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落叶松毛虫性信息素技术监测预报试验应用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落叶松毛,是我国发生面积最大的林业有害生物之一。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也为了能够准确地预测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期、发生量等,在梓南县进行了落叶松毛虫性信息素技术引诱监测试验,用于松毛虫的监测预报。
  关键词:落叶松毛虫;性信息素技术引诱监测试验;准确预报科学防治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我国发生面积最大的林业有害生物之一。2001年、2002年两年在桦南县各国营林场曾连续大面积发生,各林场发生率在百分之百,平均虫口密度在150条/株,最多的达到300条/株以上,松针时被吃光,象火烧一样,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给林业本身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也为了能够准确地预测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期、发生量等,2006年、2007年桦南县相继在九个国营林场的部分地块进行了松毛虫性信息素技术引诱监测试验,用于松毛虫的监测预报,并对该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1、示范区概况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5'至131°16',北纬45°51'至46°31'。全县幅员4145.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1%。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36827公顷,人工造林现已成林面积35764公顷,占用材林的六成,蓄积246.8万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49.3%和40.3%。2006、2007年桦南县设置的松毛虫性诱捕器,分别在县域内的九个国营林场,林龄均在20年以上,立地条件良好的落叶松人工林内。
  
  2、器材准备
  
  2.1 诱芯。诱芯采用松毛虫性信息素前体(4Z.6E)十一碳二烯醛,每只诱芯性信息素含量为500微克,包装为每袋10个,诱芯的使用期大约为40天左右,放在冰箱里低温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10个月,在使用前取出。诱芯贮藏期(-20℃)1年。
  2.2 诱捕板。一个诱捕器需要上下两个诱捕板,要求两个诱捕板大小相等.我们用的是长420mm、宽280mm、厚度为3mm,每块重120g的钙塑板,下板两侧折线处中间,扎一小孔便于排出雨水。
  2.3 粘虫胶及胶片。依据松毛虫成虫发生期气温的不同,选用黏度适中的粘虫胶,一般为2000-4000Cps、涂胶后无流动、无溢出,成虫触碰后能迅速地粘牢。
  2.4 标杆。标杆是用来帮助悬挂诱捕器的,可以用竹杆、木杆、直径20mm的PVC塑料管、不锈钢钢管等制成,每节的长度以1.5m左右,以方便携带为准,总长度能够达到树冠中上部。
  
  3、诱捕监测
  
  在进行诱捕监测时,充分考虑影响诱捕效果的相关因子.包括林地选择、设置部位、设置数量以及诱捕器的悬挂时间等。
  3.1 悬挂的数量及布局。以3个诱捕器为一组,依林地的地形、大小和形状,三角形排列,间距为50m。
  3.2 悬挂诱捕器时间。根据桦南县历年松毛虫蛹期发育时间,结合当代发育进程观测始见日确定悬挂时间。桦南县落叶松毛虫成虫一般在七月中、下旬出现,根据这一特点,于每年7月20日左右悬挂诱捕器,截止到8月上旬结束。
  3.3 安置悬挂诱捕器
  3.3.1 林地选择。固定或临时样地避开有灯光干扰的交通干线、居民点附近的林地,兼顾人为干扰少、交通便捷、有利调查的林分。
  3.3.2 悬挂高度。依据当地调查林分的高度.确定诱捕器悬挂的高度,一般挂在树冠的中上部。
  3.3.3 组装诱捕器。对涂胶后的诱捕器,处理好支架丝,将直径为1.5mm,也就是16号的镀锌铁丝用钢丝钳截成110cm一段,然后对折,在对折处做一挂钩,挂钩开口处5cm左右,在对折处以下20cm处旋扭1-2圈,再按照诱捕板的宽度均匀分开,在同一平面内分别向下折出90°待用。将挂钩支架丝两端从诱捕器上板两侧的孔穿过,沿着定型线使上板折出侧边,再把支架丝向内打折约90°,交叉之后打折旋扭一圈,打折的部位要在诱捕板的正中间,使诱捕器悬挂之后基本能够处于左右对称的状态。从打折后的任一端穿上诱芯推到打折处。把支架丝下板两侧的孔由内向外穿出,上板支架丝打折后所留的宽度略大干下板,上板与下板间距2cm左右。
  3.3.4 换诱芯。在成虫期40天左右的地方,可以不换芯,需要换芯的按照成虫期历期1/2的时间段,换一次诱芯;换芯时将诱捕器下板一端的支架丝退出,穿上诱芯,推至打折处,支架丝重新复位即可。
  3.3.5 换胶板、胶片。在诱捕期间,一般根据粘胶的有效期定时更换下板或当诱蛾数量多、胶面布满鳞片、胶的粘着性能下降,也要及时更换,并且做好记录。换板时,将诱捕器下板从支架丝上退出,装上新涂胶的下板即可。
  3.4 诱捕器的回收与保存。为了节省成本,在诱捕结束之后,在成虫羽化末期,连续3-5日晴天无虫时回收诱捕器。下板涂胶的诱捕器,用刮刀清除板面的残胶、虫体、杂物,按原涂胶面相对2片一组,平置存放在避光、阴凉的室内,供重复使用。
  
  4、诱捕调查情况
  
  4.1 调查与记载。松毛虫诱捕期间,按照国家林业局印发的《松毛虫性信息素技术监测预测示范技术方案》的要求,认真填写各项记录。主要有样地概况记录表、松毛虫成虫诱捕记录表、松毛虫成虫诱捕监测结果汇总表等。按诱捕器的编号逐一记录在统一格式的调查表,下面是选择桦南县两个有代表性的林场,2006年在林地内的固定标准地中利用松毛虫性诱捕器进行监测的凋查记录。
  4.2 灯诱对照监测。开展性诱捕监测的同时,结合灯诱杀虫,选择3-5个灯诱点作为对照,对照区的选择要在不影响性诱捕监测的前提下,注意灯诱的设置点和距离,每日统计诱捕量和雌雄比,并做好记录。下表是2007年在上述两个林场的相同立地条件下,并且灯诱点和性诱捕监测点在相隔300米以外进行的调查记录。
  
  5、结论
  
  总结过去的常规调查方法,我们认为。除在松毛虫的卵、幼虫、蛹期开展例行调查外,应加强成虫期诱捕监测。利用灯诱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受器材成本、电源制约,难以大面积使用;利用性诱监测调查,具有灵敏性高、专一性强、监测结果客观、无公害、使用方便等特点。在2006、2007年两年期间,利用性诱捕器进行监测调查,发生期预报,成虫期始见日误差±2天;发生量预报,06年预报与全年实际发生误差7.3%,07年预报与全年实际发生误差+6.8%。根据成虫诱捕历期变化,可以及时、准确做出预报并编制防治技术方案和防治作业设计。
  
  6、问题及建议
  
  经过2年的示范监测,松毛虫性诱技术在预测预报落叶松毛虫发生趋势工作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测报准确率也较高。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诱捕器说明书中装配问题,有时悬挂不上或与悬挂点位置不符,影响了诱捕效果。黏虫胶用过后,待松毛虫鳞粉粘在胶面之后,再次使用黏着力不够,不能黏到成虫,影响了监测调查结果等等。新产品只要不断改进,并将此项技术不断推广,在准确预报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将会起到更大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43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