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视科教节目内容传播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建华

   [摘要]电视科教节目,在传播内容上,重视科教节目中科技精英文化与科技大众文化的分离与互补,重视传播内容的人文内涵,才有助于实现科教节目的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科教节目 传播内容 策略
  
   90年代以后,中国的科学传播观逐渐与世界接轨,先进的科学传播理念普遍被科学传播工作者、媒体工作者、公众所接受。许多电视科教节目开始注意到虚实并存,开始关怀人、人类的心灵、情感、发展、生存等。据2007年全国科教栏目调查报告显示:在科教栏目的主题分布上,自然科学类的科教栏目中,农业占22.22%,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各占18.52%,生物技术占19.75%,传统的医药健康和地理健康均占28.40%;而人文科教栏目已经成为科教栏目的一个新的热点,占科教栏目总数的33.33%。然而,我国科教节目在摒弃传统科普理念、接受新的科学传播理念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节目制作经费少、节目推广和运作机制不完善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我国科教节目的传播内容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节目雷同,诸如狮虎情缘、怪胎畸形、疑难杂症等同类型的节目频频出现在不同的科教栏目中;不少科教栏目在选题上纷纷走向猎奇、怪异、探秘、惊悚。这样的选题思路,很难说真正做到广泛地、全面地传播科学知识。由此还带出,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主持人常常采取主观臆断,下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甚至让受众感觉受到愚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也难觅踪影。面对这样一些问题,笔者以为,在当代科学传播内容上,科教节目应重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才有助于人的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科教节目的功能和价值。
  一、重视科教节目中科技精英文化与科技大众文化的分离与互补
  科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型一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它会以不同的、多样的姿态出现。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里,科学传播领域里始终存在着科技精英文化与科技大众文化的区别。
   科技精英文化是由科技精英阶层(或称作科技知识分子)创造的,主要在科技知识分子之间传播、交流。科技精英文化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指较高深、抽象、专业性强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部分科技精英文化内容还包括,“与科学家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的:普遍性、竞争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合理的怀疑性。这些都被纳入科技精英文化的文化圈中”,体现了科学活动的基本精神气质,充满人文关怀,意义追求。对科技精英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总体上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对第一部分科技精英文化内容的理解,还必须具备相应或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精英文化总是显得高高在上,很难直达普通民众阶层。而科技精英文化的另一部分内容,关注人的心灵和精神家园,提升人的情操和价值追求。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但它更具有较强的普遍实用性,尤其考虑到现代人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普遍易于接受;同时,人类需要进步和超越,不断地向着崇高、积极、理性前进。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传播和交流,不仅不能局限在科技精英阶层,而且应怀着撒向人间都是爱的博爱精神,广泛地向普通民众传播和交流。
   科技大众文化是属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支。它与大众文化的一般特性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即在传播形式上存在着模式化、类型化、标准化、复制性、包装性;传播对象面向全体大众;追求消费性的娱乐功能,以满足大众感官的娱乐刺激,引领大众的世俗消费。不过,科技大众文化自有它独特的品格,尤其在科技大众文化的传播内容上,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其他类型的大众文化。它在满足大众娱乐、消费的同时,并不是稍纵即逝的、无深度的平面文化。虽然它没有科技精英文化那样强烈的拯物济世的古道热情,但它总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和人生,关于古代、现代和未来这些与人之生存密切相关的信息。科技大众文化更不具备大众文化的批评者所论及的“大众文化提供的文本,供人消费而不供人阐释,供人娱乐而不供人判断。它们华丽丰富,但又一无所有……他们得到的往往是生理或心理的宣泄和满足,而遗忘了意义和生存本身。”科技大众文化则恰恰相反,当人们阅读一部科技大众读物,或收听科技大众广播,或沉醉于科教影视节目时,往往被神奇的科技所陶醉,思绪或驰骋于广袤的太空,或遨游于深邃的大海,由此产生对科学的痴迷和热爱。《小灵通漫游记》、《星球大战》、《DISCOVERY》等 ,这些风行一时的科技大众读物和影视节目,都曾经激起无数青少年对科学心向往之,从而走上科学的探索之路。
   电视的介入,使得科学文化的传播形式更加通俗、形象,加速了科学的大众化进程。不过,首先应认识到,电视虽然是最具大众性的“大众媒介”,但它的作用绝不止于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其次还应认识到,在电视传媒中,科技精英文化和科技大众文化绝不是彼此对立的,相反科技精英文化和科技大众文化是既分离又互补。在内容的处理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科技精英文化去专业化、去高深化,努力走向科技大众文化。科技精英文化借助电视媒介向大众传播时,必须大胆舍弃其中过分专业性的、高深的内容,找到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或者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当代先进的高端科技,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无疑属于科技精英文化。而这些科技精英文化其实又无时不与人类以及个体的生命发生着联系,最起码对科技信息、科技发展动态的掌握和了解,可以让现代人感到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那么,在对广大电视观众阐释高新科学技术知识时,就只能是点到为止,让观众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
   2.科技大众文化并不是无内容的平面化,而应重视其内容的实用性、生活性、服务性、常识性。如《科技博览》栏目制作的节目《睡梦杀手》、《陌生者来访》等,《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化学与人类健康》、《绿色食品与人类健康》等,《健康之路》栏目播出的《明辨咳嗽》、《温暖过冬》等节目,都把镜头聚焦在一些日常的、实用性较强的科学常识上,内容贴近观众的实际生活,体现科教节目对人们生活的指导性和服务性,因而自然引发了人们的收视兴趣。
   3.科技大众文化应融入科技精英文化的精神内核。即在传播实用性、生活性、服务性、常识性的科技知识的同时,注入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体现科学的基本精神气质。这才是科教节目最具生气的根本所在。国际上优秀的科教节目《原来如此》,内容往往取材于生活,取材于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知识含量并不高深精尖,制作者尤为重视向受众揭示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在不经意之间就培养了受众科学的求真、探索、怀疑精神。
   4.科技精英文化走向世俗化。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科技精英文化,寻找那些虽然不实用,但为普通大众感兴趣的内容,而大众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人类、自然的前世今生的许多未解之谜。国际上优秀的大型科教节目《DISCOVERY》、《国家地理》最擅长这方面的选题。这两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探索 发现》、《走近科学》栏目,都在这类选题上作了许多节目,收视率明显上升,带动了受众对科教节目、对科学的极大关注。
  二、重视传播内容的人文内涵
   科学从来都离不开人文。科学文化的内核: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正如沈致远先生所说:“科学好比是一艘在雾海中夜航的轮船,需要人文来导航。科学越发达,航船越大,速度也越快,如果缺乏正确的航向,就更容易触礁。”就电视科教节目来说,电视最易于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象化,对于传播抽象的人文内涵是十分有利的;而人文内涵的注入又可以使节目变得有血有肉,耐人寻味。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材,即能体现科教节目的人文内涵。

   1.选取富有情感性的素材。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而尊重人的情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又是尊重人的最基本表现。就电视受众来说,收看电视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视,只要能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都容易激发他们的收视兴趣。科教节目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高尚情感。首先,科学家的情感是深厚丰富的。科学家在对知识、真理的执著追求过程中,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了无数的坎坷、艰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这里面凝聚着丰富复杂的情感。有人类普遍的亲情、友情,更有对科学事业的无限热爱,甚至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其次,关于动物、植物的自然题材中,尤其是动物,有着许多与人类相似的情感。
   2.选取富有科技消费性、时尚性的素材。
   现代科技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满足人们各方面的消费需要。现代社会人的科技消费需要已经变成了一种基本的物质需要,人们迫切需要关于汽车、美容、食品、手机、家电、电脑等方面的科技消费性、时尚性的知识和信息。科技的形象不再是严肃、崇高、神圣,而是变得时尚、可亲,与大众处于同一平等的地位。电视则是提供科技消费性、时尚性需要的窗口。科教节目及时传递那些富有消费性、时尚性的科技知识,就是体现了对现代人生活质量的迫切关注,也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3.选取与人、人类的生存、发展有关的素材。
   首先,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重视个体人的生命,关注人的健康。这一点,在我国电视科教节目中向来是做得比较多、比较好的。其次,对人的尊重,还在于帮助人们生存下去,生活得更好。提供一些劳动就业技能、致富信息,无疑是科教节目应有之义。农业科教节目一直是用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向农民传播了大量的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天,在新形势下,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如何帮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科教节目也是可以对此探索的。最后,人类社会的整体生存、发展更是我们普遍的人文情怀。一个人如果只关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那么他肯定是不道德的。我国的科普以前比较忽略环境、生态这一类人文科技素材的传播,因此,我们的环境、生态意识较差,科教电视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应努力开掘富有生态化、和谐化的题材。
  
   参考文献:
   [1]李琦:《试析电视科技传播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沟通》、《电视研究》2003年第5期
   [2]赵凤翔等编著:《电视艺术文化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成都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24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