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玲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节节攀升,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贸易顺差仍高额不下,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外贸环境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掌握政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顺差 产业结构 人民币升值
  
  一、我国贸易顺差的产生原因
  (一)国际产业转移、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是我国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
  所谓产品内分工是指以生产要素为界限,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进行的分工, 其实质是跨国公司进行的全球要素的整合。在产品内分工中, 跨国公司借助国际生产网络将产品价值链不断分解, 自己保留核心环节, 而将非核心环节以外包的形式放到最有利于获得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的地点, 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或提高产品的质量。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使
  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相应地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 国际产业转移
  由原先的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演化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 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实行不同环节的分工。
  (二)内需不足是造成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而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人均收入低下,造成无力消费;其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产出和需求不相适应。2009 年,中国政府官方公布的人均GDP 收入是超过了3000 美元,但是这一水平却连世界平均水平都达不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内需不足,因此,多年来中国一直在设法提高内需,使内需能够拉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是解决贸易顺差也是发展中国经济的重要举措。
   (三)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主要发达国家经验看,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进出口保持顺差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工业化的加快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鞋类等传统优势商品出口持续增长,信息通信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强劲增长带来双顺差格局。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均远远高于进口,两项顺差额超过了全部外贸顺差水平。
  (四)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
  中国贸易顺差的形成主要是跨国公司全球资源配置和生产制造链调整的结果。随着国际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自21世纪以来,中国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装配中心,而为了减少库存成本以及时间成本,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就成了加工零部件的主要来源地,这也是中国队亚洲国家逆差不断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贸易顺差的影响
  客观来讲,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有利有弊:
  (一)有利影响
  首先,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经济增长,而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增加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另外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强了中国抗击全球性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其次,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贸易顺差使得国家有充足的外汇干预外汇市场,有利于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同时,有充足的外汇调节国际收支,有利于国家执行主动的对外经贸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二)不利影响
  1、外贸依存度加剧。据统计,1980 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12.5%,1990 年超过30%,2000 年达到44%,到2004 年上升到60.0%,2006 年达到67.3% 的历史最高水平。过高的贸易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国贸易目的地集中、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及战略资源产品进口依存度攀升等诸多弊端。高额顺差加大中国经济增长风险,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引起各方警惕。我们的贸易战略是外需拉动型,这种方式必须转变。
  2、贸易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加,就意味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加入WTO 后,中国与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加大,美国便使用反倾销、反补贴以及附加关税等措施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3、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中国的贸易顺差现状,令人民币一直面临着更快更大幅度升值的压力。在20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改以来,截至2010年第2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超过20%,截至6月2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跌破6.80,创下新低。但是美国和欧盟都给中国施加压力,要求让人民币更快升值以解决贸易不平衡。
  三、解决我国贸易逆差的政策建议
  (一)扩大内需,调整国内供求结构。
  国内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内需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增加就业和收入水平又是扩大居民消
  费的关键,同时要将消除贫富差距作为提高居民消费的战略手段。要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势头,就必须在充分发挥现有固定资本存量的生产潜能基础上,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量, 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二)汇率政策
  当一国长期存在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升值来促使国际收支平衡。要解决我国的贸易顺差,就要完善汇率机制,抓紧研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政策措施,积极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相应措施来回收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等。
  (三)放松进口限制扩大进口规模。
  过去我国的外贸政策总是以出口为导向,把出口创汇当成第一要务来抓,对于进口却认识不
  足,这种‘出大于进’的观念要尽快转变。放松进口限制,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通过扩大进口带动国内消费,协调进出口比例。积极有序扩大境外投资合作,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大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 以及重要资源型商品进口,促进资源进口多元化,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四)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使国际收支平衡。比如,通过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来提高国民收入,促使进口相应增加;另外,需求增加通常伴随着物价水平上升,而物价水平上升又可以进一步刺激进口抑制出口。一般说来,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超过它对资本项目收支的影响,因此它有助于一国在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下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参考文献:
  [1]张旭宏,庞景.我国贸易顺差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8,(2).
  [2]赵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0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