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白杨透翅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权德

  摘 要:白杨透翅蛾为吉林省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该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隧道里越冬。4月下旬取食,5月下旬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成虫。6月上中旬每隔7d喷洒40%氧化乐果或3%高效氯氢菊酯600~800倍液,可有效防治白杨透翅蛾为害。
  关键词:白杨透翅蛾;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为害杨树幼树,苗圃及2~4a生幼树发生较重。笔者2012年在桑树台林场调查,杨树幼龄林普遍发生,为害较重的260hm2,有虫株率达10%。幼虫蛀入树干后,使受害处输导组织遭到破坏,严重影响水分和养分的流通,形成瘤状虫瘿,遇风极易折断,严重影响幼树正常生长,是杨树幼龄林一大害虫。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外观似胡蜂,青黑色。触角栉齿状;头胸之间有橙黄色环带;胸背黑青色,两侧有橙黄色鳞片;前翅狭,黑褐色,翅基部有黄色鳞毛,中室与后缘透明;足细长,跗节五节,有1对爪。
  雌成虫体长12~22mm,翅展22.5~38.5mm,腹部覆盖黑色鳞片,在第2、4、6腹节有3条橙黄色环带,尾节有两条橙黄色纵带。
  雄虫体长11.5~20mm,翅展22~36.8mm;腹部鳞片黑色,在第2、4、6、7腹节有4条橙黄色环节。
  1.2 卵
  椭圆形,表面稍凹入,长径0.6~0.8mm,短径0.5~0.6mm。
  1.3 幼虫
  似玉米螟,圆柱形,黄白色,胸足3对;腹部1~8节两侧有气门。
  1.4 蛹
  为动蛹,褐色,纺锤形,长15~22mm,腹部2~7节周围生有环状倒刺两排,9~10节有倒刺1排,腹末有围臀刺14根,尖端有刚毛,肛门两侧有两刺。
  2 生物学特性
  1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隧道里越冬,次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见成虫和卵,6月中下旬孵化出新幼虫,6月下旬和7月上旬是成虫羽化盛期,7月上中旬是幼虫孵化盛期。
  2.1 成虫羽化
  成虫羽化前借助蛹体各节的环刺蠕动,顶破羽化室到羽化孔,蛹体露出羽化孔外,待头胸背缝破裂后,伸出头部,前足抓住蛹壳向上攀登,全体出壳。蛹体长期留在羽化孔上,是识别白杨透翅蛾的主要特征。
  成虫羽化均在白天进行。上午6:00~8:00时为羽化高峰,据对46头成虫羽化的观察,上午6:00~8:00羽化出成虫36头,占羽化数78.2%。
  成虫羽化后,如天气晴,气温高,当日性即成熟,一般在下午13:00~15:00雌成虫外生殖器伸出后,分泌性信息素,引诱雄成虫飞来交尾,交尾持续平均176min。据对22个雌雄交尾观察,白杨透翅蛾1生只交尾1次,每雌平均产卵为289粒。成虫没有趋光性。
  2.2 成虫寿命
  雄成虫不交尾的平均活7d,交尾的雄成虫从羽化到死亡平均活76小时25分,(交尾后活33小时44分)。雌成虫不交尾的活7~9d,交尾后的雌成虫从羽化到死亡活175小时30分。(交尾后活72小时21分)。
  2.3 成虫性比
  据对室内270头羽化成虫的统计,雌雄比为12:13。
  2.4 卵
  散产在叶柄基下或叶腑处或新梢部,卵期最短8d,最长17d。
  据对311粒卵的孵化试验,孵化率为97.4%。
  2.5 幼虫
  幼虫五龄,初孵化幼虫头部褐色,虫体淡红色,胴部红褐色,被有柔毛,幼虫脱出卵壳后,即开始上下爬动,寻找适宜的侵入部位。
  据观察,初孵化的幼虫,从当年新梢蛀入枝干,入侵处常见碎木屑及粪便。幼虫10月中旬停止取食,在隧道末端做薄茧越冬,越冬幼虫大多数是三龄,个别的也有二龄和四龄的幼虫。
  幼虫蛀入新梢隧道直达髓心,新梢极易干枯和折断,这时幼虫常因水分等条件的影响而转移,一般幼虫转移是由上往下爬,在原寄主或爬到另外寄主上另蛀一孔再进入树干。据调查,很大一部分幼虫在化蛹前转移到幼树根茎部,同时发现幼虫在化蛹前或雨后,有爬到孔口的现象。
  白杨透翅蛾幼虫由于有转移虫瘿现象,所以虫瘿有虫率很低。分别对50个和100个当年新虫瘿的调查有虫率分别为63.6%和35%。
  白杨透翅蛾的生活史不整齐,5月中旬就见寄生在枯死枝梢幼虫化蛹,化蛹前在排粪孔附近木质部凿一蛹室和羽化孔,并喷薄丝将道壁做成光滑的羽化道,蛹室下部用碎木屑成横隔吐丝封闭隧道口,多数蛹是头向下,脱皮化蛹于其中,蛹期最短12d,最长29d,平均20d。据对122个蛹的观察,成虫羽化率为88.5%。
  3 发生与环境关系
  白杨透翅蛾的发生与树种的关系。据调查,因树种不同,白杨透翅蛾的为害也有显著的差别,从对小叶杨、小青杨、双阳快、北京杨、小黑杨、白城2号、小×美+旱等7种杨的调查,小叶杨受害率为1.1%,而小×美+旱受害率则为18.7%。
  白杨透翅蛾的为害与树龄的关系。据调查该虫的为害随树龄的增加而减轻,2~4a生的幼树受害较重,7a以上的树木受害较轻。
  4 防治技术
  加强苗木检疫,严格控制虫源,既不引祸入境,又不染灾于人,是控制白杨透翅蛾传播蔓延的重要措施;药剂防治,6~7月份,每隔7~10d往树枝干处喷1次50%辛硫磷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3%高效氯氢菊酯600~800倍液,毒杀新孵化幼虫;对转移到根部的幼虫,在化蛹后羽化前进行土埋树根,把成虫闷死在里面,简便易行,效果较好;在蛹期用适当的木棍插进羽化孔,把成虫堵死在羽化孔内;应用性诱剂防治透翅蛾,实验证明,白杨透翅蛾雌虫性成熟后,外生殖器伸出体外分泌性信息素,引诱雄虫前来交配;应用性引诱的方法防治白杨透翅蛾可以采用“活体”或“粗提物”引诱消灭雄虫;保护和利用天敌。据调查,白杨透翅蛾幼虫期有二种寄生蜂,应加以研究和应用。
  作者简介:刘权德,男,公主岭市环岭林业站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981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