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自斌

  【摘要】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生长和生活的文化背景,其所蕴涵的丰富内涵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不竭源泉、鲜活蓝本和新范式。把区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文化 思想道德教育 功能与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缺场所形成的二律背反,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何将区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区域文化的内涵及其表征
  区域文化的内涵。人类文化的主体是人,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区域中的,带有一定的区域特色,所以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区域文化。文化的影响范围是有明显地域性的。
  在人类社会演绎进化中,各式各样的区域文化汇成了人类文化的大观园。区域文化是与区域息息相关的,不同的区域因区域特点而形成了迥异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受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间习俗、人文背景以及特殊的文化因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凝成。“区域”,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的解释:“区域是一种学术概念,是通过选择与某一特定问题相关的诸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划定的,是由其内部的均质性和内聚性决定的与相邻诸区域相识别的地区。”①区域文化是“该区域内人们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为具有浓重区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文化特质”。②比如湖湘文化的倔强与霸蛮,齐鲁文化的内敛、守拙、忍耐等,各具特色。
  区域文化的表征。第一,地域性。区域文化既然是该区域内人们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地域性是区域文化的一个首要表征。在每一个区域生活了一定时间的人都具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区域人的个性,这种独特性是与地域特征紧密联系的。“每个区域文化的研究都描述着该区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名人杰作,进而归纳其文化精神品格。”③诸如湖湘文化中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就与湖南境内自然环境的恶劣息息相关。第二,传承性。区域文化不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所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演绎传承中,不同地区的人们用风格迥异的语言、风俗习惯传承着他们的文化品格。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之所以有差异,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承继了不同的传统文化。比如齐鲁文化中的孝文化,它就是对孔子文化精神的代代传承。第三,兼容性。区域文化的兼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人类的进化总是伴随着残酷的战争,战争造成的人类迁徒不断,人的流动注定了文化的交融。二是区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任何一种区域文化都是在不断吸收其他区域文化的先进文化因子中逐渐成熟和演进的。比如三峡区域文化的“多元融汇、兼收并蓄、开放而又具有独特品格、颇具历史厚度的文化体系”,楚文化与巴文化在这里融汇、积淀,演绎成崭新的三峡区域文化。第四,创新性。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文化的创新性。区域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增添新的时代内涵,诸如当代区域文化中大力张扬的和谐理念,这是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国情所赋予不同区域文化的崭新内涵。区域文化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满足人们对文化新样式的期待。
  区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功能
  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置身具体的区域文化场域内,大学生无不受到区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区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不竭资源。经过长期积淀的区域文化,其自身所形成的道德观、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在一定层面上影响着个体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区域内人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区域文化的悠久、传承演绎以及与新时代的合谋,这说明区域文化的内涵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进化的。因此,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提供不竭源泉。
  区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鲜活蓝本。区域文化则是具体的,是耳濡目染的,甚至是可以触摸的,比如杭州西湖旁的岳王庙,在这里可以触摸历史,真正读懂历史。湘中区域内的罗盛教纪念馆及曾国藩的富厚堂,其中的“大爱”与“大德”,唯有在区域文化的熏染下方能感触到。区域文化中许多鲜活的教育蓝本,远比空洞的说教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区域文化中的典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体鲜活的道德蓝本。
  区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范式。区域文化的真实可感、形象生动和内聚力容易感染大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区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合谋成新范式,把区域文化“点石成金”,使其“登堂入室”,在高校课堂中实现理论与区域素材的有机融合,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区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区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毋庸置疑,如何规避消极因素,挖掘积极因素,探索有效途径,切实利用区域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需要直面的问题。
  挖掘区域文化精髓,编写区域文化教材。尽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论支撑,但更需要真实可感、形象生动的事实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灵魂深处留下烙印并自觉地在生活中践行。区域文化的挖掘,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充分挖掘区域文化中的精髓,编著出版有关区域文化资源教材或辅导读物,开设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讲座和选修课等,让学生感触体悟蕴涵于区域文化中的文明成果、科学精神、道德理念,促使大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摒弃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利用区域文化典范,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在大多数高校中,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采取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和集中的理论灌输方式,大量的抽象词汇、概念弄得学生枯燥厌烦,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区域文化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文化内涵往往依附于具体的文化遗迹、革命故居旧址、文化习俗等典范人物事迹上,依附其上的思想内涵不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给人一种真实感和莫名的敬畏感,容易让学生认同并以之为榜样。利用区域文化中的这些典范人物事迹,建设成为教育学生的德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德育基地,感受区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洗涤灵魂,形成符合时代的思想价值体系。
  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力度。区域文化总是从两方面影响人:一是以显性直观的地方性知识影响人们,比如文化遗存、人物掌故等;二是以隐性的区域文化精神影响人们,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区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先进因素能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从而推动该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区域内的高校对于传承和宣传区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责无旁贷的。
  在日常的理论与教学实践中,深入区域群众中,虚心求教,大胆提取区域文化中活生生的素材,并把它引入课堂,丰富充实课堂,使课堂言之有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锤炼其性情,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同是,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围绕不同区域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内的有用资源,把校园社团活动与区域文化资源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校园内就感受本地区的先进区域文化,陶冶其性情,激发其斗志,使置身于市场经济洪流中的当代大学生不至于迷失方向。
  加大区域文化研究力度,促使区域文化与时俱进。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区域文化一度被人们漠视,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响彻寰宇时,物质充裕的人们方如梦初醒,区域文化也随之成了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区域文化的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区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需要深入持久进行,特别是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更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使其与新时代文化内涵相结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时俱进。(作者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8~2009年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湖南红色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05012A)
  
  注释
  {1}杨斌,范玲玲:“区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30页。
  ②张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第2期,第292页。
  ③陈建森:“关于区域文化研究视域和价值取向的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6页。
  ④张亚林:“论我国区域文化对企业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第35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3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