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叶尔波利的“甜蜜”生活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华锋等

  叶尔波利的“甜蜜”生活
  
  “2010年我收入不错,仅蜂蜜就产了一吨多,一公斤卖了20多元,早早就把蜂蜜卖完了。”前不久,农四师79团牛场哈萨克族职工叶尔波利对笔者说。
  叶尔波利饲养了30多只羊、5头牛,还养了56箱蜜蜂。仅养蜂一项他纯收入近3万元。
  叶尔波利一家兄弟多,牛羊少,过上好日子成了叶尔波利最大的梦想。为了养家糊口,他给别人打过短工、代过牧。在放牧时叶尔波利发现,每年夏季团场雪山沟百花盛开的时候,有许多养蜂人到这里放蜂,黄澄澄的蜂蜜转手就变成了钱。他想,自己整天在山上放牧,不如也养几箱蜂,挣钱贴补家用。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养蜂人,向他学习养蜂技术。
  2007年,叶尔波利买了3箱蜂试养,1年下来,挣了几百元。可谁知由于大意,冬天时3箱蜜蜂全部被老鼠吃掉了。他心疼极了,没有再养蜜蜂。
  2009年,79团加大对少数民族困难职工的扶持力度,给每一位困难户发放2万元生产资金。叶尔波利又想养蜂了。他买蜂箱、买蜜蜂,一边养一边学。79团工会、团委给他送去养蜂技术图书,牛场场长努尔用自家电脑为他下载讲解养蜂技术的视频。
  2010年,叶尔波利的蜜蜂从40箱发展到56箱,由于他卖的都是纯正的山花蜜,团里的干部职工和外地人都喜欢到他这里买蜂蜜。
  “养蜂投资少、见效快,今年,我要养更多的蜜蜂,让日子像蜜一样甜。”叶尔波利充满了信心。
  (姜华锋)
  
  赵平武的绿色“存折”
  
  今年44岁的赵平武,是农十师185团5连出了名的“精脑子”,他常常说自己是个大款,因为他有两张名副其实的发家“存折”。
  “这农家人吧,就喜欢把土地比喻成‘绿色银行’,你看我这普通的庄户人口袋里就揣着两张绿色‘存折’,‘定期’的‘存折’,就是我那90多亩土地,今年种植的有打瓜、油葵,还有玉米,纯收入在8万多元。另一张是‘活期’的,今年4月,我养的80多头猪就可以批量销售了,算下来纯收入在四五万元吧。”赵平武边清扫猪舍,边盘算着这两张“存折”给他带来的可观收入。
  1999年来到团场的赵平武,尝过失败的滋味,但生性倔强的他并不服输。他在多方面学习农作物栽培的同时,把目光放在了畜牧业发展上。因为他清楚,5连有8000多亩林带,郁郁葱葱的林床不仅阻挡了肆虐的风沙,更让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010年,赵平武一次性购买了两座养殖棚,在安装完猪舍的相关配套设备的同时,当年投入8万多元买回生产母猪、小猪崽,开始发展设施畜牧业。半年后,他赚回了3万余元。
  有了成功经验的赵平武,在去兄弟团场观摩取经的同时,又一次投入6万余元陆续购买品种好、膘肥体壮的小猪崽,采取“轮流循环”的方式,不停地销售和购买。
  “其实我这两张‘存折’是互通有无的。猪的粪便是上好的有机肥,我就利用它改良自家土地的土壤。”赵平武说,这几年来,他往地里拉运有机肥大约有1000多吨,尝到了“最佳营养”的土地,自然就会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罗瑛)
  
  陈文娟的“田园”模式
  
  “在棉田里套种小茴香和打瓜,一年为我增收4万多元钱……”前不久,在农七师129团工会举办的致富能手经验谈座谈会上,6连职工陈文娟高兴地说。
  2008年以来,129团在职工中广泛推广“田+园”的种植模式,鼓励职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实施大田套种、间作、复种和立体栽培。陈文娟在连队技术员的指导下,第一次在棉田中间套种了小茴香。因为没有经验,她在行间套种的小茴香被丈夫当做杂草除去了不少,当陈文娟发现的时候只剩下16行。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当年除去运费还挣了4000多元钱。尝到甜头的她对套种小茴香更有信心了。
  2010年,陈文娟在87亩棉田里分别套种了小茴香和打瓜。“三种作物套种互不影响,而且有效利用了棉花行间的空闲土地,管理起来也不费事。6月底,小茴香收获销售完,接着就收打瓜,到8月下旬开始采收棉花,三种作物收获期也不集中。”陈文娟说,去年套种的小茴香和打瓜收购价格都比往年高,加上棉花种植收入共12万元。
  如今,陈文娟还有个愿望,就是希望套种间作的作物能够实现机械化采收,进一步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目前,她已向129团五五机械厂咨询,该厂技术人员也表示要做好市场调查,尽快研制套种间作作物收获机械,解决职工们的实际困难。
  (王洪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4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