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合作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静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肩负着对学生政治上领导、思想上诱导、道德上倡导、心理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学习上引导、工作上教导、为人处世上劝导的多重重任。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的系统工程中,作为辅导员,我们应当高度关注对大学生合作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instructors tak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life teacher, shoulders is leading, in the thought to the student politics to induce, in the morals to initiate, in the psychology to counsel, in the life to instruct, in the study to guide, in the work to teach that the manner gets along with people the multiple heavy responsibilities which on advises. Therefore in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campus's systems engineering, takes the instructor, we must pay attention highly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cooperate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and the raise.
  关键词:大学生合作精神高校辅导员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Team spiritUniversity instructor
  作者简介:李静(1982―),女,湖南邵阳人,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
  
  一、 大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一个人想要步入成功的殿堂,就不能没有合作的精神。合作精神成了当今大学生的必修课。
  从心理学角度讲,合作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在我国悠久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中,向来是提倡和赞美合作的: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也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它强调了受教育者与他人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合作的价值;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包涵合作精神寓意的谚语,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可见在中国,合作精神是有很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
  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也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校的素质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这同时也是国际教育界达成的共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强调: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能力来重新设计和组织,其中之一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受教育者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
  二、 当前大学生合作精神调查
  当前,尽管高校在探索素质教育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大学生的合作精神而言则相对比较薄弱。从2006年某高校对武汉市七所部属高校进行的关于大学生合作意识的自我评价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中认为合作意识强和较强的占44.8%,一般的占41.88%,较弱的和弱的占11.38%,这表明53.26%的大学生自认合作意识还不强。从大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合作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学习、生活中崇尚“自我”“自愿”,集体观念淡薄。目前,大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必要的互助,只顾个人埋头读书,在生活上个人独来独往,不愿与周围的人交流;在班集体建设中,集体观念差,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或者反对集体活动,不愿做干部,或者担任班干工作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较差,越是高年级这种情况越明显。
  第二,在实现人的价值上,重个人轻社会。当代大学生尽管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但在人生价值的定位和实现的途径上却是更多的关心自己的命运,关注自身发展状态,而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和社会,且对别人的要求十分苛刻。调查同样显示: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有利于个人发展、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单位”的占63.05%,待遇好的单位占12.68%,国家最需要的单位只占3.17%;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上77.01%的人认为要靠“个人奋斗”,而赞成“集体和他人的帮助”只占5.78%。
  第三,在群体竞争中重竞争轻合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个人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竞争的意识在大学生中得到强化,尤其是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让大学生就业走向市场,这使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无情。但是,相当一部份大学生在对竞争的理解中只把目光定格在个人拼搏上,而忽视了合作的一面,或者不喜欢合作,因而当公众利益或他人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只考虑个人利益。许多大学生认为:合作使整个竞争的集体关系变得复杂,易形成较大内耗,降低办事效率;合作无法估计个人在―对―竞争中的成绩,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第四,合作的心理素质水平较低。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条件较好,再加上独生子女特有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明显缺乏面对合作困难的勇气和忍耐力,在合作中不善与人沟通,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情绪波动大,并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猜疑、嫉妒等心理障碍,对家人的依赖性大。
  当前大学生在合作精神方面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心理因素,经济因素等。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当多的来源于小农经济的深厚土壤,从而造成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它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文化心理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羁绊,许多具有较深东方文化传统的较发达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都把“团队精神”或“群育”作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因而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文化心理,培养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合作精神极为重要。
  第二,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当代大学生一直成长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这使他们容易滋生扭曲意识,缺乏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应试教育”下,面对升学压力下的成绩排行榜,他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就是身边的同学,而学校中的成功者多半是建立在其他同学失败的基础上,且这种情况在大学也没多少改变,在对大学生的评价上我们过分看重成绩,如奖学金评定,毕业分配等。那么,当他们走上社会后,是无法从容地相互合作并坦然地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在集体中长期相互合作和依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并在团体和民族间的相互合作与竞争中得以拓展和强化的。
  第三,学校对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教育培养工作滞后。当前大学生合作精神的教育培养工作在高校行动迟缓。就学生而言,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合作精神知识传授少,二是大学生合作精神没有保障和评价机制。这导致大学生对合作精神的认识程度不高,合作精神的观念不强、合作的心理适应能力缺乏,在人际关系上多是选择独善其身。从学校本身而言,教师队伍的本身合作精神状况还不明显,这体现在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多而与学生对话、讨论的创造性教学法少;在学生班级的管理上要么管得太死、要么比较放任,民主管理程度低;教师在科研中合作程度不高等。

  三、工作定位―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
  从1952年国家提出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至今,辅导员的工作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从最初的学生的“政治领路人”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转变。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由此可见,当前辅导员角色应定位于:(1) 辅导员属于高校教师队伍;(2)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在18至22岁左右,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初步确立的阶段,他们充满梦想,渴望成才,面对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有强烈的进取意识;但同时,由于眼界的开阔与逐步接触到社会现实,独立意识增强,突出个性成了当今大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这种强调个性而不注重集体合作的意识在当前大学校园中十分普遍;现代社会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强调分工合作,一个不懂得与人合作的人才将不能为社会所接受。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有效发挥自己职业特点,充分履行职责,在大学生中树立典型,培养大学生的协作意识,引导其把思想和精力凝聚在加强思想修养和专业学习上,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课堂教学是合作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媒介和手段。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 邀请昔日校友、企业经理和学者专家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讲述合作精神在创业实践和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作用,提供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等相关信息,进而分析现阶段大学生合作精神的不足和解决办法。
  第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帮助学生选修一系列心理辅导课程,如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评估等,以此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提供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认识。同时组织学生定期参加由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或心理学专家的心理测试、咨询,进行心理评估。还可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开设不同的心理素质训练班,专门训练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第三,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之一是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一是要培养利他奉献的人生观。利他奉献的人生观是促进人与人之间良好交流的催化剂,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利害冲突的最高准绳。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才能最终赢得对方的友情和信任;二是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针对一些大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这点显得尤为重要。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做到充分肯定对方的长处,尊重对方的人格、兴趣和爱好,才能获得对方的尊重和回报。最后在人际交往中要克服一些如自卑、羞怯、嫉妒等不良心理,有意识的寻找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并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和总结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校园文化在维系一个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对人的熏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泡菜水的味道决定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学习的文化氛围,深深影响着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就要在学术交流中提倡自由平等的探讨和真诚密切的合作;就要在整个校园建立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人际关系和交往习惯;就要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团结友善、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社团活动具有活动自主、成员广泛、结构相对松散、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强等特点。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增加了与学校内外各个层次人的沟通、交流机会,提高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共同的兴趣爱好使大家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协作精神。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强化参与意识并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据调查,很多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因此学校更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增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在增多,参与勤工俭学、企业实习、青年志愿者服务、出外交流等活动,不仅能使大学生扩大视野、提高综合能力,也有助于大学生增强与社会的联系并紧跟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思考。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12月
  [2] 时太伟: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几点思考。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6月
  [3] 詹星:论当代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惠州学院学报,2006年8月
  [4] 温雪松: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探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8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1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