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显波

  [摘 要]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新型师生关系必将代替强调服从、扼杀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竞争意识的传统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特征
  [作者简介]邓显波,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法学硕士,云南 文山 663000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186-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师生交往价值观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端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以、“师道”精神的风范和“万世师表”的典范,树立了尊师重道的观念。在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对师生关系有“师生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训导,父子关系、师生关系成了两种具有同等份量的代际关系,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君臣、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身份和尊卑长幼的次序。在这种传统文化浓厚积淀的背景下,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均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类比,师生关系通常被视为仅次于直系亲属关系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教师成为“礼”和“道”的化身,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条明显的鸿沟而不可逾越。这样,师生间的交往是一种“教师对学生”的上下关系,具有不平等性。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服从教师,不能持有异见,其主体活动空间和权利被剥夺了,形成了在“师道尊严”观念束缚下的师生“等级”关系。“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1](P131)而理想学生的标准则是“师云亦云”,要求学生唯师命是从。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处于领导、控制和实施教育影响的权威地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学生,学生则被置于教师的对立面,被动地接受各种教育措施,处于单纯接受教育影响的地位,学生的交往、尊重的需要等均无法满足。由此导致了师生间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师生交往中缺乏参与而难于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
  总之,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唯师独尊”,师生关系被视为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忽视了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这样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有太多的限制,不给学生太多表现的机会,同时对学生独特的想法也进行了太多的批判和挑剔,让他们很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实践证明,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任何一种在权威或个人专断下的学术气氛或教育环境,都可能造成对创新精神的摧残,阻碍创新人才的成长。因此,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已不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师生关系时,应以现代教育为参照系,从传统中汲取适合当代社会的精华,扬弃其不合理的部分而超越传统,创造新的优良的师生关系,为现代教育事业服务。在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只重视学生知识向度的发展而忽视学生情感向度的发展及学生合理的多层次需要的满足。而现代教育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将突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等),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鼓励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它将会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师生观(如教师的知识权威等);充分认识师生之间的互惠共生在他们未来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人才的成长提供适合的土壤和合理的环境,重要的是构建一种与此教育实践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民主平等。相互尊重
  传统师生关系以专制型最为典型,现代社会则以民主、开放型为首要特征。心理学家勒温等人曾研究过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结果表明:专制型与放任型师生关系都有许多弊端,造成师生关系的各种障碍,而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较为愉快,关心集体,学习也好,并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可见,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它能使学生摆脱束缚,在尊重和信任中充满自信,勇于创新。徐特立曾说:“教师和学生,一切都是相互平等的关系,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叫做‘教学半’(教者学者各负一半责任,就没有资产阶级所谓教师本位或学生本位的对立),或‘教学相长’,在教和学的当中,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利益,都获得进步。这是新的师生关系问题。”[3](P198)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指师生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享有同等的地位、相同的权利,平等的、自觉自愿地参与各项活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格上的平等。师生双方是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和爱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中的一切“教”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特别是今天面对开放多元的社会和信息时代,教师更应以真实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的人格,以自身做人的尊严去激励学生的尊严,让师生关系在良性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二是学问上的平等。圣人无常师,大教育家孔子也曾先后向许多人请教,认为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长处,虽然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要强于学生,但在某些方面,教师不一定就比学生强,即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在尽为师之责的前提下,师生相互学习,学生要虚心向教师学习,同时又要敢于超过教师。
  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反思与挑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核心是要求人们认识到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排斥了师生交往的民主平等性,教师“总是带着社会赋予他们的与职业俱来的特权,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以种种‘神圣’的借口,心安理得地强制学生学习,而对学生在性格、兴趣等方面表现出自我发展的趋势总是用种种方法去防范”[4](P226)。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教师常常有一种防备心理或恐惧感,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对立。可见,传统的师生关系严重地妨碍了师生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对师生在交往中的角色重新定位。因此,民主平等是师生双方都应遵

循的基本准则,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学生也应该平等对待教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专制管理作风,实施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让学生成为各种活动的真正主人,从而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力和心理融洽度。当然,这里的“民主”和“平等”也绝非学生拥有无原则的自由。师生之间真正民主平等关系的实现,有赖于“自由”与“纪律”的完美结合。“教育者应在动态中把握师生关系,即以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宗旨,当师生关系表现出过于严肃、呆板时,就应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适当增加‘自由’度;当师生之间过于随便时,就应加强‘纪律’的约束。只有视具体情况,在动态中把握师生关系,才能逐渐趋向并接近于民主平等。”[5]
  而师生之间在平等相待的同时更应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与自由,这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相互尊重是互动的基础,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并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处事公正,也要信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虚心聆听教师的教诲,对教师要有礼貌,主动支持和协助老师的工作。因而,爱与互尊是处理任何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绳。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是协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同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二)相互理解,合作互动
  
  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越来越紧密,而且互动更为频繁,不论个体生活于何种时空条件下,都决非是孤立的、自我封闭的,必定是与他人相互联系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温厚而严格的、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的公民,我们就应该真诚地对待他。的确,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在于双方有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需要双方的相互理解与宽容,走向理解应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德国哲学家施莱伊马赫认为理解是理解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精神的一种复制和重构的过程;狄尔泰也认为理解是通过自己的类比、想象、领会而把握其他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的特点。应当说:“人对人的理解的过程是人以他的全部精神因素、意义与价值。为此,理解的过程既不止于认知的过程,也不止于认识的过程,也不止于情感的过程,它所投入的是全部人格因素,它是对‘你’、‘我’、‘他’作为人之相遇、相知、相通。”[6]理解的过程是主体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承认,相互接纳,形成真正的教育交往。教师理解学生,是把学生作为精神整体进行交往,尊重其人格与自由,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而学生理解教师,不仅理解教师的意图、目的、动机、情感和态度,把教师作为一个与他同样具有个性、精神的真实的人而接纳和尊重他,并把教师作为一个生活中的先行者、一个有生活经验的人而接受他的支持、帮助和引导。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师生双方互相尊重,而且还应是合作互动,因为时代需要人们具有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在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专制,学生也不再盲从,师生都将成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主人,体现出师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集体精神。而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经过竞争、合作、协商与妥协达到一致,并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特征。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一种突破,它确认了学生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崭新的现代师生观。师生关系的合作互动性对师生的不断社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师生间互相关心、彼此帮助和共同进步的集体精神,有助于师生间的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使师生成为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师生间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也就自然会更加认同教师和学校。“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凸现师生关系的合作互动性,既体现了师生对教育实践活动价值的尊重,突出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又体现了我们对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重构,突出为师生自由健康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愉快、心情舒畅的环境氛围,更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主体性的渴求。”[2]
  
  (三)积极创新,面向未来
  “有学者研究认为,农业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游离于创新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内含于创新活动之中;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是创新的母体。”[7](P58)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革命的两个因素即教师和学生,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以及彼此结成的人际关系等,其价值取向必然是创新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创新将成为新型师生关系不断获得发展的生长点。
  面向未来的新型师生关系或师生关系的未来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不仅指向当前,而且着眼长远,指向未来”[1]。在传统思想观念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仅仅是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服务,只具暂时性。长期以来,教师总是以完全社会化了的角色自居,把学生看作是“未成熟的人”并对其进行“教化”,却忽视了自己也是社会化中的人,也需要不断发展。因而,这样形成的师生关系只是“授”与“受”的关系,缺乏教育性,学生一旦升学或走上社会,这种关系便结束,师生之间各不相干。师生关系的未来性要求师生之间所结成的人际关系应该面向未来,突出未来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之间僵化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注重学生对教师产生的“反向社会化”的作用,认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使教师受到教育。可见,师生关系未来性的凸现,不仅能改变师生的思想观念,而且还会影响情感融通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变化,使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缩短,教育效果更加优化。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师生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荀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张雁华.论文化反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6).
  [3]王彩霞,张召.人之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朱观明.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理念与策略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4).
  [6]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7]周德藩.创新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郭竞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76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