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人演的《家》感动中国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韶华

  二十多年前,中国观众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极为奇特的舞台剧:在典型的中国封建地主庄园里,金发碧眼的觉新、觉慧、梅表姐、瑞珏等身穿长衫旗袍,说着最流利最动听的中文,讲述着五四运动之后一个封建家庭衰败崩溃的故事……中国观众对剧情太熟悉了,这不是巴金原著、曹禺改编的话剧《家》吗?可为什么会是清一色的外国演员来表演?这中间其实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
  
  “奇小奇艺”的中国大师用《家》讲授中国戏剧
  
  1979年,美国脱口秀大明星鲍伯・霍卜来华拍摄大型歌舞特辑《去中国的路上》,其间曾受邀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上插科打诨,说美国的“单口相声”。就像让侯宝林在美国说相声一样,面对着满剧场的中国观众,如何把一些美国俚语准确地表达出来,着实让鲍伯・霍卜有些吃不准。当翻译发生“语言卡壳”的时候,被中国话剧界称为“奇小奇艺”的北京人艺艺术家英若诚赶上台去,用几近相声的幽默语言为他做了即兴翻译,他解释的每句话几乎都会逗得观众哄堂大笑。演出结束后,鲍伯・霍卜由衷称赞英若诚:“今天你是主角。”
  英若诚,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熟悉英若诚的人都记得,他不仅讲得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还长期活跃在话剧舞台上。英语“科班出身”的他更将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多部剧作名著翻译成中文,并将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成英文。他为鲍伯・霍卜所做的翻译工作给美国文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1982年8月,美国斯诺基金会、富布莱特基金会和美国中西部各大学联合向英若诚发出邀请,请他出任埃德加・斯诺的母校密苏里大学戏剧系的客座教授。
  当时他讲授的是中国戏剧表演课,英若诚决定排演曹禺根据巴金原著改编、由他翻译的话剧《家》。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家》,英若诚在1984年4月发表的《从在美国排演(家)想到的》一文中写道:第一,《家》是“两位大师(巴金和曹禺)的完美合作”,“深刻反映中国人的生活,接触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第二,这也是他所带的班级情况所决定,“就这点水和这点泥,班上二十多个人一半是女生”。
  
  不就是恋爱嘛,让我们拥抱接吻吧
  
  让一群从未到过中国的美国学生来排演一出中国味儿十足的经典之作,其难度可想而知。这种时代和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后来在排演过程中闹出了许多笑话。
  《家》的第一场排练表现的是高家三少爷觉慧和鸣凤的感情戏,美国演员起初认为这不就是年轻人的冲动与恋爱嘛,于是两人就搂搂抱抱上台下场,其中还有即兴发挥的亲吻镜头。还有一场戏中,拥有高公馆无上权威的高老太爷正襟危坐在大厅中央,见到丫头进来,他却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原来这位演员习惯性地以示对女士的尊重。美国演员们不理解封建顽固势力的总代表――高老太爷和冯乐山为什么一碰面就要谈诗论文,丝毫没有西方贵族颐指气使的做派。演员们不懂什么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中国文人意境,不知道什么是“封建家长”……
  为了缩短这种距离,英若诚每天花8个小时给演员讲剧本的历史背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法子用了一个星期。然后,英若诚还带着学生到堪萨斯城博物馆的中国厅,那里收藏着中国的文物资料,英若诚给学生讲国画、书法甚至明代的泥塑观音,因为“观音本身就带有中国女性的柔媚端庄”。就这样,中国的传统观念在潜移默化之中传达到了这些学生的头脑中。
  英若诚还对剧本进行了删节,将原剧本中的觉民、琴和钱姨妈等角色删掉了,使情节更加紧凑。他把原剧中老实巴交、性格脆弱的觉新进行了角色处理,使之带有更大的斗争性,“因为这是给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人看的戏,应让戏剧冲突更加强烈一些”。英若诚不大注意形似问题,主要讲究精神和气质上的接近,他认为单纯追求形似引起的那种猎奇心理反而会使观众不能很快入戏。
  
  《家》征服了美国
  
  经过一番艰苦努力,1982年,话剧《家》终于在堪萨斯城上演了,受到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许多人感动得流下眼泪。拍成电视片后,美国电视台半年之内连续播放了四次,这是很少见的。当地媒体评价说:“《家》的演出使美国人深刻理解了20年代的中国社会,这是理解后来发生的伟大的中国革命的钥匙。”
  表演中,英若诚努力激发美国学生把戏的内容挖得更深一些。在展现与觉新关系密切的瑞珏和梅表姐这两个人物的关系时,美国演员起初只意识到“这是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但英若诚让她们仔细揣摩瑞珏和梅表姐身上都特有的中国女性温良贤淑的特征,她们表面上都真诚地希望对方能与觉新终成眷属,但各自内心深处又都希望自己在觉新的心里占有一席之地。在公演时,扮演梅表姐的演员在告别那场戏中有极为出色的发挥,当觉新挽留她多住几天,梅表姐抬头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觉新说:“可也住了十多天了。””演员的表演一下子让人读到了潜台词:“我来了这么多天了,你也没好好搭理过我啊。”后来,扮演瑞珏和梅表姐的演员均获得了全美大学会演的表演奖。
  
  名角哪怕为只言片语的四姨太配音都心满意足
  
  英若诚回国后,1984年,中央电视台节目编导吕大渝找上门,希望根据他的赴美经历制作第一期《人物述林》电视专题片,名字就叫《他为祖国争得荣誉》。在访谈中,吕大渝看到了美国人演出的中国话剧《家》的画面时候,很有一种骄傲的感觉:不是只有中国人演出外国名剧的份儿,中国优秀的剧作也同样在外国的舞台上受到欢迎。
  采访结束后,吕大渝的脑海里始终在想着如何让广大中国观众也能看到这部非同寻常的《家》。机会很快来了,当时中央电视台的摄制小组正在中国最著名的上海电影译制厂进行中意合拍连续剧《马可・波罗》的后期译制工作,吕大渝想何不捎带把美国版的话剧《家》换成汉语对白,也让中国观众有机会看看外国人演出的中国话剧?
  说干就干,经过各方沟通和版权确认,美国版的《家》终于送进了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录音棚。按说这本是一出中国戏,曹禺原作的对白和英若诚翻译的对白都是现成的。上译厂的工作应该不太难,不料做起来却不是那回事。据中国著名配音演员曹雷所著的《远去的回响》一书介绍,当时的译制工作首先遇到口型问题,由于原片中的英语对白和中文习惯不一样,使得演员说话的口型、吐字时间长短都跟原来曹禺写的台词对不上,因此这部戏只能按照标准译制片的规矩来进行,先进行剧本的初对。上译厂请英若诚陪着译制导演一句一句对着录像上的演员口型,根据口型、停顿、表情、动作,参考原著剧本的原意,把台词重新组织,编成一个新的中文对白本。
  尽管美国演员都穿着中国的长衫马褂,乍一看有点滑稽,但他们把握人物很细致到位,很快上译厂的配音演员们就跟着入戏,并被戏剧所吸引和感动。在上译厂为《家》配音期间,许多已退休的老演员都主动要求回厂参加配音工作,哪怕为台词不多的四姨太、五姨太配音都行。曹雷回忆说:“我很喜欢这些美国演员念台词的感觉,他们并没有因为这是一部经典名剧,念台词就要有‘舞台腔’,要故意夸张地去表现抑扬顿挫,他们非常朴实地用这些台词表达内心。那些停顿甚至带有语塞的口吃,都非常自然。感觉演员是在思想,是在选择适当的语句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1984年冬天,中央电视台数次播出由上译厂译制的《家》,创下了收视奇迹。众多中国观众为这部电视片感到惊叹,有一名观众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除了无法掩饰的金发碧眼,他们(演员)就是我心目中的觉慧、瑞珏、鸣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6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