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客观主义史学与清代考据史学的相似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曙跃

  摘要:兰克是十九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培养的大批优秀弟子发扬光大他所提倡的客观主义史学,最终形成实力雄厚、蔚为壮观的兰克学派。该学派主张书写历史要客观公正,强调对于史料的利用与考证。而这一思想与我国清代盛行的考据学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本文就试图把兰克史学与乾嘉史学做一个比较,以便明晰二者在诸多方面的类似之处。
  关键词:兰克学派 乾嘉学派 史学思想 相似性
  
   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这一时期,史学摆脱神学哲学婢女的附庸地位而真正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这个史学极其辉煌的年代涌现出了许多史学大家,兰克无疑是其中的翘楚,他所提倡的客观主义的史学思想对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由他开创的兰克学派更是使得他的思想在各大洲发扬光大,该学派对于历史秉持着客观的态度,力图让史家站在一个不带感情的位置来书写历史,同时也强调对于历史资料档案的运用。兰克学派的这种史学思想与大洋彼岸中国的学术流派乾嘉学派的史学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者虽然相隔了时空,但是同样对于真实的追求却在历史的世界彼此呼应。本文就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大致分析以兰克学派和乾嘉学派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史学与清代考据学的相似之处。
  一、“如实直书”与“实事求是”的史学理念
  1、兰克史学的“如实直书”史学思想
  兰克主张史家书写历史一定要客观公正,还历史原本面目,尽可能地不掺杂任何个人的偏见。这也是兰克一生追求并努力达到的目标。1824年兰克的处女作《拉丁与条顿民族史》出版,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就明白的指出,“历史给本书的任务是: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未来。可是本书并不敢奢望完成这样崇高的任务。他的目的不过是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已。”①根据兰克的看法,历史研究的根本任务其实是把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用文字的形式还原,这就是“如实直书”。兰克曾经在晚年时口授的短文里说:“我经过比较,发现真实的历史比虚构的小说要有趣味的多,要美得多。于是我离弃了小说,决心在我的著作里避免一切虚构和幻想而坚持真实。”②如实直书可以说是兰克关于史学目的的一个宣言,以后也成为了兰克终生不渝的信条。
  对如实直书的更为详细的解释,就是历史学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冷静态度去看待过去,把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弄明白,如实地记载下来。不管这一点是否能够真正实现,都正如汤普森所说的:“这一点使人们更超然一些,姿态较好眼界较广而已,不过只是这一点就够光荣的了。”③所谓“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就是这样。同样的这一点也是兰克对客观主义史学的重要影响之处,由兰克所提出的“如实直书”被作为客观主义史学的核心原则,而客观主义史学的主要纲领就是“陈述实际发生过的事件”。
  “如实直书”并不仅仅是一种治史态度和方法的问题,它是史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根本原则。兰克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个人、具体的国家制度、宗教、文化等等,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具有其独特的个体性。历史上的个体并非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出现,它的本身就是目的。④史学研究的首要目标是真实地说明历史。一切带有强烈目的性的追求,只会影响史学的独立地位。历史研究是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历史现象的,史学的独特方法就是通过“如实直书”来了解还原历史的真相。这也就是“历史著作之最重要条件,在于求真,所叙述者必须与事实相符,科学的贡献,实为其最重要之事。”⑤
  2、乾嘉学派“实事求是”的治史理念
  如果说我们可以用“如实直书”来概括兰克本人乃至兰克学派的史学思想的话,那么我们总结乾嘉学派与此相似的史学理念就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乾嘉学者“实事求是”的治史思想可以说是汉代河间献王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的继承与发扬,到乾隆、嘉庆年间,史家研究历史都提倡重视对史实的考据,形成了注重事实而慎于评价的“实事求是”治史学风。在考据学中主动打出“实事求是” 旗帜者为钱大昕、汪中、阮元等人。钱大昕在自己的考史著作《廿二史考异》所撰的序言中公开表示:“唯有实事求是、护惜古人之苦心,可与海内共白。”汪中自述其治学态度时亦称:“为考古之学,唯实事求是,不尚墨守。”阮元自我表白说:“余之说经,推明古训,实事求是而已,非敢立异也。”⑥他们都高扬“实事求是” 的大旗,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进行学术研究。由此可见这一观念并非只是个别史家所有,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清代考据学“实事求是”的学术理念在史学领域表现的最为明显,史家“求是”的精神也更为突出。考据学的首要问题在于确定历史的事实。我国古代众多的历史著作中都存在着大量不真实的情况,所以史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种种手段去考证史书中的记载是否符合真实的历史事实,是否真的发生过而非缪传或杜撰,重在疑古考信。
  乾嘉学派的考据学家把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事实看作史家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境界,他们认为任何关于历史的议论褒贬都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历史之上,只有这样的历史见解与评价才是客观公允、具有学术价值的。而且这种轻易不言褒贬,而是根据事实评价历史的意识,说明乾嘉学派的史家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他们承认历史事实是不能完全由史家的主观意志构建。这样对待历史的客观主义态度与以兰克思想为核心的客观主义所标榜的史学的客观性实际上时一致的,两种学派都极为推崇史家要尽可能地独立于历史之外,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来追求历史的真实,而这,也是两者在史学理念上的最大相似之处。
  二、对黑格尔历史哲学和宋明理学的批判
  兰克作为历史主义理论的一个“ 最伟大的实践者” , 把历史提升为一门“科学 ”。他本人也因此被西方誉为“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第一人” 、“近代科学历史之父” 。⑦事实上以兰克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史学学派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历史哲学是很反感的,因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强调的是思辨的、抽象的 而兰克也通过史学实践对黑格尔的观点进行了反对。例如在兰克看来,黑格尔的所谓思辨的、抽象的理论所描绘的历史过程是不切实际的、假想的, 是背离了历史本质的东西。他认为黑格尔用理念或精神概括历史发展,制造历史规律,并用剪裁后的历史事实来证明或填充哲学家们的理论框架,是把历史降到了哲学婢女的地位,令人难以忍受。⑧兰克认为研究历史不应该从抽象的理论出发, 而应该从对具体事物的研究着手。这就对黑格尔坚持的不注重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所谓的历史哲学研究方法作了强而有力的批判。
  而在大陆的另一边, 中国清代时的“乾嘉学派 ”同样是以考据为基础来做学问的。 “乾嘉学派”的所坚持考据是针对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经书的所进行义理阐释的一种反对。因为他们研究学问和治史都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方法来考证经史, 被称为考据学, 又称汉学、古学。乾嘉学派对宋明理学高谈性理所造成的空疏学风以及任意阐释经书的学术作了批判。正是是在这一点上“乾嘉学派 ”和“兰克学派”有很大的相似性。清代考据学和客观主义史学二者都从具体的、详细的证据出发。而恰恰相反的是,宋明理学即宋学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二者之间也有着很多的相似性, 他们都比较注重用抽象的、思辨的方法来阐明、表达自已的观点,但是却都忽略现实的资料。因此我们可以说“乾嘉学派”和以兰克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学派都是通过考证的方法对各自学派所反对的学术观点作出了批驳。
  三、怀疑精神与质疑前人

  特别强调对于历史资料的批判和考证是以兰克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兰克从来不迷信权威、盲目遵从文字记载,而是用一种批判的、探究的态度来对待前人的著作。例如,他就曾经通过研究证明意大利的著名史家基察迪尼的著作竟然是抄袭别人的,而被誉为政治学大家的马基雅维利所著的《佛罗伦萨史》中也有许多失实之处。在写作《法国史》时,他研究了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等等多个国家的档案,对法国的诸多历史学家做了相当权威的分析。他揭出,达维拉的《内战史》大部分是从德图那里抄来的,黎塞留的《回忆录》几乎全部都是伪造的;德雷斯的《回忆录》虽然是真实的,但很易于引起误解。⑨兰克的这种质疑前人的怀疑批判精神在他的弟子那里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成为诸多史家坚持的信条。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的考据学继承了明代考据学者方以智等人的怀疑精神,不轻易相信前人定论。他们认为怀疑是做学问的第一步。没有怀疑的精神,发现不了问题,有怀疑才有探求,才有收获。“小疑则小误,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其中戴震的怀疑精神可以看成是考据学派的典型代表,他从小就不轻易相信“权威”,敢于怀疑,遇事必寻其来源根底。梁启超曾经就戴震的一段小故事评论说:“此一段故事非惟可以说明戴式学术之出发点,实可以代表清学派时代精神之全部,盖无论何人之言,决不肯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故。”⑩乾嘉学派所坚持的这种怀疑精神实际上和兰克所坚持的质疑前人的怀疑批判精神是一致的,都是敢于怀疑,质疑曾经的经典,不尽信不盲从,而是依靠真实的史料来说明事实。从本质上说,这种怀疑精神正是二者所坚持的“如实直书”和“实事求是”的先决条件,有怀疑的勇气,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
  从“如实直书”与“实事求是”的史学理念、对黑格尔历史哲学和宋明理学的批判、敢于怀疑精神与质疑前人以上三个方面的比较和梳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以兰克学派和乾嘉学派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史学与清代考据学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二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历史的世界中互相映照,共同在史学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效仿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古奇,十九世纪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 下卷 第三分册[M].北京: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6
  [3]安庆征.兰克客观主义史学评述[J].商丘师专学报,1988,(03)
  [4]伯伦汉.史学方法论[M]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5]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M].北京:崇文书局,2001
  [6]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7]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8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