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任务驱动法在《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付正立

  [摘要]主要讨论“任务驱动法”在《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设置一个检索任务,教师简单的提示,然后由学生去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自己选择检索途径、方法。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同时给以鼓励,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使他们对文献检索产生兴趣,顺利完成任务。[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自学能力协作精神
  
  
   为了跟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步伐,学校在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让学生掌握知识情报的意识,具有获取与利用文献的技能。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化学、化工文献查阅方法只靠讲授不行,更重要的是结合讲授还须学生完成真实的检索任务。“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教学时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要求师生改变角色,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等作用。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进行自主探索,同时在教师之间形成互动学习的过程。
   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再用以前的“知识点”为线索,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需求,改用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
   再次,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给以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
  2.1 任务在“驱动”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激励学生前进。
  2.2 “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2.3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文献检索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文献检索课的“任务”设计中,要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布置本课程、本阶段、本单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讲授检索方法时,设计检索方案,查找关于铜盐作为肥料以提高棉花产量的文献。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都是由学生提出。在学生最初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时,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对于某些任务,在这一步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次都提出来。对于一些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去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先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上面例子中关于铜盐作为肥料以提高棉花产量的文献按分类途径可从“肥料、土壤和植物营养”中去查找,按主题途径可从“棉花”或“铜”入手等。
  4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的教学活动、教学模式的设计,若能将这火把点燃,是成功的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齐忠恩.化学化工文献检索[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
  [3] 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