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创新精神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指人的创新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习惯”,包括批判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大学生创新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对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涵盖文、法、经、管、理、工、医。共发放问卷2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600份,其中,本科生1 390份,研究生210份。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及其成因,初步探讨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旨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关键字] 大学生 创新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70-01
  
   勇于批判、大胆怀疑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一、批判、怀疑精神分析
   (1)如何看待教科书上的知识。从不怀疑,完全接受:本科生141人,占10.1%,研究生24人,占11.43%;有怀疑,但不去深究:本科生668人,占48.1%,研究生100人,占47.62%;有点怀疑,但没提出来:本科生381人,占27.4%,研究生49人,占23.33%;怀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科生186人,占13.4%,研究生37人,占17.62%;未答:本科生14人,占1%,研究生无。
   可以看出,有10%以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48%左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知识缺少强烈的探索欲望;只有13.4%的本科生和17.62%研究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2个百分点。
   (2)听学术讲座时。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本科生345人,占24.8%,研究生63人,占30%;从来没想过提问题:本科生325人,占23.4%,研究生38人,占18.1%;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本科生5.3人,占36.2%,研究生70人,占33.3%;常常提问题:本科生185人,占13.3%,研究生36人,占17.1%;未答:本科生32人,占2.3%,研究生3人,占1.4%。
   由此显示,听学术讲座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和“从来没想过提问题”的占48%以上。这表明学生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创新素质――问题意识。
   二、独立思考精神分析
   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66人,占4.7%,研究生19人,占9.0%;再想想,也许是自己错了:本科生701人,占50.4%,研究生95人,占45.2%;怀疑他人错了,但没提出来:本科生175人,占12.6%,研究生30人,占14.3%;坚持自己的看法:本科生429人,占30.9%,研究生62人,占29.5%;未答:本科生19人,占1.4%,研究生4人,占1.9%。
   由此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不强,偏重求同思维。而自信心和独立性又恰恰是创新所必须的。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三、敢冒风险、勇于探索精神分析
   冒风险、勇于探索是创新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本身就是一种冒险。正如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对未知问题的回答是: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17人,占8.1%;无动于衷:本科生120人,占8.6%,研究生83人,占39.5%;尝试提出不同的想法:本科生770人,占55.4%,研究生55人,占26.2%;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30人,占2.2%,研究生2人,占1.0%。
   由此显示,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尝试提出不同想法”和“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的占本科生的72.3%,表明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探索欲望,创新意识较强。
   四、结语
   大学生并不缺少创新意识,但缺少深究问题的创新热情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勇气。大学生主观上具有崇尚独立思考、不盲从轻信的意识,但在客观现实环境中却又缺乏自信,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之间的反差,折射出的是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问题。
   因此,应当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优化大学生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创新失败人才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其不因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有学者说,“是否宽容创新失败,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支持创新、善待创新、创新氛围浓厚与否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陈开岩.浅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 金吾伦.当代西方创新理论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 冯之浚.技术创新与文化传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1)
  [4] 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5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