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古代文学》课程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双全

  摘要:近二十年来,基础教育工作者在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高校《古代文学》等课程却落后于形势,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高校《古代文学》须顺应素质教育的时代洪流。走出教学目标单一、教学过程僵化,教学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智慧潜能得以开发,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顺应潮流综合能力
  智慧潜能四个结合
  一、素质教育历程的回顾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实施的范围是小学和初中。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在世界各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样,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地也涌动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科课程标准,标志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实质性地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坚持正确的科学的课程理论,具有非常明确而崭新的课程理念,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二十年来,基础教育工作者突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窠臼,以素质教育的精神为行动指南,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广阔天地里纵横驰骋,摸索前行,开拓奋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奔腾向前的时候,高等教育的一些学科(含《古代文学》)课程却呈现出一派沉寂的景象,明显地落伍了。真可谓“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在素质教育方面,这门课程还是一块尚未开垦的蛮荒之地。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体系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基本知识所主宰,即教师偏重古汉语和文学基本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从每个历史时期文学产生和发展概况的讲述到作家的生平与思想的介绍,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字词用法与句意的讲解到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无一不是如此。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人,课堂成了“一言堂”,学生成了被动地吸纳知识的容器。教师讲授、学生听记、口耳相传,成了本门课程沿袭已久的主要教学方式。此种“讲授中心”的倾向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把学生培养成开拓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笔者认为,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滞后的原因主要是: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陈旧,“师道尊严”,唯我独尊;二、教法机械、呆板、单一,除了讲读还是讲读;三、缺乏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言语实践;四、未能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从教育面向现代化,而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如此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把它作为战略主题提出,使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上升到自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教育、人、国家和世界四个维度的战略角度看,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实现其宗旨和反映基本质的必然要求,是人的全面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和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要使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使国家真正拥有丰厚的人力资源,使我们对推动世界进步与发展有所贡献,在各门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必须采取的决定全局的策略。
  四、如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古代文学作品负载着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进步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不但在传承文化,而且在弘扬人文精神。譬如: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坚忍不拔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崇高的气节等等。总之,人生的教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个性人格教育、审美情趣教育等等,都蕴含在文学作品中。选入教材的作品,很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艺术形式很美,而且思想内涵也很丰富。总之,古代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与人文内涵相结合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学科(含古代文学)与自然学科(数理化等)不同,作为社会学科的《古代文学》中的作品,其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当学生接触作品时,接受的就不仅是作品的表现形式——语言文字,同时也接受其思想内容——观点和感情。因此,《古代文学》的教学不能囿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应当把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形式去发掘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认识作品内涵的思想意义,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感染和熏陶。
  (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1 指导朗读,培养语言感悟能力。首先,教师应从字音、节奏、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加以提示和指导,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之目的。其次,应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指名朗读、集体齐读、分组轮读、自由朗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等。再次,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示范,以便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2 训练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文言诗文的能力,这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自己亲自动手动脑主动探究获得的,为着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须屏弃教师独自逐字逐句讲解、翻译之教法,应尽量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参照课本注释自行阅读,教师加以指导和点拨。
  3 指导改写。改写即根据作品提供的材料,指导学生用现代汉语改写原作。教师要提出一些要求,譬如规定一定的字数、体裁。若把诗、词改写成散文,须加以合理的想象,附加必要的情节或场景。若改写成新诗,诗行应整齐或大致整齐,诗句宜押韵。教师要在课堂巡视中帮助学生润色,要作好示范,参与学生的练习,师生共同交流。   (三)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育科学的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教师与学生不断的相互交流,对学生认识的方向、内容、方法、速度、水平以及个性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学生的认识必须由教师指引着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整个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宏观调控和具体细致的指导下实现的。同时,这种认识过程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教学活动是施教与求学的辩证统一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以文化为中介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受到语言文字训练,培养综合能力。简言之,就是要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要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 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尊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切忌“一言堂”,“满堂灌”,摒弃“填鸭式”教法。不要知识无巨细无难易而面面俱到一揽包干。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不要将其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要精讲多练。
  2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用紧扣教材、有启发性、有思考价值、有层次性的提问,指导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学习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思维理解能力。
  3 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每节课除教师必须讲授以处,要让学生有较充足的独立阅读、思考、练习的时间。同时,这种“独立”应是相对的,可允许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探讨,明辨是非,取长补短,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
  (四)鉴赏文本与质疑问难相结合
  收入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是历代作家们经过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刻苦锤炼而成的,是他们辛劳和智慧的结晶,很多篇章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典雅、简洁、内蕴丰富,文质兼美,虽年代久远却香如陈酒。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加以鉴赏,尤其是对那些思想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独特巧妙的作品。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凝聚古代作家辛劳和智慧的文学作品,有的也存在着瑕疵。教学时,教者应鼓励、引导学生加以质疑,指出并弥补作品之不足。
  质疑问难不仅要针对作品本身,而且要针对教材编者注释。编者注释为学生阅读文言作品提供了便利,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学习中,学生往往迷信专家学者,认为编者的注释都是正确的,对注释持全盘肯定之态度,盲目地不加思索地采纳,几乎没有自己的见解。笔者主张让学生从此种桎梏中解脱出来,对编者注释具体分析,加以辨折,善于发现其中之误。
  综上所述,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实行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鉴赏文本与质疑问难相结合,这就摆脱了传统教学的窠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适应时代需要的素质教育的特色。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定分院)
  责任编辑:龙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707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