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风险社会中政府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有长 宁陶

  
  [摘要]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面对日益复杂和严重的社会风险,政府应当把风险管理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尽可能控制各种风险和损失。然而,风险意识的薄弱和风险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管理方法的单一落后造成了我国目前落后的风险管理状况,为此,亟须从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全过程监控机制等方面提高政府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风险社会;政府;风险管理
  [作者简介]谢有长,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人文社科系副主任,讲师,法学硕士;宁陶,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人文社科系讲师,哲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12
  [中图分类号]D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4-0050-03
  
  当前,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到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从日本“3.11”大地震大海啸引发的福岛核危机到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群体性事件,从全球恐怖主义袭击到人们的日常饮食安全,面对种种“天灾人祸”,人们越发感受到自身生存甚至死亡的威胁和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人类仿佛一夜之间步人“高风险社会”。这样,风险社会不再是学者阳春白雪式的“书斋里的革命”,而变成了全人类都必须要严肃对待的现实问题。现代风险所引致的灾难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可能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也可能给整个社会和政治环境带来动荡。作为现代政府,在风险社会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局面,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一、风险社会中政府的职责
  
  风险社会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贝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社会理论。所谓风险是指“预测和控制人类活动的未来结果,即激进现代化的各种各样、不可预料的后果的现代手段,是一种拓殖未来(制度化)的企图,一种认识的图谱”。贝克明确地区分了风险(risk)与危险(danger)。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他认为,危险直接刺激感官,可以被感知到,因而是明确的,即能被日常的经验所直接把握,而且能够被明确确诊;但是,风险与危险不同,它“一般是不被感知的,并且只出现在物理和化学的方程式中(比如食物中的毒素或核威胁)”。进入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时,人类试图用科技手段去控制自然,但在这过程中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现代风险除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外,大多是由“技术一经济”的人为决策导致的,它属于工业化的产物,其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而复杂化的系统风险一旦在公共领域发生了,很可能会严重波及整个社会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尤其需要政府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政府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对于整个社会的风险防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应对社会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当把政府控制社会风险、保障社会公众安全列为其基本的公共服务职能之一。
  政府风险管理职责是多方面的。在社会政治方面,风险往往来自于社会内部利益分配的矛盾。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及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应当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做到公平公正,防止社会矛盾的聚集和爆发。在经济方面,经济发展和经济运作中蕴藏着风险。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应当有效地在经济对策中体现出对经济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能力,防止经济出现大波动。在自然风险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只有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的政府积极参与应对和积极控制风险,才有可能将风险和可能产生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总之,现代风险社会面临的已不是个人或某个机构有能力单独应对的风险,需要多个方面的协调,需要政府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政府应当把风险管理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尽可能地控制各种风险和损失,保护风险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利益。
  
  二、我国政府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政府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
  
  1.政府官员缺乏风险意识。长期的和平环境造成了政府官员习惯于常态管理,而对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甚至有的存在着侥幸心理。这对于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风险的产生和发展虽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们的认知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且,风险本身就是与“对风险的感知与对风险、威胁和危险由什么构成以及它们是对谁而言等问题的认识有紧密的联系”。缺乏风险意识会加剧风险。在忽视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风险的产生和发展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认为风险是负面的,是工作失误的表现,因此,对于风险总是习惯性地予以回避和否认,甚至试图掩盖风险事实的真相。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延误风险应对的最佳时机,对于风险事件的及时处理极为不利,也会阻碍整个社会风险意识的增强和风险预防体系的有效建立。在风险社会里,我们只有勇于承认风险的存在,直面风险,积极应对,才能减少风险或避免风险,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我们过去对风险管理问题关注不够,因而没有建立起统一协调的风险管理体系。整个社会的风险管理缺乏有机的协调和配合,社会设置相互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信息资源没有完全有效地整合起来,同时也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知识,因此,难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预计、估测和预防,没有形成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协同应对的管理体系。这种状况一方面不利于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有效地应对现代风险的多因性、系统性和不可预期等特性。这种分散的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很难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预警,而且,由于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法,一些地方对于事故发生以后在如何急救,如何善后等问题上束手无策。
  
  3.风险预警机制相对较为落后。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但是,我国目前的风险管理较多侧重于事故发生以后的应急处理,例如洪水过后的救灾救助和生产生活的恢复,而风险发生前的预警和防备机制则比较薄弱。一般来说,风险管理能力与对风险的认识和预警有比较大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天灾人祸通过多元的风险预警机制及其管理可以避免或者减轻其损失。因此,我们在风险预警机制方面需要加强建设。
  
  4.面对日益复杂的现代风险,加强风险管理,解决风险问题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协同参与,群策群力。政府应当是风险管理的主体,但是,政府不应成为整个风险的承担者。一旦出了事故或灾害,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不利于整个社会主动规避风险和提高风险意识,也不利于提高政府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而且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风险意识的薄弱和风险管理体制的不完

善以及管理方法的单一落后导致了我国目前比较落后的风险管理状况。为了应对当今社会复杂和广泛的风险,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目前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薄弱和不足。而且,政府也应该转换思维和管理方式,正确应对社会发展和当代社会风险所提出的挑战。
  
  三、提高政府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
  
  现代社会风险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减少和规避风险,如何处理风险事件,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信任,也影响着国家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针对我国政府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来提高政府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风险意识是决策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认识影响并决定着政府对风险管理的决策。为了提高政府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政府应当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识,应当把风险管理引入日常工作中,把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价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同时,由于风险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它与人们的道德,心理乃至文化也有关系,因此,政府不仅自己应当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而且,还应当在公民中积极开展风险的教育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抗击风险的能力。
  
  2.建立风险全过程监控机制。风险社会要求政府既应该注重加强对风险爆发后的监控与分析,更应该重视对风险前期的预防和管理。由于政府的风险管理涉及到许多领域,需要许多领域的防范和控制以及多部门的合作。因此,还应当建立全国性的突发事件及风险信息的互通网络,通过这个风险信息的互通网络,结合一些有利于风险衡量的参考指数,形成较为完整的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诸如风险值等较为直观和综合的指数,也应被引入整个风险管理的系统之中。
  
  3.整合社会资源,提高风险处理能力。风险管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对风险的应急处理能力,体现了政府的管理效能和执政水平。政府应加强风险管理的专业队伍建设,尤其应该注意加强专家治理队伍的建设,形成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协同参与风险处理的专家治理结构。在硬件方面,应当建立健全国家重要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
  
  4.重视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开放风险治理的渠道。现代风险大多由人为政策导致的,因此,为了最低程度减少决策的偏差,政府应采取开放性的沟通态度,降低政府机器的权力位置,改变传统无所不管的“全能型”或“家长式”治理,转变为经营管理者和协调者角色,重视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尤其在当代社会利益呈多元化的情况下,政府除重大政治原则与方向外,应充分尊重社会内部多元的、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的意见,特别是政策决策应建立长期沟通协调的机制,以化解争议,获取社会最大的共识,这其实是一种开放政治。
  5.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政府以往采取的风险管理方法通常为自留风险,即在损失发生后对其进行处理。但是,要有效减少或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政府应注意风险管理的不同时段的工作并应注意多种风险管理方法的结合。风险管理方法可分为避免风险、减小损失、降低发生率、自留风险、保险和非保险风险转移等。在这些风险管理方法中,政府更应当注意从减小损失和降低发生率方面人手,比如环境问题,事先注意环保,节约能源,这比起污染发生以后再想办法进行补救更为有效。政府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也可以相应地转移风险,通过建立和健全各级政府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风险管理职责,使整个社会分担风险,并且促进整个社会牢固树立风险防范的积极态度。
  
  [参考文献]
  [1]谢有长.风险社会政治秩序观初探[J].学术论坛,2010,(12).
  [2]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昊英姿,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卓志.风险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乌尔里希・贝克,等.风险社会及其超越[M].赵延东,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6]克里斯蒂安・戈利耶.风险和时间经济学[M].徐卫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7]周大庆,等.风险管理前沿:风险价值理论与运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白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