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向进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270-01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下面是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探索。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地理,把生活经验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到平时生活中充满地理问题的种种奥妙,使他们倍感亲切,内心感到地理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例如,讲“气候与房屋建筑”时,先让大家回答我校附近农村老屋的建筑风格,这个谁不知道!于是,大家踊跃发言,都能说上一些共同的特点,最后达成共识:民居以不封闭为多,平面与立面的处理非常自由灵活。屋脊高,进深大,防热通风效果好,在平面的处理上尽可能采用置小天井及前后开窗的做法,房屋的朝向多为向南或向东南。这种建筑风格实际上与此地的气候相关顶向带有阁楼的尖顶变化,除了美观外,很大程度上也考虑到通风、隔热、防水的问题,“十个平顶九个漏”、“买房不选平顶楼”,反应的正是平顶的弊端,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地理问题无处不在。
  二、创设“问题”情境
  常言道,学始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疑难,或是学生原有的认识与新授知识冲突,或由于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产生障碍,从而去设计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建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提问。
  例如,在讲日界线知识点时,可举例班级里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弟弟比哥哥晚出生一小时,所以他居老二,大家能否想办法让这位哥哥管他弟弟叫“哥哥”呢?这一问学生很感兴趣,探索、讨论不断,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中。带着问题,最后大家轻松地理解了日界线两侧日期加一天与减一天的内容。讲热力环流时,让学生处于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中,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冷热不均→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
  三、创设“激励”情境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精神依托,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创造各种表扬的情境,常用鼓励性的语言,经常告诉他,“你能行!”。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会产生感情的共鸣和目标的认同,主动接受知识。例如,在介绍完三圈环流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后,我请一位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判断风带中的风向时,他一时不知所措,我就耐心地引导他伸出右手,手心朝上,四指方向表示高压指向低压的方向,大拇指的朝向就是该风带的风向。当我送给他“你不是判断得很好嘛!”时,他的眼神、面容流露出的不止是掌握了新知识后的满足感。
  四、创设“民主化”情景
  创造力能最大程度得到发挥的首要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教材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理解和正确的指导。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新教材,更应发扬民主。因为新教材毕竟使用的范围、年限有限,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使之日趋完善。
  例如,课本在介绍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时,既提到“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又提到“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很多学生提出哪个作为“赤道平面”的概念更加合理?课本是否太累赘?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爱思考的好习惯,也觉得这个问题有道理。作为概念,一句“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足以解决问题。当然,也要允许一部分同学暂时保留自己的意见,通过以后的学习慢慢领会。教师以平视的目光看待学生,帮助他们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让他们觉得我与老师也可“面对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错了和失败了,老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也不会耻笑。
  五、创设“操作化”情景
  要尽可能多地营造一些面向学生的操作化情景,如查找资料,动手实验,演示。观察现象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学习,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例如,讲解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南、北极观察有何差异时,全班发了八个地球仪,每小排一个;使每个同学都能动手展示,对于“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转”印象更加深刻;利用学校的天文台组织学生观察月相,代表性地选了朔。望。上炫。下炫。四相,观察的同时,并进行针对性的记录,一月 后,绝大多数同学均能够准确理解“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的涵义,在这种教学情景下,师生少说多干,在干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
  总之,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地理新教材为情景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教师应“因”材施“教”, “因”时施“法,”不仅将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参与教学活动树立“心理优势”,还提高了学生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66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