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危机下中美贸易模式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 颖 全 毅

  [内容提要]本文从金融危机前中美两国贸易总量变化和商品结构状况入手,指出长久以来中美贸易模式存在着贸易失衡、互补与摩擦共存、中对关依赖性强等特点。并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关贸易的具体影响对中关贸易模式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中美失衡的贸易模式主要取决于美国的产业转移、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及两国储蓄率和消费支出的差异。最后对中国如何转变中美贸易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关贸易模式 贸易失衡 产业转移 内需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5-0035-08
  
  金融危机前的中美贸易模式
  
  贸易模式,简单来说,即“谁把什么卖给了谁”。对中美贸易模式的分析,我们首先从贸易总额人手,计算出两国自1990年到2007年次贷危机前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和经常账户余额,其次分析了近年来两国货物贸易的主要商品构成,最后指出金融危机前两国的贸易模式特点。
  
  1、贸易总量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在两国的贸易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按中国商务部统计,199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首次出现顺差。尽管存在中美双方统计差问题,但中国贸易顺差一直呈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按中方统计,贸易顺差由1993年的62.7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693.8亿美元,增长了11倍。而按美方统计,到次贷危机爆发的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高达2563亿美元。美国自中国的进口额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6.4%,排名第一;美国向中国的出口额占美出口总额的5.6%,排名第三。中国已成为美国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逆差来源国。
  
  2、贸易结构
  中美贸易基本上保持着一致的贸易结构。中对美的顺差产品主要集中在机电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表2所示,2005年至200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前10类商品中,84类和85类机电商品稳居第一、二名,所占比率都超过20%,大大高于后8类商品。此后除73、39类资源性商品外均为家具、玩具、纺织品服装等中国传统劳密型产品。由此可见,中对美的顺差产品主要为两类。一是由于中国丰富劳动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密型产品,二是价值链上可分割的中高技术产品,如电子设备、办公设备等,其终端加工装配环节可以放在低收入国家。
  
  而美国对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依次为机电产品、航天光学产品和棉花、塑料等产品。表3所示,85、84类机电产品稳居榜首,其次为航天光学等高新科技产品,最后为棉花、钢铁等资源密集型产品。
  由此可见,中美贸易既有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中国向美出口劳密型产品,美国向中出口高科技产品),也有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中美双方的机电产品贸易),并且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为产业内贸易。
  
  
  3、中美贸易结构特点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中美贸易结构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贸易失衡:一国的贸易失衡指该国贸易收支盈余绝对规模或相对GDP比值单向、持续、较快的变动。中美的贸易失衡具体表现在美对中持续的巨额的贸易逆差,且两国统计口径和方法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了该不平衡性。
  美对中的经常账户逆差占GDP比重一直为负值,且自2001年后逐年恶化。巨额贸易逆差成为美国保护主义产生的根源。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对美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一直为正值,且呈逐年扩大趋势。巨额的贸易顺差导致中国的国际储备快速增长,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成为引发中美贸易摩擦和美对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导火索。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经常账户上的总量失衡,中美贸易还存在着结构性失衡。这一方面表现为长期以来,虽然美国对中国货物贸易保持着逆差,但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一直维持巨额顺差;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对美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2007年加工贸易占到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总额的70%。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特点,中国从国外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生产再将成品出口到美国,由此在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即构成顺差,且加工贸易规模越大,相应顺差也越大。但依赖低廉劳动力价格开展的加工贸易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并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由加工贸易带来的中美贸易顺差,正如前商务部长薄熙所说实际上是“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2)中美贸易互补与摩擦的双重关系:贸易的互补性可以从不同类别商品的进出口差额体现出来。2005-2007年占中美贸易总额前10名的商品中,相互交叉和重叠的只有84、85、39三类商品,其余皆为双方的比较优势产品。中国在94、95、64等劳动密集型的中低技术产品上,美国在88、90等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和52类等资源产品上一直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体现出两国贸易的强烈互补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资源条件、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由此带来的互补性贸易使中美双方收益良多。据英国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96到2003年8年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不仅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而且使美国制造商降低了成本和控制了通货膨胀。而对中国而言,外贸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
  但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极易引起贸易摩擦。从1995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13年成为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次数最多的国家。美国还运用国内贸易法规“特别301条款”和“特别337条款”,以中国没有对知识产权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为由,不断采取贸易报复和制裁。
  (3)中对美依赖性较强:从外贸依存度看,中国长期遵循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使得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外贸依存度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的货物贸易依存度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2007年上升为66.2%。比照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从1993年至2008年都基本维持在20.4%~25.7%,上下波动幅度不超过5个百分点。
  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近年来中对美的贸易依存度持续上升,从2001年的6.08%上升为2007年的8.95%,在2006年更是高达9.76%。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外贸增长协调性的重要指标。对美依存度过高,使得中国过度依赖于美国需求。美国经济的任何急剧变化都会对中国造成强烈冲击,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
  而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向美出口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一般机电产品,该类产品有很大的替代性,在经济不稳定或中美贸易摩擦激增时美国容易转向其他具有价格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进口,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性。

  
  金融危机对中美贸易模式影响
  
  次贷危机自2007年2月爆发以来,2008年9月演变成“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经济陷入全面衰退,不可避免地对中美贸易产生巨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经济衰退,中美贸易顺差减少
  自2007年2月次贷危机爆发后,2007年12月美国实体经济开始陷入衰退,其对中美贸易的冲击于2008年初现端倪。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在2008年2月出现第一次大幅下降,并于2008年末和2009年初年再次出现大幅下降。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3月,我国对美出口已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
  2008年全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大大低于2007年的14.4%和2006年的24.9%,为“人世”7年来最低点。而2009年第一季度中美双边贸易进出口620.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7%,实现顺差289.6亿美元,也下降了13%。
  从历史数据看,美国经济低迷时,对华进口下降往往大于其经济下降幅度。在美国经济仍未触底的情况下,2009年中美贸易顺差有进步一缩小的趋势。
  
  2、机电、传统劳密型等优势产品出口大幅下降
  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对美出口的商品结构并无太大变化,但优势产品出口呈较大降幅。2008年全年我国对美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增长6.4%,增速回落9.6个百分点,在当年我国对美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07年的61.8%降至60.6%;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对美出口机电产品274.8亿美元,更是大幅下降16.9%。
  同时多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陷入低迷。2008年在出口额超过25亿美元的9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中,除鞋类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有所提速外,其余7类产品出现增速均不同程度回落;2009年第一季度,在前10大类出口主要商品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5个,合计出口99.5亿美元,下降6.4%,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35.8亿美元,负增长5%。如表4所示:
  
  
  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一般出现在经济衰退时期。2009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787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中的“买美国货”条款激起了世界各国对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深深忧虑。此后美国又针对中国的出口设置了多种障碍。如美国农业部于2009年出台针对进口鲶鱼的新监管措施,要求有关鲶鱼出口国完全满足美国国内对禽肉监控的相关标准,才能获得市场准入;2月19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床用内置弹簧组产品征反倾销税;美国钢铁产业于2009年4月15日对我国出口的油井管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诉讼申请。同一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产轮胎启动特保调查。前者涉及金额约32亿美元,后者涉及金额约17亿美元,其涉案金额之庞大、时间之紧密,为近几年来所罕见,也凸显出金融危机之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这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实施无疑会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两国贸易的正常进行。
  
  对中美贸易模式的思考
  
  1、美国产业转移导致中美贸易模式失衡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下,美国以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了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而大部分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向海外转移。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发展和演变,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成为了这些传统产业的承接者,并凭借其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占领该国际市场,由此取得了经常项目下的大量贸易顺差。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同时也成为美国主要的贸易逆差来源地。自90年代后,从美国转移给东亚各国的产业开始向中国大陆沿海地区转移,中国对美出口总额比重逐步上升,而日本与亚洲四小等等东亚国家(地区)对美出口总额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如表5所示,中国台湾的下降幅度最大,从1985年的48.1%下降为2007年的13.5%,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也均有较大降幅,而中国则从8.6%一直上升为26.4%。
  
  由此可见,东亚内部对美国的出口流向有了明显改变,而这种出口流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能解释中美贸易顺差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飙升。中国对美出口的70%属于加工贸易,美国为技术研发方,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而中国从东亚进口原材料在本土加工装配后再出口到美国,形成了日本、亚洲四小――中国――美国的三角贸易。所以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东亚区域内产业转移的结果,中国替代东亚各国成为美国的主要贸易顺差国,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东亚的产业转移。
  
  2、中国长期出口导向型战略导致中美贸易失衡
  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大体上有三种经营模式:第一种是出口初级产品,按照国际分工发展单一经济,造成国内经济的畸形发展;第二种是进口替代,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生产,逐渐在国内建立生产能力,实现工业化;第三种是出口导向型,指采取扩大出口措施,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依次发展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用出口来带动工业发展。
  解放初期我国的对外贸易是“以出保进”,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重工业为主,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目标。但中国实行了30年之久的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最终失败了,相反,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参与国际分工,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主动开放市场,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有步骤地迎接欧美和亚洲四小龙等国的产业转移。事实证明我国采取的这种发展模式取得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国的GDP实现了20多年来年均9%的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
  此后我国进一步坚定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并实行带有重商主义色彩的奖出限入政策,由此带来经常账户下的巨额顺差。但是我国这种出口导向的发展方式取得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它是建立在破坏环境、高消耗、高污染的基础上的。同时,我国从美国承接的产业大多数是比较落后的产业,中美贸易顺差是大部分来自于加工贸易产业,其实质是一种基于产业层次上的结构性顺差(蒲华林、张捷,2007),同时由于对欧美国家的顺差扩大,并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贸易摩擦,也是不可持续的。日本和亚洲四小的经验告诉我们,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是行不通的,最终都必须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3、中美两国储蓄率和消费支出差异导致贸易失衡
  中美贸易失衡主要在于中美两国国内储蓄率的差异和GDP中消费支出的地位差异。由“净出

口=储蓄一投资”可知,高储蓄率是造成净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反之亦然。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与美国的巨额的贸易逆差与各国的储蓄率差异不无关系。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高储蓄率保证高投资率,进一步增加了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素有重生产轻消费的传统,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消费一直未受重视,经济发展极大地依赖外需。与此相反,美国经济一直以过度消费著称,个人消费是拉动美国经济的最重要推动力,常年在GDP的四大组成部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中占70%以上,并且在中国的高储蓄、高出口背后,大量资金通过美国国债流回美国,助长了美国政府和家庭的过度消费。
  但在次贷危机后,美国国内重消费、轻储蓄的经济模式正在逐渐改变。首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自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出现负增长,2009年2月、3月、4月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
  个人消费支出一直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占美国GDP的70%左右。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的下降,使得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下降,2009年第一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仅为1.5%,而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99%(美国国家统计署)。美国国内个人消费需求急剧萎缩直接导致我国对美出口陷入低迷。
  与美个人消费支出下降相对应的为美储蓄率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的比率上升。2009年4月份个人储蓄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为5.7%,为1995年2月份达到5.9%以来的最高水平;4月份个人储蓄规模为6202亿美元,为1959年1月份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这种减少消费支出、增加储蓄的行为短期内是经济衰退而被迫进行的调整,长期可能为成为其经济发展战略。所以中国不能被动地跟着美国的步伐,而应赶在美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前,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外贸战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两种思路,即“外需为本”的外向型经济与以“内需为本”的内向型经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非凡的成功;然而,随着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完成,特别是在当今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中国必将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到中国与世界超级大国美国间的经贸关系,避免陷于被动地位。
  
  转变中美贸易模式的建议
  
  1、抓住时机,实现经济增长的战略转型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现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种种弊端,必须改变以往过度依赖外需,而内需长期处于抑制的状态,促进内外需的协调发展。2006年发展中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我们急需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我国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正处于消费升级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正在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内需为主导、外需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战略。
  所谓内需为主导指在外需急剧减少、美国开始改变其增长模式的情况下,主动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强调拉动GDP的前三个组成部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尤其是消费的作用。2008年我国已推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10项措施,2009年我国财政政策又作出了重大调整,通过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除贯彻实施上述政策措施外,我们还应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系统,大力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同时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等新内需结构,使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谓外需相协调指在强调国内市场的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市场、新的领域,保持出口的稳定,防止大起大落。只有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在扩内需的同时,不放松出口,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2、顺应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加速产业升级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热点问题,美国向来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抑制人民币汇率,造成美中贸易逆差。国内很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做过大量研究,并用实证方法证明人民币汇率与美国贸易逆差不存在因果关系,指出人民币汇率不是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关键因素。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愈21%。人民币大幅升值直接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尤其是多数不具备议价能力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市场出口普遍受阻。但长期来看,人民币仍有升值动力。首先汇率作为货币的价格,同样由市场供需决定。对于人民币而言,若允许市场自由调节,当市场上对人民币需求增多时,人民币就有升值动力。其次,升值带来中对美出口减少,进口增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最后尽管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带来部分外贸企业的破产,但其长远效应会迫使国内外贸企业提升技术水平、资本使用效率,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促使其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从低价值产品向高价值产品转变,这对于改变中国“三高一低”的增长方式颇有裨益。同时在资本价格上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可以缓解这种压力。
  
  3、关注美国的宏观经济走势,警惕美元大幅贬值风险
  自次贷危机以来,为应对经济衰退,促进出口,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带来了美元持续贬值。中国银行分析师指出美元贬值趋势已经展开,预计美元贸易加权指数在2009年内可能降至75以下。摩根士丹利外汇策略小组亦预计,美元将一直疲软到2010年。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需要扩大我国人民币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互换范围,减少对外贸易中美元计价的比重,降低汇率风险。
  受美元贬值影响的首当其冲是各国出口,它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中美的进出口格局;其次为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当前中国外国储备很大一部分是美元,美元的持续下跌将迫使中国重新考虑储备组合,以外汇储备多元化来应对美元贬值风险。
  
  4、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长期以来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远超过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种不对称的依赖性,一方面使得中国出口极易受到美国经济的影响,不利于出口持续稳定发展,一方面使中国易于受制于固定国际分工模式,不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分散风险,减少贸易摩擦,必须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比重正在下降,2008年为17.66%,但从长远来看该比重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须增加对周边国家,如东南亚、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贸易比重。目前我国对东盟、韩国的贸易仍呈逆差,应进一步推动我国产品进入这一市场。还可以适当加大对欧盟的贸易比重,欧盟市场规模大于美国,但金融风险小于美国。这对降低我国市场风险、保持出口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此外还应积极开拓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很适合非洲、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需求,但我国对其总体贸易规模并不大,有些年份还处于逆差,我国可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出口担保等政策加强与其经贸联系,增加对其出口。
  
  5、强化对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合作,扩大区域内经济循环
  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强化对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合作,扩大区域内经济循环是我国经济发展调整的重要趋势。无论是在短期内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考虑长远的发展模式转型,都有赖于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展开。亚洲各经济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对形成区域内经济循环十分有利。应积极开展“10+3”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合作,推动“10+3”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强化亚洲区域内循环机制,为应对危机打下坚实基础。能不能在亚洲形成区域内循环,是亚洲经济是否能够率先复苏的关键。
  据WTO统计,2007年亚太地区的区域内出口贸易占本地区出口贸易的比重为49.7%,略低于北美地区(51.3%),比欧洲地区(73.5%)低约23个百分点。这反过来说明,扩大亚洲区域内贸易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东亚有东京、香港和新加坡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有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东亚区域内投资潜力巨大。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为例。迄今为止,中国和东盟在投资领域很不平衡,东盟对中国的投资远远大于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鉴于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可以考虑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加强对东盟投资的可能性。两者应在现有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同时还应有意识地逐渐向投资方面侧重,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强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能进一步降低我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促进中美贸易模式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转变。
  
  (责任编辑:张晓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5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