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喜友 张迎军 蔡 云

  摘要: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类型、特点、功能和框架,从宣传体育精神、建设健全校园体育组织系统、加强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建设特色传统体育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创建与发展校园体育文化。
  关键字:校园体育文化 建设框架 发展对策
  
  校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园地,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情感的激发、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行为的驱动,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热烈而深刻的,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使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为此,我们应该像抓课程建设一样,积极地为广大的学生创设适宜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指所有的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则指学校师生员工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表现包括体育教学,健身锻炼,运动竞赛,体育的传统、制度、规范等。物质文化也是一类很重要的文化。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与物质条件休戚相关。各类物质条件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物质,如空气、阳光、气候等。另一类是文化物质,如房屋、衣着、文字、工具等。校园体育物质文化表现为体育建筑、雕塑、环境、场地、器材、 服装、用品等。在进一步考察这三类校园体育文化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校园体育意识文化中,意识是占主导的因素,物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为意识服务。如一条科学健身的理论由 一段文字表述,其内容是意识性的理论,其形式是文字表述,作为内容的理论是主导性的因素,作为形式的文字表述则由理论内容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一件体育物质文化品(如一台联合健身器)则恰巧相反,它的功能作用全是物质性的(如物 理性动转等),其意识性只表现为该物品是按意识的要求运转的。在此,意识是为它的物质功能服务的,它的物质性占了主导地位。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则又不同于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和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在这类文化中,虽也有意识因素和物质因素,但它们往往处于次要的位置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行为文化。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文化环境是一个使人不断地接受新文化滋养、熏陶、装备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学校的体育教师,是拥有专门体育知识的人材,人类创造的体育文化以系统的知识形态经教师的传授,给学生们以滋养,使他们掌握体育的知识,认识体育的价值,逐渐地成熟起来。同时,我们知道,文化是一种超个体的社会存在,它不依人的产生而产生,从个人的角度看,文化首先是作为一种生活环境而先于个人存在的,人受其影响得到发展, 通过从文化环境中吸取营养,潜移默化,收受熏陶,不断地追求培养人的可能和界限,促使人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实现。
  “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这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提出了现代健康的新概念,阐明了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包括良好的发育、正常的生理机能及承担负荷的适宜反应。校园体育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即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的表现形式,由它所构成的体育锻炼过程,给予人体各器官系统以一定的强度和量的刺激,使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从而对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有效地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意识、行为、物质三个文化部分均能有助于人们的心理调节,满足师生员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锻炼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精神烦恼,给人带来欢愉,使人身心得以和谐、健康。
  
  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框架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身心健全的一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为中华民族发展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体制基础,校园体育文化是为学校体育的目标服务的。
  文化丰富的层次内涵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既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健全的组织结构,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该系统应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精神层面,居于主导地位,其中体育健康(价值)观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它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第二层是制度、方法层面,是联系精神与物质的中间层面,其既是校园体育的组织形式,也是体育意识的体现,它涵盖了体育教学、科研、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管理、业余体育竞赛、体育协会、体育知识普及和体育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第三层是物质层面,是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物质保障,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器材、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此三层面应该在以人为本原则基础上协调发展而没有次序关系。
  
  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1.宣传先进的体育精神,培养健康的体育道德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 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拼搏进取精神,敬业笃学精神,竞争开拓精神等,把体育精神与学风建设融为一体。思想、行为道德也应是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如运用各种传媒,宣传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比赛中克服困难,为国争光,挑战人生的事迹,以此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以公平竞赛、公开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求真求实的体育道德精神来培养、教育和感化师生。师生们的体育道德是对体育目的自觉反映,它在体育的实践中产生,校园体育文化为体育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要在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中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通过理论、实践的形式,进行体育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教育,使师生员工们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的基本条件,使之充分了解体育对身体、生活、家庭、社会的影响。通过课堂教学、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2.培养学生树立良好体育意识,注重校园体育组织系统建设
  确立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发展上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体育课程教材的选择,注意增加教材的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要加强身体锻炼知识、方法等内容的教学。改革体育成绩考评办法,变单纯的技评、达标向技评、达标与增强体质实效相结合转变。如健全学校的体育运动委员会,支持学生和教工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并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制定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丰富师生员工的体育活动。师生们学习和工作之余的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观念的培养,从而对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利。学校可通过运动会,体育节和种种小型多样、生动活泼、师生员工们喜爱的活动来丰富大家的余暇生活。同时,加强学校运动队的建设。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特色的传统运动队常常成为凝聚学校师生员工的一块磁石,又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3.加强校团体育设施建设,建设特色传统体育文化
  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设施、场地等,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同时,它们又成为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这些特质会折射出人们的心灵,对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此外,体育建筑、设施、场地等,作为一种依托,又承受着师生们体育锻炼的实践。因此,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包括建造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和精心合理地使用好已有的场地设施和用品。
  体育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指的是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形 成并延续着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独具特 点的文化形态,表现出自觉、经常的基本特征,并具有教育、 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的力量。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规模、 办学条件、师生构成等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 理气候等的差异,决定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思路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高校体育的目的是终身体育,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是高等院校达到终身体育目的的最佳途径。因为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人的价值观,文化的影响可以强化和改变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树立正确、良好的健康观将受用终身。没有校园体育文化 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体育,没有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超越,校园体育文化便没有生命力。超越是校园文化的精神,综合创新是超越精神的主旨,因此综合创新精神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高校体育具有教育、社会两重性,体育活动是人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更能体现人本精神和个性解放,体育对身体行为放纵的同时激发了情感,解放了思想、对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禄新,《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教育现代化,2002.10。
  [2]陶华滨等,《体育文化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08。
  [3]刘铮滕炜莹等,《论校团体育文化》,体育文史,2001.04。
  [4]杰・科尤利(美), 《体育社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刘纯献,《浅谈校园体育精神》,中国学校体育,200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3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