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梦

  摘 要 本文从大学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出发,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与方式、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问题,并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应成为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办学传统的主色调。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新的经济形势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束缚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各项能力的提高,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创新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之一。
  1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需要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使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单项到综合的外语语言习得客观规律,将实践教学目标分解为基础、提高和应用三个层次。因此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必须以教学要求为教学依据,本着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开展一切教学活动。
  2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
  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拟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大学英语课堂实践教学包括:第一,建立以听说为主的语言应用能力结构。高校生的目标岗位群通常分布在经济、贸易、营销、电子商务、旅游、饭店、物管等领域,这些目标岗位群的一线工作人员在涉外交际时,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最频繁。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但同时要兼顾英语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以听说为主,读写译为辅。在全面培养英语五大基本技能的同时,重点突出听说技能的实践训练。第二,构建以实训为主的教学体系。高校教学应该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学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大学英语课程实际上就是技能训练课程,因此本门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并建立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体系,围绕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第三,采用以学生语言应用为主的训练方式。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应用就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会用就是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在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创造了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3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应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南,针对经济全球化人才需求的特点,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和“以学生为本,以应用为先”的原则来设计课程。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面向大一低年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学时让学生进行英语实践活动。例如,精心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辩论;节选经典电影、电视剧片段进行画外配音 ; 鼓励学生自编自导小品课上表演;对体育项目进行解说;英文歌曲联唱;外教进课堂参与教学等;让每位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在自然情景下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和语言能力。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英语这门工具和他们的专业知识及运用联系在一起一直是英语课改的重点之一。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学习英语加强他们的专业学习,使学与用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应用型人才掌握英语的目的是就是为了交流,创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应摆脱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方式,凸显技能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即提高学生用英语在本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
  第二,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本专业ESP英语课程,ESP课程不同于双语课程。双语教学是指兼用外语和汉语来讲授专业知识,它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而是以讲授专业知识为主线。ESP教学侧重语言,双语教学侧重专业知识。ESP课程是从基础英语课程到双语课程或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英语课程(EAP)之间的过渡性课程(卫乃兴等,1994:36)。“ESP教学应主要由外语教师来承担,双语课程可由专业教师授课”(蔡基刚,2004:27)。Robinson(1991)也认为普通语言教师可以灵活地转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要求。
  第三,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话动相结合,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让学习者有足够的技能实训时间接受语言实践练习,提高职业技能并促进整体能力的提高是英语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英语课外话动应该遵循以学习者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既可以组织英语角、旅游协会、举办英语讲座、英语广播节目、出英语墙报、播放英语录像、组织英语演讲、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晚会、朗诵、演外语剧、书法比赛等形式的课外活动进行练习,也可以采用填写个人履历、书写说明书、签订简单合同等虚拟形式提高写作能力,使学习者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扩大知识面,有效巩固了学习者在课堂上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另外,借助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学习者思维方式的变化、英语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   4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情况的总结和评价,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应该加大教学评价的比重,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检测。同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平时测试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和归档,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过程在最终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助于保证其质量。
  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核心是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准,着眼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明确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克服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性,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增 强其就业竞争力。同时,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还应看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探索研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使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更趋完善,更符合现代大学教育发展规律,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邓俊.ESP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 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3] 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J].滁州学院学报,2011(8).
  [4] 张静平,赵海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改革,2013(3).
  [5] 郭玉鑫.加强大学英语实践教学 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J].现代阅读,20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982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