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海波

  摘 要:落叶松毛虫为吉林省落叶松人工林一大食叶害虫,该虫1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落叶层下越冬,4月下旬5月上旬上树为害,6月下旬化蛹,7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幼虫期喷洒3%高效氯氢菊酯800倍,或3%噻虫啉600倍液,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关键词: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as superans (Batl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在吉林省主要为害落叶松、黑松、樟子松、红松人工林。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据2012~2013年调查,抚松、和龙、龙井、图们、汪清、安图、长白等县市发生严重,年均发生6500hm2,最高虫口达290头,平均虫口83头,严重地块落叶松叶片被食光,严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连续2a为害,会导致树木生长衰弱,受害严重时,常引起落叶松枯萎死亡。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雌虫体长28~38mm,翅展80~93mm,雄虫体略小;长28~35mm,翅展60~75mm。体色变化很大,有灰白、黄棕、黑棕等色,雌蛾触角栉齿状,雄蛾触角羽状。前翅较宽,亚外缘纹上有8个黑斑,排列略呈3字形,中室白斑大,很显著,后翅颜色较淡,呈赭色。
  1.2 卵
  大小为1.9~2.2mm,卵圆形,初产下时为青绿色。
  1.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60~90mm,体色变化很大,有烟黑色,灰白色和灰褐色3种,胸部背面有2条深兰色天鹅绒状的毒毛带,腹部2侧的白色丛毛以灰褐色者最大而明显,烟黑色者几乎看不出来,体侧一般都有褐斑,在胸部最清晰。2侧黑色毛丛,以前胸节上的为最长。兰黑色纺锤形毛囊只出现在胸部2、3节和腹部第9节上。
  1.4 蛹
  雄蛹长27.1~31.9mm,雌蛹长28.9~35.7mm。深褐色,外面有灰色薄丝茧。
  2 生物学特性
  在吉林省每年发生1代,跨2个年度。大部分以3~4龄幼虫钻到枯枝落叶层下卷曲越冬。越冬场所大多在落叶层下与地表上之间,部分在枯枝落叶层中及地表土内。越冬场所与树干基部距离通常为30cm左右,最远者可达80cm左右,越冬时,卷曲如环状。翌年,当日平均温度5℃时开始活动,到10℃左右时开始上树为害,老熟幼虫约于6月下旬在树上结茧化蛹。7月中下旬羽化成虫,交尾产卵。成虫羽化以19:00~22:00时间内为最多,3:00~14:00羽化最少,羽化后2h进行交尾,卵多在羽化后第2天开始产出;卵产在针叶、小枝或杂草上。初产时排列成行,渐而有互相堆叠在一起或排列零乱的现象。每只雌蛾产卵量由135~509粒,平均312粒。初产下的卵青绿色,渐变为灰褐色,孵出的幼虫,蚕食部分或全部卵壳。卵期约15d,1龄幼虫有群集性,活泼一稍遇惊扰则吐丝下垂,落地后迅速爬走。2龄以后活动较前迟钝,分开活动,能食尽全部针叶,越冬后的老龄幼虫食量最大。老熟幼虫一般均在结茧后第2天才脱皮化蛹,茧上附有毒毛。落叶松毛虫生活史表见表1。
  表1 落叶松毛虫生活史表
  月份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3月
  旬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2012年 (—)— — — — — — — —
  O —
  O O
  +++
  · ·
  —
  ++
  · · ·
  — — —
  — — —
  — —(—)
  (—)(—)(—)
  (—)(—)(—)
  注:(一)越冬幼虫;—幼虫;O蛹;+成虫:·卵。
  3 防治技术
  3.1 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在有松毛虫发生的林区设置测报点,适时调查监测松毛虫活动情况,掌握虫情活动规律,做好预防和防治准备。
  3.2 生物防治
  走生物防治道路,保护天敌,使林内生态平衡,即林内有虫不成灾。在幼虫期施放白僵菌及松毛虫杆菌。在卵期施放赤眼蜂、平腹小蜂等;根据虫口密度,采取1次放蜂或2次放蜂,每次放蜂量为每667m2有1万头。放蜂时间为松毛虫产卵初期和盛期。保护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类以及各种食虫益鸟类等。
  3.3 黑光灯诱杀成虫
  在成虫羽化时,每晚20:00~24:00开灯诱杀。
  3.4 药剂防治
  松毛虫幼虫在3龄以前喷洒1.2%苦参碱乳油500倍,4龄以后喷3%高效氯氢菊酯800倍,或3%噻虫啉600倍液毒杀幼虫。
  在山高林密机械无法上山的情况下,施放2%敌敌畏插管烟剂,或2%苦参碱烟剂,每667m2有1kg。放烟时间在日落前0.5h或日出前0.5h进行,烟剂在林内停留20min以上,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3.5 施放松毛虫病毒
  在幼虫5龄时,将松毛虫病毒粉按1:150(0.5kg毒粉加7.5kg水)倍,浸泡24h,过滤后将毒液喷在针叶上,效果可佳。
  3.6 阻止幼虫上树为害
  早春在幼虫上树前,在树干上围塑料环或绑毒绳,阻止幼虫上树为害。
  作者简介:张海波,男,公主岭市杨大城子林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989993.htm