报方式,为报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互联网时代报纸运作模式的变革。
  以前值班总编一个人看大样,16个版的大样往往在短短的半到一小时内蜂拥而至,值班总编只能把重点放在把关上,而对一些需要进一步斟酌和改动的内容难以全部顾及。随着出版流程的改变,现在新闻编辑中心的三位主任轮流协助值班总编看大样,起编务主任的作用。值班总编得以集中精力把好导向关,重点斟酌A1要闻版,并处理突发新闻和重要新闻,临时调度版面。而编务主任的主要任务是斟酌标题,修改大样,向值班总编提建议。
  整合资源报网互动
  中国记者:采编流程发生变革后,从集团层面,有哪些整合资源的设想?
  周跃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共有12张系列报6个期刊。目前的运作模式是各自为阵,互不相干。一个条口,几张报纸都有分工记者;一个活动,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可以去一桌记者。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影响效率。这一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绝非个别现象。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也许还不成熟,就是在集团范围内实行“大采访中心、小编辑部”的模式。集团成立大采访中心,就像内部的小通讯社,根据集团各报的需要,向他们供稿;各报没有自己的采访队伍,只有一个小编辑部,既可以选用整合采访中心提供的稿件,也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和策划向采访中心定购专稿。当然,要走到这一步将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关键是要解决成立了统一的采访中心后如何继续保持并强化各报鲜明的特色,这是一个难题。
  难归难,我们还是要试。原则是大胆设想,稳步操作,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第一步从整合图片资源做起。配合改版,今年1月成立了《新华日报》图片中心。由于《新华日报》采用的图片分别来自不同的渠道,包括本报记者、市县报记者、基层通讯员、新华社、权威网站等,编辑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图库,互不通气,经常重复发稿,图片质量也参差不齐,特别是下午下班后发来的图片经常被闲置浪费。成立《新华日报》图片中心后,部门图库全部停用,各个渠道的图片统一上传至图片中心,经过图片中心筛选整理加工编辑后存入统一的图库。版面编辑、编务主任和值班总编根据需要进入图库选用图片,好中选优,确保质量。当天用不完,以后几天还可以用,有保存价值的另存资料。为了鼓励版面编辑选用高质量的图片,版面考核方法也作了相应调整,变以前每月评好版面为现在每天打等,其中图片占的权重很大。图片资源整合后,《新华日报》的图片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集团内已有子报要求加入《新华日报》图库。
  整合了《新华日报》的图片资源后,我们开始打通和《扬子晚报》的互通渠道,两报相互授权,可以进入各自的图库选用自己需要的图片。这个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之中。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打通和《南京晨报》的互通渠道,共享图片资源。时机成熟后,我们将考虑整合全集团的图片资源,成立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图片中心,集团内所有报纸、所有渠道的图片都进入统一的图库,加工编辑后供各报选用。一张好的图片被多张报纸采用,摄影记者、通讯员或编辑就可以获得加倍记分,这有利于调动大家出更多精品的积极性。
   中国记者:网络媒体的兴起对报纸的生产流程有哪些影响,网站如何实现与报纸生产流程的对接与融合?
  周跃敏:我们探索新型传播方式,推进报网互动,扩大开门办报,利用网络这一新平台推进与读者的互动,实现报纸和网络的双向延伸。
  1. 每天选择数篇稿件,在报纸上编号,邀请读者通过短信投票或者网上留言的方式有奖评报。对于读者关注度高的稿件,还可就留言反映出的舆情动向作延伸报道。

  2. 实现延伸阅读。对于深度报道或一段时期内的重点、热点进行报网联动。对报纸上的单篇或连续报道,网站以一个专题的形式反映,配以各种数据、背景资料,并吸引读者参与,比如投票、跟贴评论等。延伸报道由网站和记者共同实施。
  3. 借鉴新华网、人民网做法,加大探索性报道,以及相对尖锐的舆论监督稿件的分量,以与报纸“错位”呼应,相得益彰,达到同时扩大纸质媒体和网络影响力的目的。对展开的得到认可的话题,既可在网上也可在报纸版面上作进一步开掘。
  4. 评论实行报网联动。
  5. 逐步推出报网联动的视频访谈,让热点事件、热点人物通过网络与读者面对面,使传统的“连线报道”立体化。访谈内容整理后在报纸上发表;版面上出现的热点又可以成为网络新话题,从而实现深度和立体式的报道。
  6. 网站开设专门频道,发动读者提供报道线索、反映情况、点题报道等,相当于网上“群工部”。在专门频道中读者与报纸的沟通,将实现篇篇有回馈。此外,开展有偿征集新闻照片,利用网络技术使《新华日报》的摄影记者队伍遍布全省乃至全国。
  7. 广告及经营性专刊实行网上延伸服务。
  流程的转变需要机制保障
  中国记者:流程改变以后,如何在各环节确保落实,提高效率和执行力?
  周跃敏:流程的转变需要机制作保障。以前报社每天早上8点半开策划会,记者自愿参加,没有刚性要求。由于开会的时间比较早,报不出线索又有压力,不少记者觉得参加策划会是一种负担,能躲则躲,效果越来越差,有时候甚至出现三个老总和一个记者谈选题的尴尬场面。总编辑直接面对记者,好处是可以从他们那儿了解到更多来自一线的新鲜材料,而不需要中间环节的传递,避免传递过程中信息衰减甚至失真。但是,由于参加策划会的记者太少,而且总是几个老面孔,线索单一琐碎的弊端逐步显现。总编直接指挥记者,也不利于调动发挥部门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部主任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新闻策划能力有不断退化的危险。
  借鉴兄弟报纸的成功经验,我们从去年下半年起在运作机制上作了适当的调整,把每天8点半的策划会和9点钟的部主任会“合二为一”,每天上午11:00召开采前会,编委会成员和部门主任参加。采前会的内容有四项:一是部门主任汇报本部门的新闻线索和初步设想,大家群策群力出主意定选题;二是新闻研究所介绍同城媒体和省外媒体的重点报道,看看人家报了什么,我们漏了什么,能得到哪些启发;三是网站介绍网上热门话题,供总编辑和各部主任参考;四是评报。采前会开始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些部门线索很少,甚至没有线索,后来我们进一步改进做法,以月为单位,每天统计各部门线索并排名,会前用投影仪公布进度,月底与部主任考核挂钩。运作机制调整后,部主任的责任心大大增强,报道线索源源不断,新闻策划长流水不断线,部主任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国记者:考核在流程运行中起到控制质量的作用。流程变了,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有没有转变?
  周跃敏:考核对流程运行很重要。流程改变后,我们考核及评好稿的办法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以前对新闻的考核是先设定一个标准,比如:社论多少分,“本报观察家”多少分,“深度报道”多少分,会议消息多少分,一般稿件多少分,简讯多少分,然后对号入座,操作很简单,打分统计只有一个人。考核同评好稿是分离的,每天评一次创新奖,每月评一次好稿,年终再评年度好稿。从今年开始,我们把考评和评好稿“合二为一”。报社成立专门的考评小组,每天给见报稿打等,共分四等12档,拉开分值差距。除了文字稿以外,图片和版面也列入考评,同样打等。考评结果经值班总编和总编辑确认后隔天公布上墙,质量与奖金挂钩。同时,取消日评创新奖、月评好稿,考评获A-以上等级的稿件、图片和版面,视为月度好稿。在此基础上,年终评出年度好稿。虽然不能保证每件作品的打等都十分准确,但大家承认,考核方法改变以后,对稿件、图片、版面质量的评判,总体是合理的公正的,较前也更准确,进一步强化了倡导记者多写稿、写好稿、编辑多编稿编好稿的导向意义和示范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78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