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瑜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以淄博职业学院省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文化建设为例,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探索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文化建设 校企合作
  
  一、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内涵
  目前,还没有关于专业文化的明确界定。专业文化的核心是该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专业文化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
  (二)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特征
  1.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具有职业性
  高职院校专业是根据职业或职业岗位群设置的。高职教育是有明确职业指向的教育。每一个专业都明确地指向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因此,专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都应来自相应的职业文化。专业的价值理念必须是为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服务的。专业的内部成员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也必须符合相应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形象与职业规范的要求。
  2.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具有开放性
  由于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相应的职业文化,这就要求专业文化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一是专业文化内容要吸收职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二是专业文化建设过程要尽量依靠职业文化的环境。要让专业成员在职业情境中感受职业文化,促进专业文化的建设;三是职业文化的优劣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建设。反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状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应的职业文化。
  3.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具有融合性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生涯相协调,职业是人生的一种信仰,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而且无论何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知识能力与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的要求。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只有与高水平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等职业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最佳发挥。职业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是伴同专业建设过程逐渐形成的,构建科学的专业文化,必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导向。推进专业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必须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加快构建科学和谐的高职专业文化。
  2.以人为本,注重育人
  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专业文化建设纳入学生教育之中。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制胜的时代,当今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文化基础并且能认同并迅速融入自己企业文化的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人、启发人、塑造人、锻炼人,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3.遵循普遍性,坚持个性和特色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在体现优秀文化特点、时代精神和现代办学理念的同时,更要体现本校和本专业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学校要从自身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理念、学科人文精神等方而打造特色,逐步构筑和形成独具魅力的校园专业文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名目繁多,专业文化呈现多样性,高职院校理应以职业性为标志形成一种普遍而独特的专业文化。
  4.坚持动态性与长期性相结合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历史性、实践性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特征。专业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在短期内难以完成,必须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做好长期的准备。
  三、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1.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提炼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
  高职院校的专业理念应该来自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理念。因此,要吸纳职业理念中最优秀的核心内容,通过提炼、升华为本专业的专业理念。我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在市场营销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山东黄河龙集团、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淄博商厦股份有限公司等制造企业和商业服务企业合作,共同凝炼出“和谐、卓越、创新”的专业精神。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追求卓越的超越精神、创新创业的工作作风,构成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基本文化特征,成为专业发展成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营造全新的育人环境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专业课程开发,共同进行实训室建设,共同进行课程改革,营造全新的职场化育人环境,是促进专业文化建设发展成熟的重要途径。淄博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邀请多位制造企业和商业服务企业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项目课程开发,将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融进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过程。
  3.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
  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使专业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我们每年都会利用寒暑假要求每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挂靠一个市场营销相关企业,并带着专业课程建设任务下企业。同时也要求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企业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工作,并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在学校是老师,在企业是员工。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形式,强化了强化了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培养学生。
  4.通过校企合作,加速学生的“职业化”进程
  培养学生在企业的适应性包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技能的适应性,二是文化的适应性。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来校对学生进行有关企业文化的教育,吸纳企业中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经营人员参与教学,主要是专业讲座和实训指导。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培养学生专业化的工作知识、技能,专业化的工作方式、操守。同时还成立了专业文化建设课题研究小组,拟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文化研究及建设的力度,大胆拓宽研究的范围,努力提高专业文化的水平与层次,从而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萍.专业文化一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纬度[J].高教研究,2009(4)
  [2]阳旭.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
  [3]陆迎真.校企合作开展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7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